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自古至今德语诗歌史中著名的诗作100首,以德汉对照形式呈现,所选诗人及作品既在德语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在中国读者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选诗作以编译者新译为主,少量旧译修订,体现了编译者本人的文学立场和诗歌趣味。每位诗人原则上仅选一首,少数杰出大诗人可选三至五首,也有民歌、民谣和无名氏作品亦选入;此外每首诗前有一段对诗人及其诗作的外汉双语简介,帮助读者概括性地了解诗人及作品。本书适用于德语学习者及爱好者,以及诗歌爱好者,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外语素质和个人修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精选了 280条常用的中国谚语,与意思相近的德文谚语对照呈现。中文谚语注有拼音、德文直译,有的列出了近义谚语,德文谚语注有中文释义。每条谚语皆配有充满创意巧思的幽默漫画,西方视角、中国元素、图解谚语,生动、直观、趣味无穷。正文以中国谚语音序排列,书后附有德文谚语音序索引,双语互查,实用方便。既可作为中外读者学习和查询谚语的教材和工具书,又可作为欣赏中国文化的课外读物,通过共情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
本书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精选18世纪前、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及当代五个不同历史时期中*代表性的德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原文,同时选取优秀的译文,辅以全面细致的评述文章,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德国各个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Robert Bosch Stiftung)与汉堡媒体学院(Hamburg MediaSchool)为加强中德之间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专门设立了“中德媒体使者”交流项目。从2008年起,德国博世基金开始从中德两国挑选媒体记者,从事3个月的交换互访活动。 由于媒体记者的话语权和敏锐性,这项活动对加深两国文化的了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书即是从项目启动以来至今所有记者的交流文章中加以甄选和加工集结而成。作者皆为德国知名媒体记者,如德国西南广播电台记者吴策、德国电视一台新闻编辑部王思婷、财经周报《欧元》记者麦丹妮、《金融时报》记者茹特·芬德等。
汉代之后,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政治、文化领域里长期独领风骚,占据了思想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而道、佛的兴盛,无疑构成了对这一至尊地位的挑战。理学前的儒学,多着眼于政治次序、社会组织结构的构建和社会成员间伦理道德的规范。而对于本体论相关的终极真理的追问,对先验思辩问题的探索。则在其矣注的视域之外。正是这种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使理学前的儒学在哲学的先验思辩领域里。难以与道、佛一争高下。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构建一套具有哲学先验思辩特性,能在本体论意义上对宇宙本质、社会政治和伦理次序以及个人的修身养性进行抽象诠释的新的儒家理论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晚唐、宋、明的儒家思想家们深刻意识到,赋予传统儒学更多的形而上的哲学诠释,以凸现儒学的先验思辩性,具有何等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这种政治现实
本书系“德语沙龙”系列丛书的第三本, 介绍了西门子、大众汽车、贝塔斯曼集团、汉莎航空公司等15个德国著名企业,介绍了这些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故事,还特别介绍了它们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每篇都包括德文原文、中文译文和词汇注释三部分,读者既可以增长知识,了解德国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专业词汇,还可以学到一些翻译知识。
《德语学习30周年精选——文学卷》(Dargestellte Welt 想象的世界)、《德语学习30周年精选——文化卷》(Konstruierte Welt 建构的世界)、《德语学习30周年精选——翻译卷》(Vermittelte Welt 交流的世界)、《德语学习30周年精选——初学卷》(Begegnete Welt 初会的世界)。 我们希望用这套丛书记录下这段有曲折也有辉煌的30年。遗憾的是,她的精彩无法完全体现在这区区四本书里面,由于受主题所限,很多优质的文章不得不被割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朝代,持续了近 300年。在这近三个世纪里,中国的经济、社会、艺术和文学达到了辉煌,中国的诗歌在唐代也达到了鼎盛,涌现出数千位杰出的诗人。唐代的诗歌,由于社会的开放多元,不仅题材丰富、生命力强,而且流派众多、语言新颖。 《唐诗选(汉德对照) /大中华文库》收录了166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涉及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多位代表性的诗人,内容囊括了送别、游宴、闺怨、边塞、山水田园诗等几乎所有的题材。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很伟大的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贵族大家庭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光彩夺目、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以其宏大精致的小说结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出色的语言艺术,被认可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很好。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作者曹雪芹性格傲岸、才华横溢,使这部小说的个性色彩十分浓厚。小说历经十年写成,八十回以后可惜未传,现存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红楼梦》成书后流传极广,版本极多,从成书伊始,它就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的文人学者去评论和研究它,并形成至今仍很活跃的一门专学――“红学”。 《红楼梦》从19世纪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红楼梦(共6册汉德对照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诗集,共收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二十余篇,语言俏奇瑰丽。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的《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的故事。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个性鲜明、深入民心的神话英雄,描写了许多浪漫瑰丽、极富感染力的神奇故事,同时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和进步的政治理想。《西游记》想象汪洋恣肆,情节奇妙有趣,结构宏伟而严谨,语言幽默诙谐,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 唐僧取经故事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已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等较为成型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西游记》正式成书于16世纪70年代,成书后流传更广,版本较多。从18世纪起就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于海外。
这本书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华体现。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部分是*关于《决定》的说明,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书为德文。
本书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显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本书为德文版。
一本堪称中国国情大全的视觉图书;一个通过地图、图形、图表和图片速读中国的资讯平台;一部集时代性、文献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国指南。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信息的关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本项目力求在继我社50多年前一本汇集全国力量、体现国家对外出版水平的大型画册《中国》之后,在新的历史阶段出版这套内容新、语种多、全方位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图形书,汇集近期新、最权威、最富分析价值、拥有总结意义的素材,以地图、图形、图表、图片和简约文字,让国际社会速读“美丽中国”。全书由历史概况、国土资源、华夏大地、中华文化、政治体制、中国与世界、国民经济、绿色家园、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篇章构成,中间穿插了美丽中国、中国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以及改革开放这五个专题。集年鉴、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