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同志在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生动翔实地记载了他在中国共产党*代领导核心的领导下,在隐蔽战线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十二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从事外交工作的丰富经历。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让读者领略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作风和斗争艺术,以及熊向晖同志的传奇人生和传奇经历。
选取10个左宗棠不为人知的侧面:选择、交友、用人、家风等,全面复盘其人生路径及命运抉择,展现一代名臣的光与影,揭秘左宗棠从问题少年到晚清战神的逆袭之路。
李玉刚编著的《章乃器》内容介绍:章乃器(1897~1977),原名埏,字金烽,浙江青田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办人之一,经济学家、实业家、银行家。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粮食部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 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章乃器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是1936年入狱的“七君子”之一:做了新中国的部长,却又在1957 年“反右”中被打为“右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随着历史命运多舛。《章乃器》较为全面的回顾了章乃器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传记作品。
*与蒋介石虽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却是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属于不同性格的两种人。本书从他们诞生的时代、家庭和宗族背景切入,从故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从所受的不同教育和早期经历,深入发掘其特质、禀赋的成因,以及它们对两人事业的进程和晚年不同心态的深刻影响。
世人皆知《革命逸史》是研究孙中山的绝好史料,却鲜知作者冯自由与孙中山深厚的革命友谊。作为孙中山的机要秘书之一,辛亥革命前的冯自由通过主持香港同盟会分会、筹集起义侨款等途径积极支持革命事业;辛亥革命后的冯自由在稽勋局局长、中华革命党党员、国会参议员等身份转换中配合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冯自由的人生经历透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以 横滨华侨革命心,初识中山马前童 东京问道初涉报,笔下藏锋赴革命 香港分会风云起,美加筹款革命举 机要秘书稽勋办,革命未竟共讨袁 议员护法斥北洋,国共合作失党籍 经纶失意提朱笔,忆昔峥嵘著逸史 六个篇章再现了孙冯的革命历史。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以陕甘边和陕甘宁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主线,生动记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主要经历和卓著功勋,记述了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革命品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表达了老区人民对他的无限怀念和崇敬热爱之情。
2021年是杨匏安牺牲90周年。从1896年11月6 日出生,到1931年8月就义,杨匏安35年的人生之路,从当年好学上进的岭南英才少年,到博学多识的宣传马列先驱,从学贯中西的理论家,到视死如归的革命家,他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才华乃至生命整个奉献给了党的事业,是真正为理想信念而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本书传播了杨匏安的信仰之美、情怀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和家风之美。
熊向晖(1919-2005)是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前辈,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他在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生动翔实地记载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下,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和外交工作的丰富经历。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让读者领略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作风和斗争艺术,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是非常宝贵的史料。
本书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西安事变作为切入点,清晰叙述了事件发生、发展及解决过程,并综合已有的研究史料和成果,论述了宋美龄在此次事件和平解决,以及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所起的作用,也以较为独特的视角勾勒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治社会的图景。对于研究西安事变及前后相关历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全书包括 夫唱妇随 的宋美龄、惊闻蒋介石被 劫持 、力争和平解决事变、 牵线 宁陕、亲赴西安、介入西安事变之善后、蒋宋二人笔下的西安事变等七章。
《叶剑英在广州》以叶剑英在广州的革命实践活动为主线,回溯他在广州生活、战斗和工作期间的风雨岁月,再现他在广州这座大舞台上演绎的 拔剑角群雄 的一幕幕历史画面,展示他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闪光人生轨迹。《叶剑英在广州》颂扬了叶剑英在解放广州、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的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主政华南,并担任新广州的首任市长,为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业。叶剑英调离广东到北京工作之后,仍然关注着广州,牵挂着广州,对广州关爱备至。《叶剑英在广州》还详细记述了叶剑英逝世后灵骨南徙广州、安葬广州的具体细节和真实往事,读后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叶剑英、认识叶剑英、熟悉叶剑英大有裨益。
熊向晖同志在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生动翔实地记载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下,在隐蔽战线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十二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从事外交工作的丰富经历。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让读者领略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作风和斗争艺术,以及熊向晖同志的传奇人生和传奇经历。
阎锡山自辛亥首义就任山西都督,历经军阀混战、北伐诸役、中原大战、省政建设、抗日战争等重大事变,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肆应自如,以山西一隅,相对独立于中央,主持山西省政38年而不堕,成为与中华民国相始终的绝无仅有的地方实力派领袖,这在民国历史上可属一个特例,其作为是无人企及的。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不仅取决于阎锡山特有的政治经济天赋和山西独特的封闭型行政地理环境,而且与阎锡山的 善用人为 ,在身边积聚了一批党、政、军、经、教各方面的人才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