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罗素是 20 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和逻辑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于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材料详实,评价公正,深入探讨了罗素的个性、生活和学术活动,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欢迎,本书是第二卷,讲述其 1921 起直至去世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及影响。 作者简介: 瑞 ?蒙克( Ray Monk ),英国哲学家,南安普顿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历史,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的写作,著有《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罗素传》、《奥本海默传》等。 相关推荐: 蒙克的《罗素传》是我们时代*秀的人物传记之一 ……蒙克笔下揭示的罗素的家庭生活令人颇感不安……这是一部大胆、深刻而又让人深感悲伤的
特蕾莎修女的本名叫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她1910年8月26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裔人的天主教家庭。在家庭的影响下,特蕾莎修女从小就有一颗火热的爱心,她穷其一生都在为贫穷人中的最贫穷、最孤苦的人服务,她不仅给了他们食物、衣服、住所,更重要的是她给了他们纯洁的爱和人的尊严……她的爱心感动了世界上不同阶层的人,影响了数以万计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但特蕾莎修女在去世的时候却只有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还有一张受难像。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将特蕾莎修女评选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 本书以生动而细腻的文笔,书写了特蕾莎修女而传奇的一生。就像特蕾莎修女在一生中经常提到的“爱,直到成伤”、“爱是没有界限的”、
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晚年亲自撰写的回忆录,在他去世后20年才正式出版。书中主要回忆了本杰明·格雷厄姆从出生到二战前近50年多姿多彩、酸甜苦辣的生活,特别是客观环境如何使他形成自立的性格、他的成才道路以及对于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他还描述了华尔街的演进、1929午的股市暴跌以及他与约翰·洛克菲勒、温斯顿·丘吉尔、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伯纳德·巴鲁克等风云人物的交往。 本书英文版编辑——加利福尼亚夫学伯克莱分校的两摩·查特曼为回忆录作了序,对格雷厄姆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哲学等各方面做了详细的评述。此外,查特曼对于格雷厄姆在回忆录中很少提及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补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证券宗师。
“世界中篇名著文库”虽增编了6卷,篇幅仍然有限。请想一想,单单海泽在上个世纪末编的“德语Novelle宝库”便出了48卷之多!因此,我们的“文库”只包容了世界Novelle杰作、精品的很少一部分,遗漏多多,令编者深感遗憾。再者,这次呆取了按作品风格分卷的原则,而且在每一卷做到了同一作家不出现重复,以求在广采博取、富有变化的同时,又有一点儿性,使每一卷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一辑,而且尽可能避免与众多选本的重复,而且每辑的篇数和总字数不得不有所控制,等等等等。这些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尤如人们说的“比着箍箍买鸭蛋”(而且不只一个“箍箍”!),做起来实际上很难;加之编选工作的期限紧迫,选材范围也受到著作权考虑的严格限制,所有这些,同样使我们的工作留下一些不尽如意之处。例如,就风格而言,某些作品本身就比较复杂,
基督新教对于西方现代化功勋卓著。本丛书介绍了一系列新教人物的生平、他们所代表的宗教运动及其历史背景,祈愿他们的精神能给我们予激励,并带来深远的祝福。 查尔斯·哈登·司布真(1834-1892),基督教历史上大有能力的布道家,19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司布真深受清教神学影响,他有清教徒的藏书上万册。3岁时就开始阅读约翰?班扬所著《》的插图版,6岁时,就可以熟练地阅读。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敬虔的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司布真16岁时就开始讲道,17岁时就成为全职牧师。他的讲道极有能力。当时正逢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渐趋缩小的时候,但在司布真的侍奉下,他的教会每年都有上千人认识上帝和基督。 查尔斯·哈登·司布真(1834-1892),基督教历史上大有能力的布道家,19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司布真深受清教
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晚年亲自撰写的回忆录,在他去世后20年才正式出版。书中主要回忆了本杰明·格雷厄姆从出生到二战前近50年多姿多彩、酸甜苦辣的生活,特别是客观环境如何使他形成自立的性格、他的成才道路以及对于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他还描述了华尔街的演进、1929午的股市暴跌以及他与约翰·洛克菲勒、温斯顿·丘吉尔、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伯纳德·巴鲁克等风云人物的交往。 本书英文版编辑——加利福尼亚夫学伯克莱分校的两摩·查特曼为回忆录作了序,对格雷厄姆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哲学等各方面做了详细的评述。此外,查特曼对于格雷厄姆在回忆录中很少提及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补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证券宗师。
她虽然出身寒微,却救人无数。怀着对天主的信仰和对人性的尊重,她确实影响了全世界,使其在许多方面有所改变。虽然她从未治理国家或统领军队,但她不愧为一位世界领袖。她和她的追随者以慈悯的精神,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重建自尊,并让他们心中对未来燃起希望。 特蕾莎修女的话言犹在耳:“不要管我们做了多少,要问我们投注了多少的爱;不要问我们付出了多少,要问我们付出了多少的爱。在上帝眼中,没有一件事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奉献给上帝的刹那,立刻化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