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见。非仅凭恃其出众的才华和超卓的智能,更重要的是 妻以夫贵 的幸运。蒋宋的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外历*突出的一场政治婚姻,权力与财势的结盟,使蒋宋成了中华民国的化身,亦为西方人眼中的 风云伉俪 。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奥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她是一个 不世出 的政治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行事标准;她知道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重,却不忘袒护孔宋家族营私误国与外戚干政:她以爱心关照战争军人遗族与孤儿,自己亦乐享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 宋美龄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她不仅在历史的舞台上演戏,而且是 *女主角 。但是,过早逝去的绚烂年代和漫长的人生之旅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习仲勋同志多彩人生画卷中的 39 个典型事迹,生动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多个精彩瞬间,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冲锋在革命、建设、改革前沿的光辉形象。第 1 — 32 节叙述了习仲勋同志自少年时代起投身革命,在革命和建设中英勇奋斗的片断;第 33 — 39 节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邓小平等人指导下勇于破除思想藩篱冲锋在改革前沿,为探索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及相关改革而奔走、实践的光辉业绩。全书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突出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时期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史画卷,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来使这个画卷更加丰满生动。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 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他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少奇光辉战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他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他的名字永垂史册。 2008年,曾出版了《刘少奇画传》。今天,我们在前书基础上,增删修改了文字部分,重新调整了图片,以适应图书阅读习惯,因此对版面设计也做了相应调整,以《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刘少奇》为书名出版此书,同时还出版《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周恩来》和《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朱德》。本书图文并茂,编者精心
蒋介石作为曾经影响中国 20 世纪前半叶的政治家,由于两岸互动以及政治动因,长期以来戴着一层朦胧的面纱,以反面典型的形象出现在大陆的读者及几代人面前,以至大多数人对蒋介石的*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不毛之地的光头及那句随时随地都会说的 娘希皮 。他倾尽心力地使一盘散沙的军阀割据状态的中国归于统一、他带领他的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持久较量及由此造成惨重伤亡并*终胜利等功绩,被他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厚厚地蒙住了。他去台湾后与儿子蒋经国一道缔造的台湾的繁荣也过多地被他的白色恐怖统治所屏蔽。而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只要他活着, 光复大陆 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 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 同时对那些要求 台独 的人说: 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 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一致。他于 1975 年因心脏病
这是一部袁隆平画传。以画立传是袁老生前不曾有过的新形式。图书以画册的形式,精选袁隆平珍贵图片200余幅,包括照片、画像、手稿、信件等,以袁隆平一生扮演的各种角色为编写逻辑,分为学生、家庭一员、科学家、教师、社会活动家等专题,将每一个身份中袁隆平的经典影像,配以简洁准确的文字,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讲述袁隆平从生于忧患、艰难求学、逐渐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终成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历程,再现了袁隆平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辉煌人生。 本书把袁隆平的经历、成就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袁隆平的形象放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发展大背景上加以刻画,还原一个既有深度又温暖、亲切、立体的活生生的科学家形象,让读者直观了解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 和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的萌芽、生长和收获的过程,
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简称金大,诞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的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为姊妹大学。当时社会评价为 中国*好的教会大学 ,享有 江东之雄 、 钟山之英 之美誉。金大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分布于海内外,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使金大饮誉国内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优秀人才的输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以图片故事的形式,汇集了金陵大学早期的珍贵图片,以及部分毕业生们的人生故事。
