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神眼:刘光启传
    •   ( 262 条评论 )
    • 姜维群刘春芬 著 /2012-01-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有人说,他长着是一双神眼,能为字画透视的眼;有人说他是“电脑”,是比计算机反应还要敏捷的电脑。在天津沈阳道旧物市场,只要一提刘光启,名字如雷贯耳不说,后面准有一串他的传奇故事……

    • ¥22 ¥22 折扣:10折
    • 图画通识丛书:罗兰·巴特
    •   ( 48 条评论 )
    • [英]菲利普·索蒂 (Philip Thody)/文,[英]皮耶罗 (Piero) /图 /2024-10-2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没有人能否认罗兰 巴特在20世纪法国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他拥有文学批评家、文化研究家、符号学家、作家、教师等多个头衔。其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承前启后,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思想还涉及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广告、戏剧等众多人文领域。时至今日, 先锋性 颠覆传统 等词仍然可以作为巴特的标签。这些注定了要真正理解巴特并不容易。 本书不仅图文并茂地简要梳理了巴特的核心观点与著作,更将其个人生平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的巴特形象。作者还探讨了巴特与索绪尔、萨特、德里达等思想家的关联,并在书末提供了巴特主要著作的信息及进阶阅读建议。

    • ¥22 ¥39 折扣:5.6折
    • 罗兰·巴尔特最后的日子
    •   ( 251 条评论 )
    • (法)阿尔加拉龙多 /2012-06-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该书围绕着罗兰?巴尔特去世之前几年中的生活与精神状况展开,采访了他的众多朋友和学生,用文学式的笔法勾勒出巴尔塔在讲课、写作、家庭和社交方面的种种情态,写出了他晚年因丧母而极度“哀痛”、因“同性恋”问题而备受困扰的暗色生活。 作者意在把读者带入这位思想大师的内心深处,探寻他的人生和作品,在学术明星的形象之外,展示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面貌。

    • ¥22 ¥32 折扣:6.9折
    • 葛维汉在华西(华西坝文化丛书)
    •   ( 134 条评论 )
    • 葛维汉 /2022-06-01/ 天地出版社
    • 《葛维汉在华西》是关于美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 1961)的自传性作品,由葛维汉在晚年根据所写日记、文章等创作而成。全书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记录了葛维汉出身贫困家庭,历经贫苦童年、艰辛求学的过程,以及他从1911年到1948年在中国的生活、工作,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葛维汉从童年、青年到壮年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等方面取得的学术成就。值得关注的是,葛维汉在中国三十多年的经历,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尤其是中国西南地区从辛亥革命到1948年的历史,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21.8 ¥56 折扣:3.9折
    • 单读(33)-多谈谈问题
    •   ( 12 条评论 )
    • /2023-03-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第33辑《单读》由九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行动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这些问题关乎今日我们置身其中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遍的情绪低落、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关乎个人如何从最小的单位开展重建。在这个“下沉年代”,相信“提出问题,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 本辑单读首次增设漫画栏目,将纸面交给年轻的漫画作者们,表达新一代人的“半自由”生活体验。

    • ¥30 ¥65 折扣:4.6折
    •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
    •   ( 169 条评论 )
    • 柯华 口述,郭彤彤 执笔 /2013-08-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记述了柯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延安学习、工作,担任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及亚非司、非洲司、亚洲司司长,驻外大使,“文革”的经历,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工作41年。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由柯华口述,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 ¥21.4 ¥38 折扣:5.6折
    • 辋川烟云王维传 哲夫著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王维诗文作品生平思想作品论著细读 诗人王维人物传记
    •   ( 48 条评论 )
    • 哲夫 /2020-01-01/ 作家出版社
    • 作者耗时三年,对有限的文献资料进行细心阅读、分析、鉴别,又对传主王维的全部诗文作品以及古人时贤评论、考证王维生平、思想、作品的论著进行细读,并实地考察了王维曾经生活过的陕西蓝田,带着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写出了这部作品。作者将王维带回盛唐时代,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场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进行了生动展现,力求在时代背景中还原一个真实、传神的王维,对他的生平境遇、行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从而对“诗佛”这一称号进行了有力的阐释,对王维的艺术成就、个性气质、精神境界都进行了诗意般的呈现。

