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生都在捍卫文学传统的尊严和荣光! 文评斗布鲁姆生前后一部重磅作品 凝萃一生阅读经验的“文学回忆录” 以阅读对抗时间的摧残 以阅读进行人生挽歌式的沉思 本书是文学批评巨擘哈罗德?布鲁姆生前的后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书中,作者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 书中,布鲁姆的论战对象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阅读此书,就好比跟随作者经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将有幸看到当代伟大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书中选入的西方典自布鲁姆幼年时代就萦绕在他心头,至今依然它们依然鲜活: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华斯与济慈
作为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在中国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体、影响了几代人。他也是重要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热心社会事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保存传承。金庸将近百年的一生,与他笔下的武侠世界一样,充满故事性和传奇性,堪称一代 文化大侠 。 《金庸评传》是金庸研究专家刘国重参阅数百种资料撰写的全新金庸传记。本书从金庸的家世、求学、办报、写作等方面着笔,细致入微地呈现了金庸丰富而传奇的一生;并结合金庸生平,对他如何创作出十五部杰出的武侠小说,做了大量新颖且合理的分析。
1931年,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1899 1986)与阿道夫 比奥伊 卡萨雷斯(1914 1999)建立了充满文学色彩的深厚友谊,这段莫逆之交对于西班牙语文学来说亦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47年起,比奥伊开始细致入微地记录二人之间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 仿佛永无休止又激情碰撞的对话 ,笔耕不辍地坚持了四十载,而这样的热忱成就了这部名作《日记中的博尔赫斯:1931 1989》。本书保留了博尔赫斯高谈阔论的精华部分,同时包含了其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和作家作品的评鉴,主题涉猎甚广,不仅限于文学领域。正如作家马蒂诺所言: 通过比奥伊的文字功力,带领读者走进文学世界,走进这位以复杂深沉甚至难以捉摸著称的作家的思想世界。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开讲 世*文学史 ,忽忽长达五年的*场 文学的远征 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课,每位听课人轮流*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 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场,回想起来,*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 金句 纷披,兀自燃烧。 讲
本书有别于以往赵孟煩的传记,从繁杂的史料中剥茧抽丝,以靠前的深度和广度呈现了元代的文化生态,追溯赵孟煩的家族、婚姻、出仕中的诸多难言之隐和沉痛的无奈,分析他的书画创作的演变线索,呈现这位官场上的“被动者”如何变成一代艺术柜匠,使读者理解他之所以成为他的原因。所有人物、场景、引言都基于元代、明初的史料,没有任何文学性虚构,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赵孟頻,重新认识元代。
作为20世纪至今,中国拥有最广大读者群体、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将近百年的一生,与他笔下的武侠世界样,充满了故事性和传奇性。金庸是作家、报人,热心社会事务,堪称一代“文化大侠”。本书是金庸研究专家刘国重撰写的全新金庸传记。作者从金庸的家世、求学、办报、写作等诸方面着笔,介绍了金庸丰富而传奇的一生,并结合金庸生平,对他如何创作出十五部杰出的武侠小说,进行了大量新颖且合理的分析,不仅能的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金庸其人,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体会金庸的作品。
2019年,盛夏。上海。我,她,他,三人的命运在这一天交汇。一大早,我接到报警电话,一名女房东在她的出租屋内找到了疑似房客留下的物品。种种迹象显示,曾有人在这里策划了一起绑架案。我看了看钟,发现绑匪指定的赎金交付时间就在一小时后。除了摆在面前如同迷雾般的线索,时间才是我的敌人。更糟糕的是,我的同事无法提供援手,我只能独自行动,阻止命运的天平朝着悲剧的一侧倾斜。然而,更大的阴谋已经悄然袭来
本书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大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出版,已连续出版多年,作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年报形式,对过去一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总结。本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集聚区篇,政策篇,数据篇等,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做了相应的分析,使得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全书在采集官方统计数据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内容上具有创新性,提出的研究建议可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参考之用,这也使得全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古籍善本线装影印。包括《白石道人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附録》一卷、《补遗》一卷、《诗说》一卷、《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姜夔少年时即有诗名,他初学黄庭坚体,后改学晚唐,倾向陆龟蒙。他的诗以七言律绝为很好,有清妙秀远的艺术特色。但其诗名为词名所掩。他娴于音律,善度新曲,词写得精深华妙。姜夔诗风流潇洒,意度高远,仿佛有一种冷香逸气,令人挹之不尽。他的词上承周邦彦而成就过之,下启吴文英、张炎一派,流波惠及清代朱彝尊等浙派词人。从题材上说,姜夔词有反映南宋偏安的忧国忧民之作(《扬州慢》),其余多是吟咏湖山,感喟身世、追怀旧游、眷念情遇,缺乏更广泛的内容。姜夔诗词原有分刊本多种,清乾隆八年(1743),江都陆钟辉刻《姜白石诗词合集》,是第一次合两个善本而成,并辑附了很多资料的姜夔
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就像他的智慧一样——充满了悖论。他既是“名人文化”的早期倡导者,也是其受害者。他的成就经常被人低估,他的成功遭人摒弃。他深藏喜剧天赋,却奋力创作悲剧。他是一个毫不掩饰的势利小人,却乐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他装出一副纨绔子弟的鄙夷神情,却常常做出大度的善举。他虽然婚姻幸福,却狂热地喜欢上了男人,并因此在事业的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他蔑视,却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对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的爱。他喜欢与时尚人群为伍,去世时几乎无人陪伴:下葬时只有十几个人伫立墓旁。马修·斯特吉斯利用过去三十年曝光的新材料——包括新发现的信件、文件,以及诽谤案审判的完整笔录,从历史学家而不是文学批评家的角度,力图让王尔德“回到他的时代和现实”。
《任正非传》 任正非,一个中国商业目前无法绕开的名字,他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企业家搏杀奋斗。他和他缔造的企业一样沉稳低调,历经沉浮坎坷,却很终拼荆斩棘,登上了个人意志和时代的很好。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很终被除名。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不错企业。这期间的艰辛与磨难、绝望与坚持、战斗与拼杀,唯有任正非能切身体悟。本书作者孙力科,跟踪研究华为十年,多次深入采访任
萧殷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他为新中国早期文学人才培养和文艺评论的开拓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王蒙、陈国凯、吕雷等知名作家都得到过他的指导与帮助。知名学者、评论家饶芃子、黄树森、黄伟宗等都曾是他的学生。《百年萧殷纪念文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收入“纪念文艺评论家萧殷逝世十周年暨萧殷文艺思想研讨会”的纪念与研究文章及有关资料,后半部分则是公开发表过的有关萧殷的纪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