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多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河北大学教授、顾随第六女顾之京用两年时间创作父亲小传。全书以父亲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分 求学之路 执教齐鲁津沽 登上大学讲坛 困居沦陷的北平 寄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抗战胜利后与古都黎明前 生活在新中国(上) 生活在新中国(下) 八章讲述了国学大师顾随不同时期的学习、生活、教学与文学创作情况,同时也展现出顾随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本书中很多细节从未面世,由其女儿悠悠道来,笔之所至,情为所动。这幅大师的肖像图亲切感人,使为学之顾随、为师之顾随、为文之顾随、爱国之顾随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圆润。本书为读者立体呈现了大师顾随之风采,为顾随研究者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更为丰富的研究材料。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近代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八十余载不同寻常、跌宕起伏、无私奉献、努力探索的一生,力图真实揭示其济世救民、爱满天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博大胸怀的形成过程,为发展贫民儿童教育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在初等教育实践及理论探索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其恢宏的一生,不啻为后世树立了一座巍巍的人格丰碑,引人感叹,发人深思。
平凡的人生-朱泰祺回忆与思考 朱泰祺老师自传
本书是一本新型的人物传记,旨在以画传这一新颖生动、直观可见的形式对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做全面介绍,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夹叙夹议,并以故事情节贯之,既生动有趣,又丰富感人。
《儒雅的泰斗 蔡元培》一书,本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代教育 家蔡元培 先生的一生,以及他在大学任职期间的成就和贡献等。语言平实,逻辑清楚,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国学大师,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他不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近现代教育领域也贡献突出。他在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逐渐形成与发展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发表了诸多教育方面的论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学贯中西,见识广博;不汲汲于名利,而孜孜于学术。他先后在通州师范学堂、江苏师范学堂、仓圣明智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留下了丰富的教育学术遗产;他参与创办并主编了中国近代早的教育专业杂志《教育世界》,20世纪初即开始向国内介绍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所译日本立花铣三郎著《教育学》,是近代中国学者翻译的部外国教育学著作。 《王国维画传》以时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1909年考取首届清华庚款留美生,学成归国后,就职清华,自教员、教授、教务长而校长。1931年底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创办台湾新竹清华大学,1962年5月在台北逝世。被尊誉为“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以大师论、通才教育、自由学术和教授治校的教育思想,忠诚无私、刚毅仁爱、沉默寡言、由贤而圣的人格精神,奠定了清华大学的灵魂,在十几年时间内,领导清华同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当年中国高等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作育多士,桃李满天下,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十几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
民国时期,14位著名教育家抱持教育救国的理念,筚路蓝缕,艰难奋斗,开拓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蔡元培一手开创了北大精神,梅贻琦缔造了尖峰时代的清华,张伯苓苦心经营南开大学,中国的高等学府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熠熠生辉。晏阳初与平民教育,陈鹤琴与儿童教育,吴贻芳与女子教育,黄炎培与职业教育,陶行知与乡村教育……他们全身心地热爱并投入教育事业,其诚挚的情意、无私的付出、高贵的品格,令今人动容、景仰、深思。
《陶行知年谱长编》将为人们展示陶行知精心绘制的一幅生活教育的生动画卷。这幅画卷又由两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的画面构成:一组是陶行知自我创造的不做伪君子,也不做伪智识阶级的奴隶或奴才,摒弃抱着书本、抱着黄金、抱着标语而忘了人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人生超过一切、一切为创造、创造为除苦的合理的人生,过着 健康、科学、劳动、艺术、民主将构成和谐的生活 ;另一组是陶行知号召大家起来共同创造,把一个不合理的人间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和谐的社会。工业文明的机器,始于一个人干一个动作,终于以一个动作毁掉一个人, 工人乐不在工中 !高科技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跟着高科技的高速发展跑得喘不过气来,整天顾虑着天灾人祸,机器、高科技支配人生、支配社会。陶行知指出未来世界必须以人为中心,
叶企孙(1898~1977),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之一,物理学家、教育家。在哈佛研究院攻读硕士时 **测得普朗克常数h值,该值在世界科学界九年内 被公认为***值。回国之初任教东南大学;后创立 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并任主任、院长;参与创办 中国物理学会并任多届会长;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创建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并任所长;任清华大学校务 委员会主任,与梅贻琦亲密合作,为清华大学的快速 稳健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1937年在天津冒着生命危 险投入抗日战争。1952年院系调整,转任北京大学教 授。 叶企孙一生培养出数以百计的科学家, 两弹一 星 元勋大多出自其门下。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国防 及科学事业培养和储备了各个关键领域的骨干人才。 储朝晖*的这本《叶企孙画传》以主人公的人生 岁月、思想脉络及科学、教育事业为基本线索,采用
《淡然的智者——蒋梦麟》一书,作者用真实的笔触让我们体验了一位天真的孩童成长为一代学者和教育家的艰辛路程,并希望读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明确自己内心渴望到达的方向,一路坚持,创造一个即便不完美,也要终生无悔的人生。
雅努什·科扎克(JanuszKorczak,1878—1942),波兰犹太裔教育家,被称为“教育界的辛德勒”,一位在二战时为教育使命奉献生命的传奇英雄。他也是一名医生和儿童权利的倡导者,还是一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拥趸的知名作家。 《孩子王》一书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字描绘了科扎克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现了其传奇式的人生结局——在生命的后时刻,他毅然放弃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机会,陪伴着200名孩子一起走向纳粹制造的死亡。他被称为“所有时代中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真正的儿童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专门举办纪念活动,以表彰他拒绝抛弃孤儿而被纳粹屠杀的壮举。 《孩子王》一书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出版。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曾通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向本书主人公致敬。对儿科医生、教育工作者、历史学
本书是一本新型的人物传记,旨在以画传这一新颖生动、直观可见的形式对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做全面介绍,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夹叙夹议,并以故事情节贯之,既生动有趣,又丰富感人。
蔡元培编著的《我的人生观》讲述了:蔡元培,号子民,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家。曾任光复会会长,赴法留学,回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中央研究院院长。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 br/ 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他被*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我的人生观》是蔡元培的自传文学,展现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的传奇经历。 br/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生于晚清,卒于民国。书中从其病逝和身后哀荣写起,详细记述了其致力教育事业的一生。原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陶行知,在时代的疾风险浪中,未能坚持住本来的立场,先是被动后又主动地与他的同乡同庚同学的胡适反向而行。探究其道路的选择,不仅可以了解作为个案的思想与性格因素,还可以明了使其转变的社会因素,从而为那一代同样作此选择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共性提供参照。
苒苒老师上课,总是不急不躁,歪着脑袋慢慢启发,柔软中带着威严,这让我们既能接受她的教导,把她的话听进心里去,同时又很敬佩她。我们业余班只学了四个月,四个月后,苒苒老师在我心里从一个严厉的老师变成了一个有魅力的、有亲和力的老师。这种人格魅力会让人很容易对她产生依赖感和信赖感。人在某时某刻是需要跟长辈倾诉的,从毕业到现在,有些不跟母亲说的话我都愿意跟苒苒老师说。 ——赵宝刚 说来也奇怪,苒苒老师从不发火,教授起来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感觉,但是如果私下里问我们是怕马老师还是苒苒老师,我们所有人给出的答案却都是苒苒老师。我想这也许是因为她自身严谨治学的态度使我们感到一种威严,因而影响了我们,她在上课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的表演更为谨慎、细致,更为入心。 ——张嘉译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