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氟缘笃志:陈庆云传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   ( 5 条评论 )
    • 朱晶刘超 /2024-07-1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在传记的形成上,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证,通过访谈补充和澄清已有文献资料中缺失或者模糊、有争论的细节,细致地还原陈庆云的家庭环境、求学经历与科研历程。传记的结构以时间为纵线,以陈庆云学术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阶段作为章节划分的标准,对陈庆云学术研究方面的思想脉络与代表性学术成果、在学术组织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贡献进行系统论述。

    • ¥38.7 ¥86 折扣:4.5折
    • 严东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   ( 20 条评论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8-06-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年2月18日,是严东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严东生先生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性能无机材料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是中国当代无机材料科学的重要奠基人, 是上海硅酸盐所的主要创始人、名誉所长。他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平和谦逊的处事态度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为纪念严东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其持之以恒,推陈出新,宏才大略的科学人生,以弘扬严东生先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执着献身的科学精神,特编辑本书。

    • ¥79 ¥100 折扣:7.9折
    • 唐敖庆传
    •   ( 43 条评论 )
    • 鲍盛华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唐敖庆是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本书描写了唐敖庆求学、科研、报国的一生。他的眼睛高度近视,达2000度,摘下眼镜,世界模糊一片,即便戴上眼镜,两米以外也看不清楚。但他的头脑向远却能“看到”浩渺星空,向小却能“看到”原子、分子,这个世界在他的世界里清晰璀璨。本书通过对唐敖庆作为学生、教授、院士、校长、大师五重身份的描写,全面展现了他在极度艰辛之时却能登高远望、学贯中西更显士人风骨的精彩人生。

    • ¥66.6 ¥98 折扣:6.8折
    • 美丽的化学元素
    •   ( 275 条评论 )
    • 吴尔平 /2023-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人们*曾好奇过世间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上的科学家们在付出了几百年的努力之后,终于将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一个个化学元素从自然界中寻找出来并排列规整,得到了现在家喻户晓的元素周期表。但是我们在接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枯燥的文字和数据,因此许多人也梦想着一睹这些“世界的基石”的真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一一展现他收藏的几百件精致的化学元素样品,从一碰到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的铯,到性质稳定、色泽金黄耀眼、被用于制作珠宝首饰的金,再到会强烈腐蚀所触及的一切物质的氟。这些元素样品*被作者拍摄成精美的照片并配以生动的文字讲解,能让你在观察到它们令人震撼的外表的同时,了解这些有趣的样品是如何制成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元素。 本书包含数百幅化学元素样品照片,对于化学爱好者、正在

    • ¥69 ¥89.9 折扣:7.7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丛书--举重若“重”----徐光宪传
    •   ( 95 条评论 )
    • 叶青,等 /2013-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传记基于口述访谈和实物采集,以史实还原了徐光宪的学术成长过程,准确、完整、清晰地勾勒了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真实反映了徐光宪院士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他本人立足国家需要、多次转变科研方向并相继取得重大成果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此外,徐光宪院士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扶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徐院士曾说 如果把科学家分为几类,有举重若轻的,有举轻若重的,那么我都不是,我属于 举重若重 的一类人。 从中我们感受*深的是老科学家的虚怀若谷、朴实无华,而这也是本传记书名的由来。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举重若轻:

    • ¥24.8 ¥55 折扣:4.5折
    • 虚怀若谷:黄维垣传
    •   ( 32 条评论 )
    • 朱晶黄智静 著 /2015-01-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朱晶、黄智静所著的《虚怀若谷(黄维垣传)》 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 讨科学家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等方面取 得创新的基础与方式,考察其学术成长的重要环节和 影响因素,为科学家学术思想的发展提供理解,为探 索中国化学传统的形成及其特征提供基础。

