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1037 1101) 原名苏轼,字子瞻、和仲,号 东坡居士 ,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文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东坡擅书法,是 宋四家 之一,尤擅文人画。同时,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王维传》用简练清朗的笔法将盛唐诗人王维的一生娓娓道来,以王维优游于仕隐之间的经历为经,以其经典诗歌为纬,展现了一个饱含生命深情、于山水佛禅之间从容自在的诗人形象。作者将王维带回盛唐时代,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场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进行了生动展现,力求在时代背景中还原一个真实的王维,对他的生平境遇、行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从
他既是一名西伯利亚农夫,又是俄罗斯帝国宫廷中的显要政客; 拉斯普京的一生就像一部黑暗童话,在现代史上占据了极为引人注目的位置。被谋杀一百年后, 圣魔 拉斯普京仍被层层谜团笼罩,徘徊不散的谣言、诽谤和讥讽与对他的信仰并存,从来没有离这一形象远去。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拉斯普京?历史学家道格拉斯 史密斯试图穿透历史神话的迷雾,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他埋首被人遗忘的档案,挖掘新近解秘的资料,在一个又一个迷思中探寻人们对拉斯普京的想象。《拉斯普京》不仅是一部关于一位离奇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的传记,还是对俄罗斯帝国如何走向覆灭的生动刻画。
伊藤博文1841年生于周防国,1909年(68岁)在中国哈尔滨遇刺身亡。伊藤一生历经幕末维新、西南战争、明治十四年政变、条约修订、立宪政治的确立、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朝鲜统治 他的一生正与近代日本的初创时期重合。作者伊藤之雄广泛涉猎书信、日记等原始史料,立足历史学研究的成果,描述了伊藤博文 刚强耿直 、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是一部改变伊藤博文形象的决定性著作。
有一种不甘平凡叫《李清照》,一生至少读一次。 本书以李清照的诗词作为主线,以诗词背后的事件作为轴心,通过对诗词的解析,作者用唯美、浪漫的文字将李清照的一生完美的带入书中。品词读传,在感受不平凡的同时,学习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有一种成就自我叫《李煜》,一生至少读一次。 作为南唐*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书诗文均有一定造诣。亡国后,他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本书以李煜的人生为主线,全书辅以李煜人生各个时期的作品,并做解析,故事中有人生、有意境、有远方。飞雪情用极其感性的笔触描写了李煜一生那不可比拟的江山美人传奇。 有一种人生哲学叫《苏东坡》,一生至少读一次。 苏东坡具有超然的人格魅力和生活的魄力。几千年来,比他优秀的没他幽默,比
章 乃 器(1897 1977), 浙 江 青 田 人。 早 年 任 浙 江 实 业 银 行 副 经 理、 中 国 征 信 所 董事 长、 上 海 光 华 大 学 教 授。1936 年 参 加 组 织 全 国 各 界 救 国 联 合 会。 同 年 11 月 与 沈 钧儒、邹韬奋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获释后任安徽省政府财政厅长、重庆上川实业公司总经理、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 国 工 业 经 济 研 究 所 副 所 长。1945 年 参 与 发 起 组 建 中 国 民 主 建 国 会。1948 年 到 东 北解 放 区, 次 年 出 席 全 国 政 协 第 一 届 全 体 会 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后, 任 政 务 院 政务 委 员、 粮 食 部 长、 全 国 政 协 常 委、 民 建 中 央 副 主 任 委 员、 全 国 工 商 联 副 主 任 委 员。 本书以年谱长编的形式,记述章乃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他的
《千秋功过评孔明:诸葛亮新论》将陈寿《三国志》中的一些人物及后人所有涉及对诸葛亮的质疑问难,以诸葛亮的口吻一一解说。其解说言之有理、联系实际、条理清晰,以解疑答问的方式对诸葛亮系统研究尚属首次。全书从四十七个切入点进行一一详解:一、遨游何必故乡邪;二、隆中一对为一统;三、走为上计可避祸;四、皆使自实可益众;五、说服孙权共抗曹;六、能贤亮不能尽亮;七、刘子初雄才盖世;八、庞统廖立楚良才;九、许靖人望不可失;十、排难释误荐刘巴;十一、马孟起兼资文武;十二、法正违法仅此时;十三、法正违法用法治;十四、欲封黄忠后将军;十五、借刀除患待商榷》,十六、奸形外漏邪心藏;十七、劝说刘备当皇帝;十八、伐吴不可当伐曹;十九、臣敢竭股肱之力;二十、孤尚且难忍不笑;二十一、使吴之人始得之;二十二、
学者陈贻焮先生的力作,共三卷一百多万字,被 为“当代杜诗学中的一座丰碑”。全书以杜诗编年为经,以同时代的历史记述与后代重要的杜诗注解为纬,以评带传,考、论相辅,既通脱恣肆又细针密线地为读者复原了杜甫高才大志、仁厚爱民却又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其诗艺的精湛与精神的丰瞻如何在盛唐因安史之乱骤然衰败的历史危局中绽放光辉并绵延久远,成为一代诗圣。 诚如葛晓音先生所言:“(《杜甫评传》)尽可能设身处地,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古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的人:像修复一个打碎了的古董花瓶那样,完整地展现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风貌”,因而,本书既涉及了杜甫所遭逢的各种生活际遇、人事悲欢、政治动荡、百姓苦难,以及山川地貌和风俗世态;也大量铺陈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情面相和体己达物。杜甫
赵烈文(1832~1893),字惠甫,江苏常州人。数入曾国藩幕府,深受倚重。 赵烈文是曾国藩事业高峰时期的核心幕宾,从湘军攻克安庆至克复南京以及其后一段时间,他都在曾氏兄弟幕中,其所参谋、赞画的事务,“往往关天下大计”。后经曾保奏,先后出任磁州、易州知州。曾国藩去世后,力请辞官,退居常熟虞山,营宅舍曰能静居。其所撰《能静居日记》,起咸丰八年(1858)五月四日,迄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二十日,对曾国藩与清廷的矛盾,南京失陷时清军烧杀掳掠之暴行,及李秀成被俘等事记叙颇详,对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太平天国历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日记由岳麓书社根据台*湾学生书局原稿影印本整理之点校本,但有所不足。 一则赵氏字迹潦草难辨,岳麓本疏误难免,而南京图书馆藏赵烈文之子赵宽之誊抄清本,其实在释读上颇可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陪伴在历代皇帝身边的后妃,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贵的人,曾经显赫一时。本书汇集了历代皇后的传记,上起始皇帝赢政之母,下至末代皇后婉容;同时也尽量把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嫔妃乃至皇太后及为和亲而献身的公主的传记囊括其中。举凡后妃的相夫教子、母仪天下、花容月貌、仪态举止、嗜好秉性、争宠倾轧、宫闱弄权、垂帘听政,都有所涉猎。构成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丰富多采的后宫生活的历史画卷。同时选录图片千余幅,包括后妃肖像、后宫器用、居处行止、服装头饰、民情风俗、名物胜迹、书画著作等。本书可谓全面翔实,图文并茂。通读、查检均可,珍藏、馈赠咸宜。
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别具面目,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艺术 占有独特的地位。 八大山人的作品晦涩难解,留给世人很多谜团。甚至连八大山人这个名字本身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八大山人研究》时隔多年后修订再版,作者结合新发现的文献,增加了一些章节,改写了部分内容,充实了若干论证材料,尤其是对八大山人的艺术哲学观念、思想发展过程和家学渊源等方面的讨论,融入了较多的新内容,同时也记录了作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思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