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是*口述并审定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仅有的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畅销书,由*口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奋斗人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汪衡翻译的中文版也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本书朴实而意味深长,从容又撼人心魄,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成为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本版将英文版原刊、中译本原刊和中文单行本原版影印,完整呈现尘封80年的《*自传》历史原貌,并配以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再思毛泽东》一书为研究毛泽东 这位1976年辞世的中国革命开拓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收集一些新近发现的由毛泽东执笔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审视了毛泽东思想里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内容,并对毛泽东进行了 再思 。 这本书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观点,阐释了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尝试,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该书在数百种《毛泽东传》中与施拉姆同名著作齐名的学术专著。虽然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选取10个左宗棠不为人知的侧面:选择、交友、用人、家风等,全面复盘其人生路径及命运抉择,展现一代名臣的光与影,揭秘左宗棠从问题少年到晚清战神的逆袭之路。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肯定者誉其为 完人 ,谓其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谓其成就 震古烁今 ;否定者则谓其为 吾祖民贼 , 民族罪人 ,谓其愚诚而不顾 民族大义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切尽在书中。
暂无内容简介。。。。。。
作为希腊前总理,乔治 帕潘德里欧的经历可谓传奇 出生在一门三代希腊民选总理的政治世家,却在青少年时期遭遇针对祖父的军事政变而被迫流亡海外,先后在5个国家的10多所学校求学。但这种颠沛而充满不安感的生活,也让他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拥有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能够多维度而带有包容性地思考问题。 一生遭遇政变、流亡、迫害、暗杀、诬陷、迷茫、家庭变故、国家危机 如何通过思考和学习,应对磨难和挑战,将困境变成赢得尊重和再次成功的机会?在《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这本书中,乔治依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任希腊***部长、总理期间,以及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教育者的经历和见闻,面向未来思考了为什么学习、哪些是人生中真正应该和值得学习的、如何学习等问题。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给年轻人提升学习认知和驱动力的书
郑洞国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期。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33年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成为*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先后身经保定战役、漳河战役、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大小百十战。特别是1943年,身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和副总指挥的郑洞国将军,与盟军将领史迪威、索尔登等一起,率部反攻缅甸,横刀国门,大振国威。十四年抗战,郑洞国金戈铁马,纵横驰骋,以赫赫战功跻身为一代中国抗日名将。 郑洞国将军是一位具有朴素爱国思想的正直军人。大革命失败后,由于思想局限,他在痛苦和彷徨中,与曾在东征、北伐战场上并肩战斗过的共产党人分道扬镳;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他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这次重要抉择,使
本书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论述民国上层人物谭延闿的一生。谭延闿的水晶球人生,是在民国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民国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时代,北京政权像走马灯似的交替不停,南方各省也不断地变换新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氛围中,谭延闿游走官场,长期屹立不倒,何其不易。清末大变革年代,他是立宪派谘议局长;军阀混战年代,他夹缝求存,三度督湘;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倾心革命;蒋介石叛变后,他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政府主席、独裁者的帮凶。谭延闿也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书法、枪法、骑术都是名震一时,他交游四海,人脉关系广,为人宽容大度,因而树敌少,在政坛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一切都铸造了他政坛不倒翁的传奇人生。谭延闿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人生启示。本书后几章叙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是物理化学博士,35岁步入政坛,51岁担任德国总理,中间只用了16年。而应对危机似乎成为其总理生涯的主线故事。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她总能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 领航员 ,告诉世界 我们能做到 。她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 默克尔也被称为德国 妈咪 ,她的女性魅力与政治智慧相得益彰,让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本书揭秘了默克尔的多面人生与权力世界,为您解开默克尔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202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2012年版的《列宁画传》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大量的增补,编成了这本全新的《列宁画传》(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版)。本书全彩印刷,以文为经,以图为纬,经纬交织,图文互补,以丰富确凿的史实、完整合理的结构、简洁流畅的表述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讲述了列宁的故事,回溯列宁从事斗争的峥嵘岁月,回到列宁主义如日初升的地方,去真切地了解和感悟这位革命导师的实践经历、理论成就和精神境界。 《列宁画传》共有九个篇章及列宁生平大事年表,以时间为序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列宁奋斗而不平凡的一生,他不仅是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伟大引路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者、发扬者和践行者,更是拥有坚强信念、顽强意志、淳厚品性、高
作为一部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史前史,本书通过考察毛泽东著作的实践基础及其政治背景,在活的有机体中解读他早期的政治思想,认为以有效的革命行动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毛泽东自身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本书还把作者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两篇重要论文也作为附录收录进来,从而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思路和学术脉络。 适合高校教师、学生及广大政治学爱好者和干部。
《伊莎贝拉:武士女王》,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向新大陆的远航,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成为历史上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伊莎贝拉出生的时候,基督教渐显颓势,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地迅猛扩张。少女时代的伊莎贝拉受到了圣女贞德的激励。1474年,在绝大部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时代,二十三岁的伊莎贝拉挑战自己充满敌意的兄长和反复无常的丈夫,夺得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权。她此后的功勋业已成为传奇:结束了长达二十四代人时间的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斗争,迫使北非入侵者退回地中海,为统一的西班牙奠定了基础;赞助哥伦布去往西印度群岛的远航,并在罗德里戈 博吉亚(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帮助下,通过谈判,为西班牙争取
近现代史中,关于西安事变,关于张学良,相关的回忆录、口述史料不可谓少,但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张学良的夫人于风至却一直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往1989年,于风至临终前的一年就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份回忆录由于凤至女士的义子萧朝智记录整理而成,保存于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 这是一份向历史负责的证言,是为丈夫争取自由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悲情绝唱,首次披露了与少帅结合和“离婚”等家族及政坛的内幕秘闻。于凤至夫人在晚年病重感到来日无多的情况下,遵照当年离别时张学良的嘱托,将西安事变等内幕实情公诸于世,同时回顾自己与张学良共同经历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之路。书中一些珍贵历史照片为首次大陆公开出版。
在《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以坦诚的笔触回顾了如何从高加索地区的农民儿子成长为苏联☆高领导人的励志传奇,真情叙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进行了睿智而成熟的思考。全书共分三个部分。di一部分“我的大学”讲述了作者二战时期的童年和战后的求学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披露了他与夫人赖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第二部分“登顶之路”讲述了作者在边疆区从事的共青团和经济工作,以及到莫斯科后分管的苏共中央农业部工作。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中央☆年轻的政治局委员,1984年契尔年科去世后,在葛罗米科等的支持下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耀眼的经济工作成绩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他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