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略》为“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专著之一的《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本系列书籍从传统修身明德文化的角度,探寻节气文化的本源,校正被历史误解的修身养生治事时空坐标;将节气的天文、历法、农事、民俗、养生、文学等知识,与修身文化相结合,揭示节气文化的深层内涵,并给出可以致用的修身、养生、治事方法体系。本系列书籍的特点在于系统研究了修身明德文化与节气文化的关系,介绍了修身明德的基础理论,并详细讲解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修身实践理法,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明清瓷器识真》主要内容包括: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盘口瓶、明崇祯青花花鸟纹莲子罐、明隆庆青花松竹梅纹三是洗、清康熙青花五彩四妃十六子将军罐、清廉熙青花二龙戏珠纹炉、明弘治青花携琴访友人物三足炉、清廉熙青花五彩狮穿牡丹莲子罐、清廉熙青花山水人物纹风尾尊等。
本书结合共时功能分析与历时演变探讨等研究视角,借鉴西方语言学界前沿的增补化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话语标记”这一语言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全书在勾勒汉语话语标记典型个案语用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话语标记历时演变的来源形式、过程、机制和参数等理论问题,对汉语话语标记范畴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认识。
本辞典是一部关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专科通用大型辞书,主要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录30000余条中国姓氏,包括2000多种文献及部分人口普查与户籍资料中出现的汉姓、译姓和译姓演变的汉姓等。本辞典对这些姓氏的源起、发展演变、地理分布等进行多方面探讨,并列出相关姓氏的历史代表人物及相关姓氏研究的综述与论述。本辞典出版后将是一部有关中国姓氏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将是收录中国姓氏很多的大型通用工具书。
《民俗通书万年历》是一部兼具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历书,内容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根本,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民俗通书万年历》中语言通俗易懂,历表准确,能很好地服务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是近代中国人传统生活和经营理财的圭臬,也是民俗文化的精髓。
世界遗产西湖以致中和的哲学思想为美学标准,以阴柔美和阳刚美相结合的和谐、端庄、秀丽为主要特征,以历史人文为情感交流对象,集多种景观特色、多种视角欣赏的自由度极大的古代城市公共园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样式的珍贵遗存。作者长期从事西湖文化景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多年实践与思考写成此书,是一部有深度、有温度的西湖传记。全书分为十章。既有宏观观照,又有细致考辨;既有对历史的回溯,又有对现实的思考。
《容庚青铜器学》上编分十一章,章主要揭示《商周彝器通考》在青铜器着录史上的学术价值,并对其中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加以讨论。第二、三章主要是对《金石学》、《殷周青铜器通论》两部青铜器着作在容老青铜器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进行论定。第四到九章主要是对容老的青铜器研究成就进行总结,包括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分期与断代、铭文、花纹、辨伪以及鸟书研究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容老对其所论及的青铜器,均详细列举其形制、大小、花纹、铭文(包括释文、字数、行款、铸刻方式、部位)、同铭、同出、收藏、着录等信息,文字说明与器影相结合,为青铜器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为了便于学界利用这部分资料,我们编制了《 、 、 铜器着录对照表》,即第十章内容。第十一章主要是对王国维、罗福颐、容庚、刘雨等人所编的几种清代金
《明清瓷器识真》主要内容包括: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盘口瓶、明崇祯青花花鸟纹莲子罐、明隆庆青花松竹梅纹三是洗、清康熙青花五彩四妃十六子将军罐、清廉熙青花二龙戏珠纹炉、明弘治青花携琴访友人物三足炉、清廉熙青花五彩狮穿牡丹莲子罐、清廉熙青花山水人物纹风尾尊等。
《规矩:嫡传陈氏太极拳法秘要》共收集有关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短文50篇,根据行文所需配以拳法推手之拆解图像。 文章从拳架开始,至太极状态的神拳如何而来。从拳法而明白身体的阴阳与刚柔,公转与自传,动与不动,身体的协调可以达到如何的状态------。 从而解构打拳时真正的力来自怎样的“劲道”与“悟力”。 身体的结构调整可以怎样发挥效用。
《毛诗大序》是一篇极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古代经学史和文学史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毛诗大序》参与到后世文化重建的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 接受史研究:儒学文论进程与士大夫心灵变迁》在厘清汉代诗经学基本问题与经世致用旨趣的基础上,将重点考察了魏晋六朝的文人身份观念与汉代诗教之间的对抗性效应、唐宋文化变革论视野下孔颖达诗经学的范式意义、宋代儒学文论与“诗经宋学”的独特气质、郑樵诗经学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乐教文化底蕴、清初“诗史”论域中的“温柔敦厚”,以及朴学影响下的儒学文论的知识生产方式等问题。最后,重点考察了现代文学观念、现代诗经学观念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等问题与现代个人崛起、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及现代知识制度等方面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