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共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二百五十余封家书,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其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谈家常琐事,有的讲做人的道理,有的论治学的方法,有的说处理人际关系和为官之道。同时,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总括一句,他是教给我们要立志做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所说的话,也都是曾国藩曾经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见解深刻,读来受益匪浅。 本书按曾国藩一生行迹分四个时期:在京为官时期、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镇压捻军时期和办理天津教案时期。并且每篇之后均加以详细注释,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使广大读
沈葆桢(1820—1879年)字翰宇,一字幼丹,祖籍浙江,遷福建,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幼为郡廩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二十七年(1847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四年(1854年)改任御史。次年外放杭州府,以避籍改九江府。越年改调广信府,遷广饶九南兵僃道,加擦察使銜。寻補贛南兵借道。十一年(1861年)升江西巡抚。同治四年(1865年)丁母忧,返福州。次年充总理船政大臣,十三年(1874元年)日本借口台湾牡丹社事件的武装侵台,奉旨前往湾巡视并兼辦各国通商吉务。光绪元年(1875年)调两江总督。五年(1879年)以積劳病卒任所,年五十九。追赠太子太傅,谥文肃。福州吏民为之建祠于乌石山麓。 沈葆楨著作已见知傅刻的有《沈文肃公政书》、《夜識齐乘稿》和《居官圭臬》等。尚未刊行的《沈文肃公牍》十六卷,收集了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他是湖南长沙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等,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是一个谜,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的著述试图解开这个谜。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过引人注目的作用。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过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作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独特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