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是一种信仰;发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熟知爱迪生,我们熟知达 芬奇,我们又有谁知道他 一位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巨匠,一位能与达 芬奇齐名的天才 特斯拉 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尼古拉 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却深藏功与名:曾十一次被授予诺贝尔奖,九次让贤,二次拒领。直至今日,他的一系列发明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改变着人们对当下世界的认知。 《特斯拉自传》是尼古拉 特斯拉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 《特斯拉自传》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
20世纪*伟大的航空航天科学家,美国*枚 国家科学勋章 的获得者,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 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冯卡门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是著名科学家、 中国火箭之父 钱学森先生的导师,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等也都是冯卡门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亲传弟子。本书是冯卡门的传记,主要由他本人口述,并由《华盛顿晚邮报》科学新闻记者李埃德森执笔编撰完成。本书共44章,生动描绘了冯卡门自童年至去世的精彩传奇的一生。
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苏州在新世纪之初率先向世人,向无限延伸的历史时空交出的一份答卷。一位名冠全球的智慧老人,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经验,把凝聚自已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封笔之作留给了故乡。苏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生命,并以建筑艺术的方式,完美拉近了他与故乡苏州之间业己逝远了的时间距离。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创新理念、他的卓越智慧,将伴随这座精美的传世之作,永远留在故乡,留在故乡人民心中。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由徐宁、倪晓英所著,《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供读者阅读学习。
太沙基(Karl Terzaghi, 1883 1963)是现代土力学的创始人, 土力学之父 ,他的杰出不单在于奠定了土力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更在于他这个人,他对工程、理论、实践的态度,以及他传奇的经历。 本书作者理查德 古德曼经过五年的研究,阅读和翻译了 82 卷太沙基的日记,采访了太沙基的亲朋好友,并阅读了15000封信件、大量的文章、出版物以及报告之后,创作了这部关于太沙基的传记。从太沙基留下的文件与信件中,作者见微知著,如同抽丝剥茧一般,去探索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的人生观。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 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
与自由女神像齐名、被誉为工业时代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布鲁克林大桥,是近现代造桥业的转折点,更是美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这座当时全世界长的跨海大桥,彻底缩短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的距离,大大促进了城市发展与经济繁荣,是19世纪人类进步的伟大象征之一。然而,与其历史地位相比,布鲁克林大桥的建造者 华盛顿 罗布林却被人彻底遗忘了。 作家艾丽卡 瓦格纳历时20余年,追踪布鲁克林大桥总工程师华盛顿 罗布林近百年人生轨迹,为我们真实还原了他不为人知的一生。他是美国桥梁工程师,几近失明、瘫痪,以惊人的忍耐力、创造力与热情造起了以当时技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全钢制大桥,此后所有桥梁工程都采用此类技术;他参加过南北战争,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为北军获胜做出了巨大贡献,改变了美国历史;在身体奇迹般好转后,与亲人一
《核动力道路上的垦荒牛:彭士禄传》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宣传科技人物提供手资料和原始素材。
本书以我国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人生旅途为主线,讲述了孙家栋的传奇人生和成功经历,浓缩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闪光轨迹,体现了老一代航天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
王守觉(1925-),江苏省苏州市人,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学家、信息科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来,为我国半导体电子学、人工智能及信息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传记以时间为脉络,将传主的生平分十章记叙,即家世与家风、曲折求学路、初展创新才华、服务国防科技、开拓集成电路领域、研制多元逻辑电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创建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研究生培养与学会工作、科学合作。*至第五章的内容,基于已有的传记和报道,同时使用了同济大学档案馆、上海档案馆、中科院档案馆的的档案资料,以及大量访谈资料,这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传主求学和科研工作前期的学术成长经历和研究特点。第六、七、八章,首次详细梳理了传主近
本书以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事业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王希季的人生旅途为主线,展现了王希季为国家富强、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刻苦发奋、坚忍不拔、勇于探索、赤诚奉献的智慧和品格。
李敏华院士世杰的固体力学家,我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1945年和1948年分别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路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1952~1954年在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任研究教援1954年回到祖国;195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1956年转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力求研究所。她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为中国塑性力学和扭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航空事业需求转入疲劳研究后,李敏华得出了应变协调在低周疲劳中起主要作用、超载可增加疲劳寿命以及超载滑移带发展有阻碍作用的结论。
《配电网调控实用技术问答》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编写,旨在提高各级调控系统人员配电网调度运行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本书包含配电网基础知识、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配电网方式计划管理、配电网运行操作、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配置、故障处置、配网抢修指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发展趋势十章,每章又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两大部分。 本书是2016年配电网调控专业调考用书,可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各级调控机构配电网调控运行和管理专业人员学习、培训的参考资料。
尼古拉特斯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场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电气革命的一位主要开创者。他的发明、专利和理论工作奠定了现代交流电的基础,并为无线电和电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就像他的竞争对手托马斯爱迪生,特斯拉是美国早一批明星科学家之一,频繁出入于纽约上层社会,用自己的电气演示令马克吐温之辈叹为观止。作为一名精明的自我推销者和颇具天赋的表演家,他把自己的公共形象打造成了一位个性古怪的天才。甚至在他穷困潦倒的人生晚期,他仍吸引了不少记者参加自己的生日发布会,并通过声称发明了一种能把敌人飞机打下来的粒子束武器让他们兴奋不已。 之前的特斯拉传记多以赞颂为主。本书则力求在褒贬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恰当拼凑出特斯拉的一生,让其惊人的崛起(1884—1894)与同样惊人的陨落(1895—1905)都说得通。之前的传记大多关
《汽车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主要内容简介: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汽车工业也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生产涉及到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人体工效学和职业紧张等职业有害性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点多、面广。与其他发达汽车生产国家相比,我国在汽车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健康危害评价、危害关键点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技术方面,尚存在一定差异。张敏编著的《汽车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采用国际领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理论,应用笔者多年现场工作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的创建和自律防治模式(CISCODmodeI)”,提出了不同岗位职业危害的分析和控制技术。推广和应用《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