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 文化,建设大运河 文化公园。本书反映大运河天人合一、因势利导的治水理念和我国古代先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河工智慧,折射出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世界文明 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文化意义与科普价值。本书选取大运河历史上的21位人物,按照年代顺序,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这些英雄人物为大运河作出的贡献,为运河人物立传。 时间跨度从春秋到清代,既有运河的开凿者、维护者,也有运河的管理者、使用者,分别为夫差、魏惠王、刘濞、曹操、陈登、贺循、谢安、隋炀帝、齐浣、姜师度、刘晏、沈括、郭守敬、陈瑄、潘季驯、宋礼、白英、靳辅、陈潢、康熙、乾隆,根据其对大运河的贡献,每个人物字数5000字至15000字不等,再配以百余幅大运河的精美照片,以及古图,图文并茂,以增加图书的可
本套装 是 关于精英成长故事的书籍。涵盖了以职场、官场、商业、投资为主的四大类主题,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历经浮沉的经验总结。 《张居正评传》 本书追溯到张居正的幼年,详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出生平凡,后身居高位改变历史的政治家。 张居正对明朝后期颓废的历史局势的扭转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受命于朝廷败落之际,但以非凡的智慧和魄力,让大明的衰落足足延迟了半个世纪。对于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近代思想和制度,张居正无疑是一个刽子手,但是他通过整捯超纲、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让明朝重现生机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左宗棠全传》 本书重溯历史,讲述了晚清名将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他只得隐居乡下,专注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初入官场已经四十岁,后竟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
该书拟收录具有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名家书札尺牍,形成系列。本系列图书均以高精度图片高清印刷,并附有书札释文和研究性导读,以期在知识性和艺术性上都能令读者耳目一新。 本书收录晚清、民国以来 学人、艺术家手札共一百通,信札作者包括林纾、钱松、俞樾、罗振玉、王懿荣、徐世昌、陈寅恪、张裕钊、谭泽闿等人。信札内容多为对学术、艺术的讨论,对时事的观点,亦有亲友之间的关怀问候。这批信札(图片)大多为 出版,内容书法俱佳,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亦具备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主要介绍了序厅和七个展厅,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 两弹一星 元勋郭永怀的一生,从早年留学国外,致力于声障研究,开创PLK工作法,到回国后,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研制中做出重要贡献,直至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缅怀郭永怀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学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追求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并深刻体会到郭先生在探索科学道路上的远见卓识和呕心沥血,进而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科研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大无畏精神。
过去30年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被越来越多的卷入到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艺术生产中,那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艺术展会、跨国工作室和远程艺术贸易正以新的速度和尺度重新整合全球艺术资源。艺术史家或评论家只能分散的描述活跃在跨国空间中的艺术家个体,难以形成整一的艺术是叙事。 《影响我们时代的100位新锐艺术家》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致力于成为一部对当代艺术新走向有所预见的指南,揭晓那些即将决定人类美学未来的人物;另一方面,它又有意识地不加入作者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口述史的形式,让艺术家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作品,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线索,去了解他们所采取的方法。 《影响我们时代的100位新锐艺术家》虽不是是严格的艺术史写作,但其口述实录和作品著录,却为当代艺术史提供了原材料
读中国名人传记收获经验和智慧,看华夏伟人传奇激励勇气和斗志。名人在未获得巨大成功之前都只是个普通人,追寻名人成长奋斗的足迹,能使我们真切地感悟他们成才、成功的秘诀! 你可以欣赏 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英雄伟人,探索一生、创造无限的科技精英,文采斐然、妙笔生花的文化巨擘,叩问生命、润泽心灵的思想大哲…… 你可以学习 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博大胸怀,军事家的韬略智谋、指挥驾驭,艺术家的激情创造、灵感飞扬,宗教领袖的独特理念、献身精神,科学家的坚持真理、不懈探索…… 你可以发现 伟大人物的成功之路虽有干条万条,但他们却拥有共同的秘诀:远大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敏锐的目光和果敢的行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成功之路,从这里起步……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9》是郭沫若纪念馆连续编撰的 0部郭沫若研究学术年鉴。