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生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共有三册,即《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 1949》《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 1965》《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 1976》。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的一生。全书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200余幅图片,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求学与投身中国革命,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第二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
《普京传:为俄罗斯而生的硬汉总统》 在人们的眼中,普京是世界上富有魅力的总统。他精通柔道功夫,酷爱枪法,会开飞机,喜欢搭乘潜艇,上天入地,劈波斩浪,纵横驰骋 他从叶利钦身边的红人一跃到自己入主克里姆林宫;万幸的是在他走下总统宝座后又一次王者归来 他也是俄罗斯历史上zui富传奇的领袖人物,他那机智、坚定而且强势的性格令无数人为他折服,他曾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的说: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他是俄罗斯民众口中的 上帝派来拯救俄罗斯的伟大使者 ,普京以他非凡的能力和超强的魅力赢得了无数俄罗斯人的支持和崇拜。本书是一部对普京个人经历及其执政生涯的全面记录。本书是国内zui完整的普京传记,它将告诉你zui想知道的关于普京的一切。
《周恩来生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共有三册,即《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 1949》《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 1965》《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 1976》。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的一生。全书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200余幅图片,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求学与投身中国革命,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1558年,25岁登基的伊丽莎白从姊姊“血腥玛丽”所承继的英国,对外已失去在欧洲的后一块土地-加莱港,退回到欧洲大陆边缘小国的地位;国内又充满宗教与政治纷争,国库因战事耗损空虚,社会阶层壁垒分明,人民生活不易。生在一切以家父长制(patriarchal age)为中心的时代,身上流着亨利八世血脉的年轻伊丽莎白,带着众人的殷切期盼上台,但仍不免许多觊觎王位的人,包括野心勃勃的外国王子和不忠诚的英国子民,处心积虑地想要谋反篡夺她的王权。等待着伊丽莎白的挑战是,如何稳定当前的政府民心,消弭对立歧见,解决财政问题,并且提升国际威信。 在位的45年期间,尽管面对各国的挑战,美丽与智慧兼备的伊丽莎白透过与各国王公贵族的联姻谈判以及对宗教的怀柔政策和重商主义下,让英国境内维持了将近半世纪之久的和平与社会经济的稳定
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制定者、美国民主党的鼻祖、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除了政治上的杰出贡献外,杰弗逊还是个十足的 杂家 。他博学多才,同时还是作家、律师、哲学家、建筑师、发明家、农场主、小提琴手,被誉为天资*、*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 本书是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的传记,全面而细致地记述了杰弗逊充满矛盾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既是奴隶主,又是革命者,蓄有大批奴隶,却一生反对奴隶制度;他出生富裕家庭,去世时却穷困潦倒、债台高筑;他文采斐然,文笔优美,却始终讨厌公开演讲,在一大群人面前会感到羞怯。 作者揭示了杰弗逊的信念和他的行为之间的矛盾,深度探讨了他与乔治?华盛顿以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冲突,他和约翰?亚当斯的不稳定的友
政治家把里根与撒切尔夫人比作政治夫妻。他们协作配合,施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如减税、放开管制、鼓励自由贸易、强硬面对苏联等。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两人的关系又会紧张,但他们始终维持着密切的友谊。 在保守主义理念上,里根与撒切尔夫人称得上是灵魂伴侣;在国际舞台上,他们是牢固的盟友。执政期间,他们相互讨论、争辩、扶持,庆贺彼此的胜利、安抚彼此的失败。他们在相似的政治情势中当选为国家首脑,都是拥有强大信念的政治独行侠,而且面临着很多相同的挑战:暗杀、罢工,特别是冷战。 本书还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史进程,透过这场政治姻缘,揭示了英美关系的本质。正是这种联盟,使以英美为首的西方世界走出泥潭,回归正途,赢得冷战,开辟了新纪元。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是享誉世界的 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 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描述了拿破仑 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 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 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 作者路德维希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 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 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作为“中国传记名家”叶永烈纪的重磅代表作,《邓小平改变中国》《*与蒋介石》和《历史选择了*》,独家披露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与命运的三大巨头的沉浮人生。 ★《邓小平改变中国》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当代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传记文学著名作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材料回顾了1978年前后的党内斗争和政治事件,描述了诸多开国元勋及政治领袖在不同思想下所展开的政治斗争,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疑团。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与蒋介石》 蒋介石与*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
本文以真实的笔触记述了伟大领袖*的个人性格和由这些性格所产生的巨大魅力。通过*的这些既普通、又独具魅力的性格,使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在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胆略、胸怀、情操、神采和风范。阅读本书,对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都将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年代,罗斯福为实现政治理想,非常珍惜自己的权力和威望。39岁那年,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险些断送政治前途,他是怎么重新振作起来,在轮椅中转动世界格局的?在全美国上下几乎一致奉行孤立主义、惧怕战争的时候,他是怎样一步步激起民众的斗志的?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战略手段影响了战后的世界秩序?本书是对罗斯福卓越人生的出色解读,作者从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馆,以及其他渠道搜集资料,采访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人物,在掌握了大量翔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罗斯福从一个带点贵族气的政坛新手成长为一位臻于完美的政治家的历程。本书是诸多罗斯福传记中的杰出之作,展现了罗斯福总统的非凡人生。
理查德·伊文思先生花费了多年时间收集资料,研究邓小平本人的经历和他的著作。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理查德·伊文思先生完成了本书,将他30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尤其是对邓小平本人
纳伦德拉莫迪,一个草根出身的政治家,终成为印度新任总理。他是一位坚定的实干家领袖,执政理念务实,有远见并有管理天赋,在印度有大批的拥护者。本书是莫迪正式授权的一本在中国出版的个人传记,从个人经历、社会活动、政治生涯以及经历的重要事件等方面,详尽叙述了莫迪的成长历程以及他进入主流政治圈的经过。莫迪强调自己“茶农之子”的卑微出身和对贫穷生活的体验,他的打拼经历也让印度人寄望他成为变革的催化剂。当前,中印互为重要邻国,是当今世界两个*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印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不仅造福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中国民众更了解印度,促进中印民间交流。
他们曾经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折冲樽俎,为当今世界政坛涂抹下浓墨重彩,给人们的记忆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他们告别国家权力宝座的原因不同,方式各异,结局迥然,至今仍新闻不断,令公众所关注。
它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象牙塔上的鸿篇巨著,它是由当代很好的林肯研究者,基于其毕生所学以5万言讲述了林肯的一生及其伟大贡献,它是中文世界阅读林肯的基础读本。
本套书(四册)勾勒了韩国总统朴正熙(1959—1978)的执政经历,从军事政变到遇刺身亡,朴正熙始终是一位有争议的铁腕总统。他不顾非议,强力推动各项改革,虽是军人政治,却懂让韩国借经济迅速腾飞,又懂外交—斡旋大国之间,独特领袖气质影响至今。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 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 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由薛庆超编著的《壮丽人生(第2卷)》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流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到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他每天冷水浴,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等待着历史的召唤。 1973年春天,根据*意见,“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同年12月,根据*提议,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系统阐述中国对外政策,举世瞩目。 筹备四届人大时,*评价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决心赋予更大责任。 *、周恩来病重,推出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