    • ¥15.1 ¥42 折扣:3.6折
    •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小文艺口袋文库·知人系列)
    •   ( 1715 条评论 )
    • [美]安妮?C?海勒|张乐腾|译 /2020-01-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人物传记。汉娜 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她那个时代*天才又*挑衅性的声音之一,也是一位影响力两极分化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有人称赞她远见卓识,有人谴责她是骗子。她出生在普鲁士,父母都是犹太人。1933年,她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以批判世界对二战罪恶的反思而闻名。作为一个充满内心矛盾的女人,阿伦特在36岁时才学会用英语写作,然而她的*本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却一手改变了几代美国人和欧洲人看待法西斯主义和种族灭绝的方式。她*著名、也是*争议性《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持续至今。

    • ¥14.1 ¥25 折扣:5.6折
    • 我的母亲丁玲 蒋祖林,李灵源 辽宁人民出版社 9787205070663
    •   ( 11 条评论 )
    • 蒋祖林,李灵源 /2011-05-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在这本由丁玲长子、长媳写就的《我的母亲丁玲》里,不仅倾注了更多亲情关怀和深切怀念,也更加侧重于建国后丁玲坎坷境遇以及乐观态度的真实记录。在这一层面上,与丁玲自传重点在于“自说自话”所不同的是,《我的母亲丁玲》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更加客观和翔实地向广大读者提供了自解放区到建国后丁玲生活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是其它回忆文章、评传所无法比拟的。“妈妈是一个非凡的人,却又是多么平凡的人。她的非凡在于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于她的光辉业绩,在于她的坚毅顽强的性格;她的平凡在于她也有缺陷,在一些事情上也脱不开凡俗”,这就是作者蒋祖林、李灵源对于母亲的评价。非常朴实的语言中透露着对母亲的敬爱,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客观、公正的一面。或许这也正是《我的母亲丁玲》的难能可贵之处。

    • ¥11.3 ¥38 折扣:3折
    • 四院·沙滩·未名湖(修订本)
    •   ( 126 条评论 )
    • 乐黛云 /2018-05-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四院·沙滩·未名湖(修订本)》属于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策划的丛书。收入乐黛云教授三十余篇散文,涉及1948年起在北大生活、读书、求学、治学的经历,以及对众多师友的回忆。作者在北大的生活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与沙滩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变命运的“斗争”,有80年代从北大远游的求学与访问,作者的学术生命从这里开始,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到比较学的研究,从文化上的理论实践到参与中国文化书院的文化实践,我们看到一个富有学识、执情、创新精神和使命感的北大学者。作者在北大(包括门头沟劳动基地、北大鲤鱼洲分校)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后又回到学术岗位。除了劳动、读书、求学、苦难,作者还写了北大的一批人物:马寅初、季羡林、废名、王瑶、杨周翰、李赋宁等等。本次增订

    • ¥22 ¥39 折扣:5.6折
    • 崔琪:用语文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   ( 192 条评论 )
    • 黄华王永红 著 /2009-11-01/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随着特级教师评选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特级教师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30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特级教师本人都在积极探索特级教师成长的规律,总结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特级教师经验开展个案研究,探讨特级教师标准与特级教师评选制度等。这些研究对特级教师的经验作了许多概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提出了不少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特级教师研究起步晚、关注度相对不高,其研究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总体来说,特级教师研究还存在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视野较窄等问题,在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有待深入探讨。 为了更好地总结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提炼特级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动

    • ¥16.6 ¥25 折扣:6.6折
    •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当当网全国独家首发)
    •   ( 186 条评论 )
    • 卞毓方 著 /2009-08-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季羡林。 书中以“春秋笔法”,勾勒出诸多鲜为人知的真情世相,折射出这个世界的文化多棱性。 “家庭,理论上应该是甜蜜的,然而我的家庭,不甜蜜也罢,却是我的负担。……”(季羡林)。少小离乡,继养在叔父家;包办婚姻,苦涩自承;挚爱的孙子辈全部移居海外;年迈之际又与的儿子闹掰; 多愁又多欲,自尊又自卑。在纷纷扰扰的文化界来去匆匆,成败荣辱、名利福祸、是非直曲……真实度?自由度?难得的是糊涂? 回看季羡林的内心世界: 穿过早年的人生雨巷; 走过拈花微笑的“红衣少年”; 经历游戏与道具; 睥睨《天上人间》; 天意从来高难问。

