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新华正版】中医临床丛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无 /2007-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作者缪希雍是明末著名的医药学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者常将平时临床治疗验案、临证用方用药体会随手记录,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后由弟子汇集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全书分述中风、寒、暑、疟、痢、脾胃、泻泄、虚弱、吐血、消渴等内科杂病证治,间及妇人、小儿、外科疾病证治,重点介绍了缪氏对这些病症的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从中提炼出对一些病症的规律性认识和治疗大法,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临证经验和体会。介绍常用中药的 炮炙大法 和 用药凡例 ,其中多为作者临证经验所得。全书有理、有法、有方、有案,要言不繁,切中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笔记体临证医学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当今中医各科临床医生的之书。 本次整理以明天启三年(1623)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

    • ¥9.15 ¥15 折扣:6.1折
    • 脾胃论(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0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靳国印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 ¥7.71 ¥12 折扣:6.4折
    • 难经
    •   ( 0 条评论 )
    • /2018-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6.75 ¥10 折扣:6.8折
    • 中医经典掌中宝 药性赋
    •   ( 1 条评论 )
    •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药性赋》在古代中医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内容包括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用药发明(总论用药大法);主治指掌(记90种常用药的功用和主治);用药须知:本草(分别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9部中主要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赋,便于习诵)。《药性赋》作为韵语歌诀类的中药著作,流传极广,近代以来被推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作为医学教育的发蒙教材,常仅选用“总赋”部分,当代亦常仅就“总赋”部分进行整理出版。编者认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清代已定型,无谓人为割裂,故仍选用通行本《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进行点校。

    • ¥7.56 ¥12 折扣:6.3折
    • 中医经典掌中宝 黄帝内经·素问
    •   ( 0 条评论 )
    • 佚名著 /2021-1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素问》与《灵枢》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

    • ¥9.75 ¥15 折扣:6.5折
    • 神农本草经
    •   ( 0 条评论 )
    • /2022-02-01/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已知早的中药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卷一为上经,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卷二为中经,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卷三为下经,载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本书以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为蓝本,以梁朝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柳长华及吴少祯主编《神农本草经》等为参考,仅留本经原文,编制字母索引,便于随手翻阅、查找。明显错字,径直修改,不再出注。

    • ¥7.96 ¥12 折扣:6.6折
    • 蒲辅周医案(第1辑)
    •   ( 0 条评论 )
    • /2005-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蒲辅周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本书是根据蒲辅周先生部分门诊和会诊的病案进行整理的。全书共四部分,力求反映蒲辅周先生治病的特点――特别强调辨证论治,治病务求其本和以胃气为本,并抓住季节气候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临床证候的分析综合这两个主要环节;立法用药上贯彻“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凝,温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伐”的原则,配方严谨,药味少、剂量小、价格廉、效果好。每个病案下的按语则体现了蒲辅周先生的具体治疗思路。

    • ¥8.69 ¥13 折扣:6.7折
    • 脾胃论(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0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靳国印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 ¥7.71 ¥12 折扣:6.4折
    • 脾胃论(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0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靳国印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 ¥7.73 ¥12 折扣:6.4折
    • 脾胃论
    •   ( 0 条评论 )
    • /2016-05-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 ¥6.6 ¥10 折扣:6.6折
    • 温热论 湿热论
    •   ( 0 条评论 )
    • 张志斌 著 /2010-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 (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

    • ¥4.62 ¥7 折扣:6.6折
    • 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 小儿药证
    •   ( 0 条评论 )
    • /2022-12-01/ 中医古籍
    • 内容简介 本书言简意赅,综观全书,其例当为每证后附方药、或咏或歌或吟,朗朗上口便于记诵。该辑佚稿大致可分为17个章节,其中小儿五脏胃口闭、曩痢霍乱、不食乳咳嗽、小儿水气、小儿诸疮肿、小儿二十四种疳气章、小儿风痫惊章、小儿邪杵惊陨章、小儿风热夜啼、小儿伤寒、小儿冷热不调和小儿万病失救章等13个章节进行了系统论述,每个章节不过百余字。范行准先生从 《医方类聚》 各证门中辑录出30条,其中包括15条论述辦证论治,15首药方歌快,编为一卷。

    • ¥6.39 ¥10 折扣:6.4折
    • 【新华正版】厘正按摩要术 清张振鋆 辑,张成博 中医生活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小儿按摩术 儿科推拿
    •   ( 1 条评论 )
    • 无 /2007-10-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厘正按摩要术》,又名《小儿按摩术》,清·张振鋆辑。本书是在明,周子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的基础上校订补辑而成。征引文献广博,增补内容丰富,编次条理明晰。 全书4卷。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叙述各种按摩手法及外治法28种;卷三取穴,介绍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取穴及手法图说29种;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证候及推拿法。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曾多次刊刻,极具临床实用价值。本次出版是以清光绪张氏述古斋医书刻本(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为便于读者学习,书前撰写导读。本书对从事中医推拿、中医儿科及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 ¥7.93 ¥13 折扣:6.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