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书,记录了周恩来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以后,在黑暗与光明的重叠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周恩来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 中华腾飞世界 而奋斗的历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直到1924年才回国。作者在巴黎实地探访周恩来的足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治学方法,基于大量资料和史料,考证了青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了他由此走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历程。 本书将周恩来留法时期求学和革命思想的形成,置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社会形势和国际共运的大背景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书,记录了周恩来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以后,在黑暗与光明的重叠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周恩来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 中华腾飞世界 而奋斗的历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直到1924年才回国。作者在巴黎实地探访周恩来的足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治学方法,基于大量资料和史料,考证了青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了他由此走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历程。 本书将周恩来留法时期求学和革命思想的形成,置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社会形势和国际共运的大背景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马赛罗?穆斯托是 知名的马克思学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基于MEGA2对马克思进行 为深入的解读。他的作品《卡尔?马克思的晚年岁月:一本知识分子传记》(2016年发行 版)一经出版就获得各方好评,并多次再版和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本著作中,穆斯托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对他思想的研究在 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动力。1998年重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批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NEGA2)对于全面重新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穆斯托通过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晚年马克思本(1881-1883年)的生活经历和著述进行分析,这部分著述在至今已经出版的MEGA2中还未出现。穆斯托试图通过研究马克思已发表的那几年的作品中所的内容,还要研究他未完成的手稿中所包含的问题和疑问,从而挖掘马克思晚年思想及其特征,试图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充分
《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全盛时期的都铎王朝》讲述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期间的英格兰内政与外交。亨利八世多次休妻再娶是如何影响英格兰王位继承顺序的?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初期,英格兰为什么面临宗教纷争、贵族内讧的危局?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妥善解决“苏格兰玛丽女王问题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利用法兰西与西班牙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整顿朝纲、推进宗教改革、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凭借过人的胆识, 的政治眼光,以 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以及女人特有的迟疑不决、反复无常等性格特征,玩弄法兰西与西班牙于股掌之间,支持尼德兰革命打击西班牙, 民打败西班牙 舰队,从而使英格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西欧强国的?
邓小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 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 它给中国带来一次次机遇,一次次推动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国际政治家的风采。 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 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刘金田著。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十二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史实,形象而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国家人民所作的卓越贡献,再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起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记述了邓小平同志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一部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一体的重要教材。 为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邓小平,了解《邓小平》一片中一些重要历史史实和重要思想观点,我们组织撰写了本书。但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进一步理解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
《周恩来生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共有三册,即《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 1949》《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 1965》《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 1976》。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的一生。全书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200余幅图片,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求学与投身中国革命,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第二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 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1925年到1927年;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就被迫中断了。没有完成 多的作品也许是李劼人 的遗憾。本书或许
*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和研究*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如能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对广大读者正确、全面
......
作者呕心沥血十年,怀着崇敬的感情,以淳朴的语言,客观地记述了*1893—1947年问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包括他的工作、生活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这段历史中真实的伟人*。 本书从*出生写到他为粉碎蒋介石挑起的内战而暂时撤离延安。在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中,他经过了风雨沉浮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想、抱负、胆略、情操、胸怀、神采和风范。本书行文严谨认真、生动活泼,许多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次与读者见面。 本书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中国革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更将是缅怀伟人、重温精彩历史故事的一次心灵之旅
*自述,我1893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我父亲的名字是毛顺生,我母亲出嫁前的名字是文七妹。我10岁时家中有15亩地,一家5口人,我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我家买了外加的7亩地后,我的祖父去世了,但是又添了一个弟弟,然而我们每年仍然有49担谷的剩余,依靠这剩余我父亲就不断地兴旺起来了,我8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里读书,一直在那里读到13岁,我1913年进入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19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 一个振兴中华的世纪伟人,一个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大战略家、大军事家,一个手不释卷的大学问家、一个超迈千古的大诗人、大书法家。
......
*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和研究*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如能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对广大读者正确、全面
叶剑英(1897—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广东省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早年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讨伐陈炯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北伐之役,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央苏区东南战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军事调处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