    • ¥28.3 ¥29.8 折扣:9.5折
    • 凌廷堪传
    •   ( 54 条评论 )
    • 王章涛 著 /2007-08-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凌廷堪(1757-1809),字次仲,一作仲子。祖籍安徽歙县,祖父始寄居于江苏海州板浦(今灌云县),本人出生于斯地。成年后,学于扬州,并成为扬州华氏赘婿。凌廷堪困顿一生,得志不得意。他6岁丧父,成孤儿,依赖兄长廷尧经营小本生意养母。7岁时,寡母王氏鬻簪珥供其人塾读书。12岁时,因穷苦无助,弃书学贾。虽作佣、经商有年,终因不擅此道,又耻于争利,往往以失败告终。虽艰于学贾,但不废读书,诗词曲赋诸作,无师自通。年届20余,学贾不成,弃商重新读书。惟惧过了黄金少年时,学业难成,撰《辨志赋》明志。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25岁始,游历扬州,先是应仪征课税司大使许执中邀,作文案,两年后,适逢两淮巡盐御使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改曲剧。廷堪受聘人扬州词曲局,任分校,佐总校黄文旸校古今杂剧传奇之字句违碍者。廷堪精于

    • ¥26.6 ¥28 折扣:9.5折
    • 心学大师湛若水丛书--湛若水的人生涵养境界
    •   ( 42 条评论 )
    • 宁新昌 /2018-07-01/ 广州出版社
    • 本书着重探讨湛若水的人生涵养理论,就是要看看他是如何做人,如何要求弟子,以及他的为学理念、工夫路径、人格境界以及终极关切。所有这些对于当今人文精神的重建皆有启迪作用,也能为现代人文价值的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

    • ¥25.2 ¥35 折扣:7.2折
    • 王国维在一九一六
    •   ( 44 条评论 )
    • 虞坤林 编 /2008-01-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他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多,文学为深,文字学为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换言之,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而超过了同时代学者的。 本书以其在1916年的日记和书信为主要内容。

    • ¥25.5 ¥30 折扣:8.5折
    • 永远的朝内166号 与前辈魂灵相遇 王培元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王培元 著 /2011-01-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永远的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为王培元所编著。 《永远的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是一部以列传形式书写的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命运史。 冯雪峰、聂绀弩、牛汉、绿原、舒芜、巴人、孟超、楼适夷、严文井、韦君宜、张友鸾、秦兆阳、林辰、蒋路、陈迩冬、王仰晨……这些名字不仅深深嵌入了风云激荡的中国现当代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而且也与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息息相关。 刚直,狂狷,率真,超然,勇毅,坚韧,倔强,谦和,笃实……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足以构成一个社会单元,具有独立的精神文化价值;而当作者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人生画面,钩玄提要,有机铺陈,力图揭示历史的同一性时,则呈现出了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是人格的力量、悲剧的力量,更是情感的和理性的力量。

    • ¥19 ¥45.37 折扣:4.2折
    • 罗家伦论人生
    •   ( 60 条评论 )
    • 冯沪祥 著 /2010-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央大学”1968年迁至现在校址,经过全校教职员生的努力,尤其是在刘兆汉校长任期中蓬勃发展,成为一所教研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尔后的刘全生校长推动重视大一,以及接任之李罗权校长重视学术拔尖,以及推动核心通识,使中大已成为台湾重视大学教学且研究成效卓越之重要研究型大学。 “中央大学”为了感念罗校长的贡献与风范,在1986年创立管理学院时,在这栋全校的教学大楼上,以罗校长的号——志希为名,取名“志希馆”,以资纪念;由此很可看出全体师生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罗家伦在抗战艰苦的时期,前后担任中大校长十年,功在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人才,贡献既多且大。其中为大家公认的功业,就是在日军轰炸的残破校园中,仍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发表了十六次讲演,激励民心士气奋发图强,后来集成《新人生观》,成为全民共同抗

    • ¥27.5 ¥40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