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九子夺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无赫赫战功,又无朝野拥戴,表现平凡又低调的皇四子雍亲王出人意料地突围而出,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登极。他为父皇办了一场前所未闻的葬礼,而自己的登基仪式却办得草率极,还反复上演“让位”闹剧……有的反常之举似乎在暗示什么。雍正难道真的得位不正,甚至弑父? 经历康熙61年盛世的清王朝此时积弊重重,雍正即位就刻了一方“为君难”的印玺。因为从朝堂到民间,对他继位合法性的质疑,各种抵制他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父皇康熙的成就看起来也的确难以逾越。但雍正立志成为“一代令主”,力图革除康熙晚年的各项积弊,扭转大清王朝早已隐现的衰亡危机。 为此,“硬汉皇帝”雍正展开了大规模的整饬行动,而在如此严重的困难与重重阻力面前,他该如何破局?该如何让大清跳出“盛不过三
本书是万绳楠教授关于历史人物研究所撰写的系列传记之一。本书不同于通常的文学传记,而是以史学传记的形式来撰写的,力求做到传、论、考结合。全书共10章,通过文天祥一生的历程,塑造了士大夫兼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形象。以往为人所忽略的文天祥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本书稿中都有详尽的分析挖掘,对全面深入了解文天祥的人格精神、生活经历、文学成就等具有颇高的参考价值。其中最后一章关于文天祥的传记与祠祀,可视为研究文天祥生平史料的举要;祠祀一节使我们可以清晰了解文天祥身后在历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其后附文天祥事迹编年,亦便于检索。本书语言通畅,叙事简明清晰。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文天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人物研究的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传统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他既是一名西伯利亚农夫,又是俄罗斯帝国宫廷中的显要政客; 拉斯普京的一生就像一部黑暗童话,在现代史上占据了极为引人注目的位置。被谋杀一百年后, 圣魔 拉斯普京仍被层层谜团笼罩,徘徊不散的谣言、诽谤和讥讽与对他的信仰并存,从来没有离这一形象远去。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拉斯普京?历史学家道格拉斯 史密斯试图穿透历史神话的迷雾,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他埋首被人遗忘的档案,挖掘新近解秘的资料,在一个又一个迷思中探寻人们对拉斯普京的想象。《拉斯普京》不仅是一部关于一位离奇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的传记,还是对俄罗斯帝国如何走向覆灭的生动刻画。
本书为张学良的人物传记。该书分上下两册十五章,详细描写了张学良的一生。从地方军阀到爱国将领,作为 东北王 ,张学良的爱国思想随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愈发强烈,除却对东北家乡的热爱与保护,更多的是对国家的担忧。他舍家报国,逼蒋抗日,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就此丧失人身自由而成就一番历史伟业,为后人铭记。书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张学良的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和再现,从中对历史人物也进行了公正的评价,是一部难得的全面介绍张学良的传记著作。
尼可罗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也是佛罗伦萨的爱国者、公务员,以及政治理论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本书完整记录了这位政治哲学家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作者参考了权威史料,将马基雅维利置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意大利社会背景之下,全面探讨了他的所有著作,以及他至今还未被人们知晓的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陪伴在历代皇帝身边的后妃,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贵的人,曾经显赫一时。本书汇集了历代皇后的传记,上起始皇帝赢政之母,下至末代皇后婉容;同时也尽量把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嫔妃乃至皇太后及为和亲而献身的公主的传记囊括其中。举凡后妃的相夫教子、母仪天下、花容月貌、仪态举止、嗜好秉性、争宠倾轧、宫闱弄权、垂帘听政,都有所涉猎。构成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丰富多采的后宫生活的历史画卷。同时选录图片千余幅,包括后妃肖像、后宫器用、居处行止、服装头饰、民情风俗、名物胜迹、书画著作等。本书可谓全面翔实,图文并茂。通读、查检均可,珍藏、馈赠咸宜。
本书为清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的点校整理本。清顾沅撰、孔继尧绘《吴郡名贤图传赞》成书于道光九年(1829)。吴地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又有众多才俊贤达之士或为官于此,或流寓于此,他们的事迹、成就,值
这是一本关于李煜的诗词传记,他有满腹心事不知从何说起,他捧着一颗诗人的心,偏偏又被注定了帝王的宿命。 李煜是南唐后一位国君,有 一代词宗 、 词中之帝 之称。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书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被千古传诵。李煜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而关于李煜人生的种种,唯有从其诗词与幸存史册中寻找蛛丝马迹。 他是北宋词坛的天才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磅人物。有人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看淡风雨,我行我素,无论遭遇穷困潦倒,还是羁旅漂泊,他都能把别人眼中的平凡与琐碎,活成自己的泰然与潇洒。这本词传再现了苏东坡的一生,让我们在时运无常之中,看淡世事沧桑,保持内
“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发起于2007年,专注于 互联网领域关键人物口述史料的记录、收集、整理、研究、呈现以及传播交流,目前已完成访谈超过500人,覆盖50多个 和地区的“互联网之父”和关键人物。 项目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用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形式记录他们独特的记忆、经历、观点和故事,形成一个原始、丰富、鲜活、多维的互联网历史个人记忆库。全面、具体、真实地呈现互联网历史,全景式反映互联网50多年的发展与演进,深度展示网络时代人类新文明群像。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 1辑·英雄创世记》是“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的首辑成果呈现,访谈对象包括:鲍勃·卡恩(Bob Kahn):“互联网之父”,美国计算机科学家,TCP/IP的共同开发者之一,提出了开放架构网络的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造了“ 信息基础设施”一词,该词后来被
本书是清末边疆大臣祥麟在光绪十年至光绪二十四年间所撰日记。 祥麟(1848—?),字仁趾,满洲正黄旗人。同治十三年(1874)中翻译进士,光绪十年二月任哈密帮办大臣,光绪十一年十一月调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授察哈尔都统。祥麟日记巨细靡遗地记述了他在哈密、乌里雅苏台、察哈尔三地任职期间的行程记录、日常公务、人际交往、家庭琐事等,为西北边疆史、中俄关系史和晚清社会生活史研究等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现存的祥麟日记稿本、抄本,分藏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 傅斯年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本次整理,汇集所知存世的所有祥麟日记,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哈密日记(光绪十年二月初六至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乌里雅苏台日记(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三日至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日)和察哈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中壮烈牺牲的革命者林祥谦、施洋等人的相关资料汇编,主要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阶段展开,分别介绍社会各界缅怀林祥谦及“二七”诸烈士、“二七”革命斗争概况、“二七”烈士英雄谱、林祥谦烈士家史、追忆林祥谦烈士夫人陈桂贞、施洋烈士家史;并向读者介绍福建省林祥谦研究会筹备过程中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