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听说过这样一个英雄吗?他是一个小娃娃,本事却很大,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身上围着一条红绫,走起路来就像飞一样;发怒的时候,他能变成三头六臂。一般的神仙、妖怪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就连呼风唤雨的东海龙王也是他的手下败将。对了,他还跟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打了一架!没错,他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英雄哪吒。 哪吒生活在一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年代。从出生那天起,他就开始经历一个又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闹东海,斗龙王,大战妖怪石矶娘娘;跟着师父太乙真人学本领,还变成了莲花化身;后来,又跟着姜子牙东征,一路上打败了不少厉害的对手,立了很多战功。 当然,哪吒这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也因为顽皮而多次闯祸,让父母操了不少心。哪吒学到了哪些神奇的本领?他先后遇到了什么样的神
郭庆华编写的《大学中庸孝经(全本注音注释全文今译)》讲述了:《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它把“中庸”作为道德行为的优选标准,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优选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各说不一,以孔门后学所作一说较为合理。《孝经》主要论述封建孝道,宣传宗法思想,汉代将其列为七经之一。
本书精选《嫦娥奔月》《钻木取火》《仓造字》3个经典神话故事,采用彩色绘本的形式展示其生动的故事内容。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味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哲理,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冯聿飞编写的《老子(全本注音注释全文今译)》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尖锐、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活跃着许多思想流派,其中有些哲人,精通事理,练达人生,洞察祸福之机,深明成败之道,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分析和理解,认为只有远离现实社会,不受外物诱惑,才能维护和保全自己清白的品德、高洁的人格和纯朴的天性。就在这样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老子》一书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