☆揭开重重迷雾,披露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沉浮命运 ☆展现苦难辉煌,细解政治强人毛泽东的崛起之谜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后,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十四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个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经历了一右三“左”(即陈独秀的右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与博古的三次“左”倾)。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十四年间取得辉煌的胜利。这究竟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时势的造就? 作者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遵义等地采访,并在北京等地访问了众多的历史见证人、知情人和中共党史专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以翔实、流畅的笔调,并以崭新的、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
泽东是语言大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句话,惊醒了党人,改写了历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挟雷带电兼风雨,充满豪情与霸气;“百花齐放”,“夹紧尾巴做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打老虎”,深入浅出,点石成金……在现当代中国,能够创造化用如此众多且影响广泛,持久的“魅力词语”的人,只能是毛泽东。本书作者从毛泽东在各个时期创造化用的词语中,精选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88个关键词,一一旁征博引,究其幽微,考察来龙去脉,评说前世今生,描画出一幅别开生面的毛泽东"语言地图",从而领略毛泽东以笔墨作刀枪,遣字成军,开天辟地,破旧立新的巨人风采。
诗词无疑是表露毛泽东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毛泽东读诗、学诗、解诗、论诗、赋诗、赠诗,个中必有一个“情”字。只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他的情感不是一般文人的那种“小我”之情,而是为民族、为人类不懈奋斗的“大我”之情。《毛泽东诗传》把毛泽东诗词作为解读毛泽东人生的钥匙,着重把握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情感的内在关系,深度挖掘了这些激扬文字背后的一代伟人的心灵轨迹……本书由汪建新著。
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农场走出的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吉米·卡特,曾被称为政绩最差的美国总统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卡特给美国和世界带来的印记却让世人越来越回昧。特别是他在卸任后,在重大国际事件中充当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调停者角色,为他赢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
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Evans),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三十年心血力作,全方位揭秘鲜为人知的邓小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作者耗时多年,搜集第一手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最终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作者评论邓小平: 中国人将要对毛泽东去世后一直领导他们的这个人(邓小平)作出判断。大多数中国人都会看到
邓小平最后一次是如何艰难复出的?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是如何取得领导地位的? 改革开放政策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 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如何退出政治舞台的? 香港驾照谈判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起了哪些关键作用? 南巡途中邓小平有哪些难忘的历史细节? 晚年邓小平生活上的开心事究竟是哪些? 亲人所见证的邓小平临终时刻为什么让人心碎? 邓小平的两个遗愿最终实现了没有? 揭示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和真相,展现伟人生活与家庭的实情和真情。本书作者采访了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及知情人士,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全书通俗流畅,情节感人,有些史实系首次披露。
《历史的丰碑·政治家卷·美利坚开国元勋:华盛顿》依据翔实的史料为您讲述政治家、军事家、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其主要内容包括:自强自律、参军参战、蕴韬养略、挂帅出征、奇兵天降、虎口脱险、大败英军、安抚将士、隐退山庄、制订宪法等。
本书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1966-1976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hong卫兵”、林彪“九 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