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子家叙论?史学方法导论?史记研究》集中了傅斯年的三部残稿。《史学方法导论》只余 史料论略 部分,举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史料的考证案例。《史记研究》是一部讲义,讨论了几个有关《史记》作者与篇章的专门问题。《战国子家叙论》是对战国时代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的考察。
三岛由纪夫不仅是优秀的小说家,他的戏剧创作成就也极高。其一生共留下五十余篇戏剧佳作。 本书收录三岛由纪夫三部戏剧珠玉之作 《萨德侯爵夫人》《鹿鸣馆》《早晨的杜鹃花》,其中后两部皆为国内新译作品。 《萨德侯爵夫人》获誉 战后戏剧史上的至高戏剧杰作 。主角为六位女性,分别代表贞淑、道德、神、肉欲、天真和民众。作品以描绘萨德侯爵夫人对入狱的萨德侯爵的等待与思念,以及萨德侯爵出狱后萨德侯爵夫人突然与之分手营造谜团,使萨德侯爵的多面立体形象浮出水面,意在探寻幽深的人性之本。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全书内容,无论是抒发人生感悟,还是阐述民主宪政,都言之凿凿,情致绵绵,充分体现了一代学人的思想情怀。
本书是以梁实秋、林语堂为代表的众多亲历者,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位极具争议性的文人 徐志摩、郁达夫、闻一多、林语堂生平片段的追忆。在众人多角度的回顾中,四位文人的人生轨迹、思想流变、人际交往等细节,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均为与这四位大家有过直接接触和生活的人,因此读起来真实可信,读者宛如进入历史现场一般。 本书的众多史料均为大陆所鲜见,如徐志摩与陆小曼、王庚、翁瑞午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真相,闻一多早年在美国留学的传奇经历,林语堂如何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等等。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国历史上除彼昨大帝一世外第二个拥有 大帝 称号的人,如果说彼得一世曾为俄国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口的话,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则绝对是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其统治期间,俄国的领土无论在南方或西方,都达到了它的天然边界。本书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展现了其成为帝皇的一生。
本书系《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丛书之一。记述了英雄黄继光的动人故事。黄继光同志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他顶着密集的机枪扫射,*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黄继光同志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 特级英雄 称号。
李光耀先生从曾祖父母和自己的童年时代开始回忆,上私塾、小学、中学,出国留学,回国后当律师,终于踏上政治道路,自己组建人民行动党,提出符合人民实际意愿的行动纲领,经过曲折的过程取得政权。他作为天才的领导人,率领新加坡人民勇往直前,化危机为转机,从而创造了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在里程碑一样的历史事件中(1954—1959反殖民统治;1960—1961人民行动党党内斗争与分裂;1963—1965新、马合并与分裂;1965独立建国;1965—1971经济蓬勃发展;1980至今领导权转移并继续发挥强势的影响力)作者不自觉地透露出成功领导者迥异于失败领导者的特质:智慧、支配力、自信、知识及活动力。该回忆录充分展示了李光耀先生的治国理念——精英主义、贤能制度、实用主义和亚洲价值,生动表现了他的一些治国之道,例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维护种族
本书写于吴清源先生七十岁引退之际。在本书中,吴清源回忆了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 新布局 、在十五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的动荡而充实的一生,语言平实,境界高迈。吴清源在回顾自己生平往事的同时,追忆了同时代伟大棋士的风采,并就围棋发展提出了独到而富远见的观点。
饶平如著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
带吴钩,仗宝剑,行天下,重然诺,轻死生,身手不凡的侠客;武功高超,追星赶月,走险千里, 叫得响,踢得开 的镖头;通十八般武艺,熟悉各种套路,精技击,懂暗器,带出大批武林高手的武师 武林豪杰精英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但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小说和武打影视,却给武林和武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的认识与真实的武林渐行渐远。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这些武林名人特点鲜明的习武生涯、成长过程、不凡事迹,可以帮助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武
他得到过,他也失去过, 但他就是从未放弃过 要认识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看他有多么光彩、多么辉煌,这些我们眼睛都可以看到,而他那背后的心酸、坚持和努力,所有那些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黄庭坚的人生,折射着北宋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他生于宋仁宗年间(1045年),逝于宋徽宗年间(1105年),其六十余年的人生正是北宋由繁盛至极走向贫弱衰亡的过程。他出生与成长的时期,正值北宋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他年少成名,举进士,入仕途,官至从五品;当北宋在变法失败、党争不息、内外交困中走向衰弱之时,他也蒙冤于党争之祸,遭受陷害、审问、牢狱、贬谪、流放和羁管,终至客死贬所宜州。他逝世后二十二年,宋王朝遭靖康之耻后败走江南,北宋灭亡,成为汉文化史上永远的伤痛。 本书以北宋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风尚为背景,讲述黄庭坚的生平故事和艺术成就,展开一幅生动丰富而跌宕起伏的人生图卷。「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黄庭坚一生坎坷,饱经忧患,却始终保持着文人的风骨,诗品、书品和人品、官品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奥利弗·萨克斯自传,也是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叙述的时间跨度从作者在牛津大学求学的青年时期,一直到罹患癌症的暮年时期。 在奥利弗·萨克斯异常丰富的一生中,他是受人尊敬的医者、科学家,是获奖无数的天之骄子,但也因同性恋取向被母亲斥为“令人憎恶”而困扰自卑大半生。他和卡车司机打成一片,和好莱坞巨星谈笑风生,和诗人奥登互为挚友,和诺奖获得者克里克、埃德尔曼情谊深厚。他曾对爱情感到无望,大半生过着独居生活,却在七十五岁高龄遇到一生挚爱……这是罕有人能及的生命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