该卷通过“研究综述”“特别推介”“新刊佚文”“论文选编”“学术争鸣”“观点摘编”“硕博论文”等栏目,全面展示2019年在文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各个领域中富有深度和创新性的郭沫若研究成果。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个性斐然、魅力超群的作家、剧作家、导演,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剧本)、十九部电影等,是法国高中生读得 多的作家之一。 杜拉斯1914年生于印度 西贡西北部的嘉定,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十九岁定居巴黎前,一直生活在印度 ,这段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写作的源泉。她无时无刻不在写作。《情人》获1984年龚古尔奖,畅销 ,让她蜚声 文坛;她还被称为先锋派和新小说派作家。她在戏剧和电影方面成就卓著,导演的电影《印度之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本书的目的在于将无数个不一样的杜拉斯汇聚在一起,彼此观照,揭示了一个如此喜欢躲避的传奇作家的真相。作者想要照亮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区域,那是杜拉斯用自己的天赋一手 制的:童年结束时和那个中国男人的
《陈宝琛年谱长编》较全面、客观地纪录谱主一生完整的生平、思想与活动。本书取材资料丰富、全面。有许多是从尘封已久的旧报刊、旧档案中辑录出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内容丰富,真实可信。作者对谱主的研究,立论客观,实事求是。陈宝琛是晚清 官员和学者,是清流派官员的代表。书稿一是让人们得以清晰地认识陈宝琛活动和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二是展现陈宝琛活动和思想发展进程的历史情境,从这种历史情境中来 地认识廖世承的教育活动和思想;三是让人们从陈宝琛这个典型的案例中认识晚清清流官员的实践与思想发展的规律性。
从孔子、苏格拉底,到康德、笛卡尔,再到尼采、罗素、波伏娃,本书介绍了100余位哲学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将他们的生活与思考放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带我们走近这一位位青史留名的思考者,呈现了东西方哲学数千年的发展脉络。 透过本书精心挑选的画像、照片、插图、资料、手稿、信件,我们可以了解到哲学家如何思考其身处时代的种种现实问题,如何透过各自不同的面向来思考人生,最终为我们理解自身与当前世界提供宝贵的智慧,打开我们活出真实自我的种种可能。
这是一部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 活档案 。 2009年中国科协向国务院报送的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 报告受到高度重视,有关领导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十一个部委共同组织实施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于2010年正式启动。采集工程以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或虽不是两院院士,但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采集内容包括:口述资料,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实物资料,以及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截止到2013年底采集工程已经对超过300位老科学家进行了学术资料的采集工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在对采集工程成果整理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传记,
本书《青春之花绽放基层》 展现了近年来赴基层就业表现 的高校毕业生和指导教师典型,记录了当代就业工作者与高校毕业生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感人故事。希望本书能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充分发挥获奖者榜样示范效应,引导鼓励 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个性斐然、魅力超群的作家、剧作家、导演,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剧本)、十九部电影等,是法国高中生读得 多的作家之一。 杜拉斯1914年生于印度 西贡西北部的嘉定,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十九岁定居巴黎前,一直生活在印度 ,这段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写作的源泉。她无时无刻不在写作。《情人》获1984年龚古尔奖,畅销 ,让她蜚声 文坛;她还被称为先锋派和新小说派作家。她在戏剧和电影方面成就卓著,导演的电影《印度之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本书的目的在于将无数个不一样的杜拉斯汇聚在一起,彼此观照,揭示了一个如此喜欢躲避的传奇作家的真相。作者想要照亮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区域,那是杜拉斯用自己的天赋一手 制的:童年结束时和那个中国男人的
江山主编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向读者展示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主要介绍了序厅和七个展厅,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一生,从早年留学国外,致力于声障研究,开创PLK工作法,到回国后,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研制中做出重要贡献,直至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缅怀郭永怀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学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追求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并深刻体会到郭先生在探索科学道路上的远见卓识和呕心沥血,进而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科研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