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勤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1947年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安徽凤凰山铜矿,马山硫铁矿以及南京岔路口硫铁矿;1954年在攀枝花铁矿调查,确定了矿床特征成因及其规模;1957年在南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揭开了华南花岗岩及成矿关系研究的序幕,该项研究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1973年起开展华南断裂呦陷带内某些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铜矿床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本人获得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执教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址人才,为我国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徐克勤传》通过“口述历史”的
本书为中国放射化学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杨承宗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hotoshop CC 2019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图形图像处理技巧,并对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包括Photoshop基础知识、插画设计、Banner设计、App设计、H5设计、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综合设计实训等内容。本书内容的展开均以课堂实训案例为主线。通过操作案例,学生可以快速熟悉案例设计理念。书中的软件相关功能解析部分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课堂实战演练和课后综合演练部分可以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历经千百年的古树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 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 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本书以60个单篇故事为结构,以中华大地从北到南的区域为脉络,将中国古树名木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娓娓道来。既有全世界独此一棵的的传奇,又有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帝王树”的故事。既有与一个家族守望800年的中国 古老的“柳杉王”,又有为抗日战争立下“军功”的1500年的古橿树,等等故事讲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象征。
历经千百年的古树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 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 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本书以60个单篇故事为结构,以中华大地从北到南的区域为脉络,将中国古树名木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娓娓道来。既有全世界独此一棵的的传奇,又有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帝王树”的故事。既有与一个家族守望800年的中国 古老的“柳杉王”,又有为抗日战争立下“军功”的1500年的古橿树,等等故事讲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象征。
《全民齐筑防灾长城》一书,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各地成功预报地质灾害的典型做法和宝贵经验。宣传和推广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深入持久地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扎实有效地避让地质灾害,意义重大而深远。 n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县(市)、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前兆和动态进行调查、巡查和简易监测,实现对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刘宝珺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省内主要的活动构造有50余条。这些主要的活动构造控制了青海省中强地震的发育,严重影响了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如1990年共和7.0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的8.1级地震,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2006年玉树5.6、5.4级地震群等。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我省强震频发,如2008年、2009年大柴旦地区发生了两次6级地震序列,2009年治多地区和唐古拉山地区连续发生9次5级以上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震,2016年门源发生6.4级地震和杂多6.2级地震,这些地震不同程度的造成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这些地震可能是整个青藏块体变形的响应,因此对青海省内地震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性的研究已迫在眉睫。作者在青海省工作近20年,对14条主要断裂有过研究工作,分别日月山断裂,拉脊山南、北缘断裂,鄂拉山断裂,宗务隆山断裂,玛多-甘
本丛书根据迄今践行的实际情况,在大致统一编辑规范的基础上,将书稿划分为5种体例: 1.口述自传以人称主述,由访问者协助整理。 2.人物访谈录以问答对话方式成文。 3.自述由亲历者笔述成文。 4.专题访谈录以重大事件、成果、学科、机构等为主题。做群体访谈。 5.旧籍整理选择符合本丛书宗旨的外已有文本重新编译出版。 形式服务于内容,还可视实际需要而增加其他体例。受访者与访问整理者,同为口述史成品的作者。忆述内容应以亲历者的科学生涯和有关活动为主线展开,强调以人带史,以事系史,忆述那些自己亲历亲闻的重要人物、机构和事件,努力挖掘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鲜活细节。 书中开辟“背景资料”栏,列入相关文献,尤其注重未经披露的史料,同时还要求受访者提供有历史价值的图片。这些既是为了有助于
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同时,在中国管理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有突出成就。《BR》1958年,他参加了我国 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的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他见证了我国航空航天和力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在叶开沅先生的指导下,他进入了力学的20世纪前沿领域:板壳非线性理论的研究。首先,创立了优美的修正迭代法,解决了扁球壳非线性稳定世界难题。接着,又解决了波纹圆板非线性弯曲世界难题。此外,还对厚板壳弯曲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攻克了石油化工机械、桥梁工程设计中的世界难题。研究的路越走越远。他同时担任大学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在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许多深入研究和令人感动的故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