    • ¥40.3 ¥50 折扣:8.1折
    • 走出围龙屋的量子化学家:潘毓刚
    •   ( 14 条评论 )
    • 林振武 /2017-08-01/ 科学出版社
    • 潘毓刚是享誉世界的量子化学家,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梅县客家人。1978年获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1994年获全美华人协会颁发的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改革开放初由邓小平作出指示、中国科学院聘请的首批10名**科学家之一。潘毓刚为中美文化交流、中国留学生政策和中国教育改革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量子化学人才。他在全球35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兼任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足迹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走出围龙屋的量子化学家——潘毓刚》简要叙述了潘毓刚一生的事功行宜和思想,收集整理了他的重要文章和演说,以及媒体的主要报道,帮助读者学习了解他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主要成就和丰富思想,启迪智慧。

    • ¥45.8 ¥58 折扣:7.9折
    •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   ( 4 条评论 )
    • 赵春香 主编 /2010-01-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居里夫人》主要介绍居里夫人。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惟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聪明、不贪慕虚名、实事求是;她,刻苦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赞叹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11 ¥22 折扣:5折
    • 真善合美:蒋锡夔传
    •   ( 25 条评论 )
    • 史炎均 编著 /2016-04-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锡夔是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五十余年来的科研生涯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成为我国科研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踪模仿到一些领域达到国际**的历程,从中也折射出我国科技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追求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由史炎均编*的这本《真善合美(蒋锡夔传)》在全面了解了蒋锡夔院士已有的文字资料,访谈其家人、秘书、学生、同事以及单位的领导等20多人的基础上,再现了他作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的科学人生。

    • ¥40.6 ¥59 折扣:6.9折
    • 一清如水—徐光宪传
    •   ( 98 条评论 )
    • 郭建荣 著 /2014-03-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的框架是时序为经线,从徐光宪先生的童年写起,青少年、中年到晚年。前7章介绍徐先生的求学、教学、科研的曲折经历和所作出的贡献。本书后半部分是纬线,讲徐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方法、教训和经验,以及晚年意图回报社会的几个愿望。

    • ¥43.2 ¥96 折扣:4.5折
    • 居里夫人传
    •   ( 1 条评论 )
    • 杨建邺 等著 /2004-08-01/ 长春出版社
    • 要想成为科学家,不论男女,只要有居里夫人的精神,并非难事。但要想成为居里夫人那样出色的科学家,不论男女都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像居里夫人那样罕见的人格,全人类一个世纪只能出现一个。 1935年11月23日,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的一段600字的悼词中,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德力量。爱因斯坦曾激动而又满怀尊敬地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人一生所遭遇的磨难,有许多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为了求学,她在18岁就离家到偏僻的农村担任家庭教师,在那远离文明和科学的地方,独自承受孤寂和一些人间的屈辱。在巴黎,她几乎是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取得了连男学生也难于

    • ¥18 ¥24 折扣:7.5折
    • 门捷列夫
    •   ( 317 条评论 )
    • 熊伟 编著 /2012-10-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Mendeleev,1834~1907),俄国著名的化学家、进步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发现者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等。 门捷列夫于1834年生于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1841年秋,不满7周岁的门捷列夫就读于托博尔斯克中学。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历尽周折进入圣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学习……

    • ¥20.5 ¥26 折扣:7.9折
    •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
    •   ( 196 条评论 )
    • (英)费里 著,王红艳杜磊 译 /2010-06-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多萝西·霍奇金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她1910年生于开罗,193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后进入剑桥大学当研究生。1934年回牛津大学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194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她用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在1949年测定出了青霉素的结构,1957年又测定出了维生素B12的结构,并因此在1964年成为迄今英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1965年获得英国功绩勋章。她的研究促进了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以及后来DNA结构的发现。她不仅是一位积极的和平倡导者,还热情帮助中国、加纳、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科研。多萝西·霍奇金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1959年她率英国科学家代表团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至她去世前一年的1993年,她共8次访问中国。她在国际上首先宣布中国科学家破解了胰岛素结构。 本书是多萝西·霍奇

    • ¥19 ¥3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