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流行钢琴的演奏理论,下册为与上册所讲的演奏理论知识相应的练习曲集。 演奏理论由浅入深分为入门、初级、进阶、高级四个阶段。入门与初级阶段,主要讲扒谱和改编流行钢琴,也就是如何将听到的流行音乐在钢琴上巧妙地弹出来、弹好听;进阶阶段,在入门与初级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钢琴的演奏和即兴的各种方法和知识;高级阶段重点讲编配,引导读者如何以流行音乐创作者的角度去对音乐进行编配。本册旨在讲解流行钢琴的演奏与练习的方法,以及即兴、编配流行钢琴曲子的具体做法。其中作者还以专业且不失幽默的文笔穿插讲解了各种练习演奏中好用的小技巧。 下册内容是围绕上册的理论内容编写的各种练习曲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流行音乐常见和声连接练习 ,其中包括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各种和声连接、
视唱练耳自18世纪作为学科创立以来至今,已然成为学习音乐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我国音乐高考必考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本书针对视唱练耳音乐高考中的各个考点、题型以及练习方法,展开了为期90天的训练计划。 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笔者总结多年一线教学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深度剖析了我们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与考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视唱练耳考试每种题型都做了详细的解读并提供了实用的练习方法。 第二部分为90天的训练计划,由视唱练耳能力训练与模拟试题组成,每天一套。本书根据视唱练耳的知识点结构为能力训练设置了不同的训练类型,将90天分成了各个循序渐进的阶段进行训练;模拟试题则是按照与音乐高考题型完全一致的方法帮助考生检查视唱练耳能力、巩固训练成果,模拟试题中的每题都独立配套试题音频二维码,扫
《古典吉他考级作品集》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指定用书,由著名吉他演奏家、吉他考级高级考官殷飚老师编著。殷飚老师是著名吉他演奏家,另有多年参与地区及全国性吉他考级的评审工作。本书结合广大吉他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将八十余首中外经典作品逐级分类,适应对1~10级的古典吉他的考级所需,每一级别分练习曲、乐曲两个内容,让学习者同时在技巧和乐曲诠释两方面得到提升,每首乐曲都配有二维码,手机扫描即可聆听。本书对于吉他演奏教师而言,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还能够帮助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曲。对吉他学习者而言,本书所选曲目范围广,涵盖各种时期、风格的中外作品,能够满足不同演奏者的口味,由于作者本身丰富的经验,对考级的学生有极大助益。除考级外,也是一本吉他学习者
《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程》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为该学科教材的最后一本,也是该学科的最高级别。图书内容是在前1~8级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新增了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与现代乐理知识,直接对接音乐院校理论学科入学考试内容。视唱练耳方面也增添了多声部内容。本书编写专业,谱例、图例丰富,练耳部分谱例有对应音频。整本图书图文并茂,听读结合,极大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书作者杨晓是广东著名作曲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多次担任各类重要音乐赛事和项目评审专家,2004年被国家教育处和人事部授予 全国模范教师 称号。作者严格对照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要求编写,并增添了内容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
《小号考级作品集》是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所组织开办的社会艺术水平音乐等级考试的配套教材。本书共分为十个级别,每级逐步提高训练水准与演奏难度。第1至9级各编有2个调性的大小调音阶与琶音、6首练习曲、6首外国乐曲与1首中国乐曲。第10级编有扩展型大小调音阶与琶音6首,8首外国作品与2首中国作品。其中第1至3级为面对小号初学者的初级部分;第4至6级为中级部分;第7至8级为中高级部分;第9至10级为高级部分,在练习曲与乐曲的选择上比起同类型的书更注重贴合时代的发展,编入了若干近现代作曲家和风格的作品。本书作品囊括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再到近现代时期的众多作品。本书除考级外,也是一本小号学习者日常练习、积累演奏曲目量的绝佳选择。书中曲目均配备了演奏示范音频,扫码即听,方便读者欣赏与学习。举办
杨晓、黄勇编著的《乐理高考解题应试指导(2014年最新版)》共分十一章,包括了基本乐理的全部内容。每章含知识要点、解题指导、专题训练三部分。为了突出实用性,《乐理高考解题应试指导(2014年最新版)》在附录中特别选编了二十套综合训练、二十一套艺术院校招生考试乐理试题,并附有本书所有习题的参考答案。考虑到通用性,本书在知识要点和解题指导部分还特意安排了五线谱与简谱的对照。
本书分为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根据多年招生的经验,详细介绍了表演专业考试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初学者正确认识表演专业和演员这一职业的特点。第二部分作者积五十年之教学经验,细致解答了表演教学内容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基本技巧训练问答和学习创造人物问答,全面解析了中戏四年表演教学的流程和传统。教学理论问答中,作者针对具体问题,探讨了一些表演理论问题,主要面对刚从事表演教学不久的青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