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和研究*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如能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对广大读者正确、全面
*的哲学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无论在基本原理方面还是实际运用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来说,可以概括为:以实事求是为特征的唯物论,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为特征的辩证法,以自觉能动性为特征的反映论,以群众路线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特征唯物史观。此外,*的哲学思想应用于各门具体学科时,分另建立起*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领导哲学以及有关自然科学中哲学思想学。
该书讲述了1949至1969年这个时段,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个人事迹及其参与的重大国事、外事,也即刘少奇自开国大典至逝世这个时段的传记。该书由刘少奇之子刘源亲笔题写书名,著名刘少奇研究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黄峥撰写。 全书总体分为两个板块。*版块介绍了刘少奇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第二板块着重描写了刘少奇在 文革 期间的经历,尤其侧重解读1962至1969年这一阶段刘少奇思想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刘少奇受到残酷迫害的*后岁月,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逆境下坚持原则、坚守理想的高风亮节。
邓小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 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 它给中国带来一次次机遇,一次次推动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国际政治家的风采。 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 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刘金田著。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十二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史实,形象而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国家人民所作的卓越贡献,再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起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记述了邓小平同志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一部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一体的重要教材。 为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邓小平,了解《邓小平》一片中一些重要历史史实和重要思想观点,我们组织撰写了本书。但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进一步理解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
*自述,我1893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我父亲的名字是毛顺生,我母亲出嫁前的名字是文七妹。我10岁时家中有15亩地,一家5口人,我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我家买了外加的7亩地后,我的祖父去世了,但是又添了一个弟弟,然而我们每年仍然有49担谷的剩余,依靠这剩余我父亲就不断地兴旺起来了,我8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里读书,一直在那里读到13岁,我1913年进入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19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 一个振兴中华的世纪伟人,一个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大战略家、大军事家,一个手不释卷的大学问家、一个超迈千古的大诗人、大书法家。
......
......
本书内容以*1949年12月-1950年2月、1957年11月两次访问莫斯科及其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的多次会见和交往为主线,其中还包括*领导抗美援朝战争,规划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进程。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其理想、抱负、胆略、情操、胸怀、神采和风范在本书中得到完美体现。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次同读者见面。 本书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新中国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更将是缅怀伟人、重温精彩历史故事的一次心灵之旅。
*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和研究*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如能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对广大读者正确、全面
作者呕心沥血十年,怀着崇敬的感情,以淳朴的语言,客观地记述了*1893—1947年问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包括他的工作、生活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这段历史中真实的伟人*。 本书从*出生写到他为粉碎蒋介石挑起的内战而暂时撤离延安。在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中,他经过了风雨沉浮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想、抱负、胆略、情操、胸怀、神采和风范。本书行文严谨认真、生动活泼,许多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次与读者见面。 本书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中国革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更将是缅怀伟人、重温精彩历史故事的一次心灵之旅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摩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先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档,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写出了在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教导下,百战成将的肖永银传奇的一生。刻画了刘、邓、徐帅及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李震、王近山等一代名将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部难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周恩来生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共有三册,即《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 1949》《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 1965》《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 1976》。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的一生。全书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及红墙摄影家杜修贤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甄选出200余幅图片,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 《艰苦卓绝周恩来(1898-1949)》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求学与投身中国革命,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是《周恩来生平》系列的第二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
......
马赛罗?穆斯托是 知名的马克思学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基于MEGA2对马克思进行 为深入的解读。他的作品《卡尔?马克思的晚年岁月:一本知识分子传记》(2016年发行 版)一经出版就获得各方好评,并多次再版和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本著作中,穆斯托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对他思想的研究在 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动力。1998年重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批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NEGA2)对于全面重新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穆斯托通过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晚年马克思本(1881-1883年)的生活经历和著述进行分析,这部分著述在至今已经出版的MEGA2中还未出现。穆斯托试图通过研究马克思已发表的那几年的作品中所的内容,还要研究他未完成的手稿中所包含的问题和疑问,从而挖掘马克思晚年思想及其特征,试图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充分
*是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一位真正的历史英雄,是一位平民出身、创造了政治奇迹的革命英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正是因为有了他,才在国际政治中获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实力的战略地位。 翻开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经众多专家审定,由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构成的本书,沿着*晚年走过的历程,读者会发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常跨越时代去解决一些在当时尚不成熟的问题,甚至不惜发动反右、大跃进和错误的“文化大革命”…… 书中读者也会惊叹*那伟大、深刻、而又超越历史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他的许多预言以人们的未曾预想的一种情况,在当代现实经济与现实政治中得到印证。这些都是阅读本书后,留给我们每一位热切关注中国命运与前途的读者所必定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