《汪曾祺自述》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 自报家门 开卷在四方 随遇而安 认识和没有认识到的 。 文稿的编排顺应了作者的成长轨迹,他从年少在家乡高邮的童年趣事谈到自己少年时去云南读大学的经历,再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到个人创作。本文稿延续了汪老白描的写作手法。行文沉静自如、流畅如水。他将精练的语言纯熟地运用在文稿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精华,兼收并蓄,情感真实自然,温暖敦厚。无论是性情还是文风,都展现出了大家风范。 《汪曾祺画传》以时间为轴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汪曾祺的生平。作者为了尽可能地贴近人物,在写《汪曾祺画传》时专程拜访了汪曾祺的故乡高邮。让读者通过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对汪曾祺所经历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可以通过一张张带着记忆的老照片将读者引入一个个
《扬州八怪画传》共收录了清代扬州的八位画家,即:汪士慎、李印单、金农、黄慎、高翔、李方膺、郑板桥、罗聘的传纪小说、代表画作以及要关的评论文字。“八怪”原是当地的俗语,意指多样的怪异,原也并不坐实为八人,即便是划定为八人,各家的说法也互有出入,关键倒在于一种“怪异”的意趣在各位画家身上贯穿。
黄宾虹,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早年为贡生,酷画,任小官吏,后弃官参加反清活动,1907年逃亡上海,后任编辑、记者,并在昌明艺专、新华艺专、上海美专任教授, 1937年赴北平,任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来杭,历任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华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在他90寿辰时颁发荣誉奖,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浑厚的笔墨层次,表达他对山水自然丰富的视觉映象和内心感受,并达到蕴含力量而不粗疏、高雅文气而不纤柔的境地,具有浑厚华滋的个人特色。他的绘画创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著述宏丰。 这本小书是对黄宾虹人生和绘画的通俗演绎,包含着梳理老人生平的《黄宾虹年谱》和梳理老人绘画理念和笔墨特性的《虹庐画谈》的个人心得。黄宾虹的艺术理念
吴运铎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兵工事业的建设者、*代工人作家。本书讲述了吴运铎从 1917 年至 1991 年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对中国兵工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代创业兵工人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始终忠贞不渝地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情怀和奉献精神。
张艺谋说子怡是国际影坛上受认可的中国女演员。确实,从国内火速蹿红,到奥斯卡,戛纳的惊艳转身,短短几年。 名家提携,年少风光,绯闻不断,无论你是否喜欢,她当红,这是事实。太年轻的女子跳上太华丽的舞台,势必要承受来自各界的审视、赞美和批评。当然,这也是她要面对的戏剧人生,于她,如同一场势在必得的盛宴。 章子怡获奖记录: 1999年亚太地区电影CineAsia*新人奖 1999年12月9日美国影院协会明日之星奖 2000年11月22日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百花奖 *女主角奖 2000年12月国际年轻演员协会 *女演员奖 2000年度日本旬报*外国女演员奖 2000年度洛杉矾影评人协会 *女配角奖 2000年度提名台湾金马奖 *女主角奖 2001年1月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女配角奖 2001年2月28日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新人奖 2001年2月伊朗电影节 *女演员奖 2001年3月24日第十六届美国独立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的畅销书作家和作者,她以作品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她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引来强烈的争议,她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爱情契约”,被一部分人认为是爱情战胜世俗婚姻的明证,而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的看法。阅读本书不但可以了解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其成书背景,还可以引起读者对于家庭、婚姻、同性恋等多种社会问题的再思考。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的女作家和学者,具有哲学家、散文家、剧作家等多重身份,同时还是女权运动的先驱。波伏娃对世界的影响力来自两个方面:以女权运动先驱者的身份奉献了惊世骇俗的《第二性》;拒绝婚姻,选择不育,陪伴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终身。这两个方面声势过大,以至于让人们忽略了她又一重要的秉赋——极为迷人的写作能力。波伏娃带着一颗伟大的哲学
她高傲、特立独行,却受人追捧; 她另类、慵懒随性,却一呼百应; 她敢爱敢恨,每一场感情都惊世骇俗、轰轰烈烈,没有谁忍心责怪。 对庞大的菲迷群而言,王菲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因为没有人像她那样把音乐诠释得如此传情,让自己的歌成为自己生活独特的注解。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把王菲不寻常的经历呈现给你,带你走进她的音乐和内心世界。
《老子画传》描绘了老子一生的历程,无论是总角小儿,或是弱冠青年,还是花甲老人 形象都栩栩如生。为了呈现老子悟 道 过程中亦真亦幻、难以言说的文化风韵,郭德福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当代艺术的绘画语汇,让绘图更具艺术感染力。 尤为可贵的是,该书文、图作者合一。在撰写文稿时,郭德福吸收了《史记》特有的历史与逻辑结合、艺术与真实融合的笔法,全文生动易懂又不失韵味。文中用很大的篇幅描写老子的生活与交游,看似平淡,却微言大义,将老子 道法自然 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读者对茜茜的了解,主要是来自1950年拍摄的影片《茜茜公主》。这部影片在全世界产生过很大影响,它为茜茜构筑了一个固定的形象:一个纯情、美貌、可爱、幸福的年轻皇后。这是一部长期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却与历史上的茜茜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推出的《茜茜公主画传》努力想要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茜茜。 书中披露,在皇宫中的茜茜面临很多苦恼,她被要求学习高贵的社交语言、礼宾程式和奥地利历史;她与婆母因为孩子的管理权问题公开发生冲突,为此做艰难的抗争;她与皇帝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很短暂,因为他们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时有冲突,她的自由化倾向和反教权主义情绪以及对制宪国家的钟情,都同皇室的贵族统治思想针锋相对……书中刊载了多篇茜茜写作的诗歌体日记,真实表达了茜茜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