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彭聃龄教授的普通心理学(第6版)为参考,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等十五章内容,每章由考点归纳、名师串讲、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课后思考题解析和本章重点知识小结五大部分组成。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紧扣考研大纲,结合权威教材,解析重点、难点;知识点与考试内容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依托一线教师,内容更有时效性。 本书可作为心理学考研学生、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和复习辅导用书,也可供心理学教师以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
本书是以《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版)为蓝本,综合吸纳了新的学习研究资料,并加入了最新的考研真题。专门针对教育学科类考研学生而精心编写的同步辅导书.全书共15章,每章由考点概述、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解答、考研真题汇编、强化训练及详解五个部分组成。本书可作为教育学考研学生、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和复习辅导用书,也可供教育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专门针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语(科目代码:203)的词汇用书,是明王道日语学院组织编写的经典教材。 本书主体部分共6 个单元,每个单元用时一周背完。其中,*、三、四、六天背诵带有例句的详解词,第二和第五天背诵汉语词或外来语,第七天做单元测验题。 考研日语共有四种题型:基础知识、阅读、日译汉和写作。前三种题型要求大家能够识别、理解、对译;*后的写作题则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完成日语表达,大家必须会写、会用所学词汇。因此,对于本书主体部分的单词,要求大家能够写出来、用起来。大家必须背诵和默写所有词条、例句,并至少识别所有关联词汇。 由于排版和篇幅限制,关联词没有给出注音和解释。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自查这些关联词。当然,为了节省大家时间,本书将提供含有关联词注解的电子版。注解里会写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以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为主,参考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其他教材。其基本框架分为本章重点、本章精讲、历年真题和典型题精练几部分。 本书尤其注重学习实践环节,书中含有大量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知识点,每道模拟练习题均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题型及难度与真题相仿。同时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各高校的考研真题,力求全真模拟实战演练,切实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本书适合使用该教材的教师与学生的同步辅导书,也适合中国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参考书。
内含2015-2014历年真题及其答案详解
本书以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以朱维之先生主编的 《外国文学史》(第五版)内容为主,参考了外国文学的其他教材,其基本框架分为 知识导图、名词解释、知识点精析、课后习题精解、巩固练习、考研真题精粹几部分。本书尤其注重学习实践环节,书中含有大量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知识点,每道模拟练习题均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题型及难度与真题相仿。同时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各高校的考研真题,力求全真模拟实战演练,切实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到底该怎么读研?如何做好科研?如何通过同行评议来提升论文的质量?如何能够更好地回复评审提出的问题?怎样排解心理压力?相信这些都是在读研究生所关心的问题。针对在读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特别写作本书。 全书共30 篇,旨在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完整了解读研生涯的每个细节,更好地完成学业,不荒废科研生涯,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本书在后提供了多个附录,包含实用论文工具、实用代码工具、专业画图工具、期刊和会议推荐,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 本书适合在读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想了解研究生学习,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人群阅读。
本书分试题部分和参考答案及解析两大部分 试题部分涵盖2015-202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试卷和2024年333教育综合真题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包括2015-2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真题汇编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及2024年333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书是配套 《 遗传学 》( 高教 3 版 ) 的学习辅导书 , 全书每章基本框架为考点综述 、 名师串讲 、 名词术语解释 、 经典考题汇编和课后习题全解 。 本书专为生物及相关专业本科生 、 研究生和教学人员编写 , 以 《 遗传学 》 为基础 , 帮助读者把握学习要点 , 对重点 、 难点展开讲解 , 并提供丰富习题及详细答案 , 供读者参考 。 本书可供综合大学 、 师范院校及农 、 林院校的生物相关专业 、 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学习 遗传 学课程及应对各种考试使用棳也可供教师参考使用 。
本书是专门为教育学科类考研学生精心编写的同步辅导书,以 《 外国教育史教程 》 (人教版) 为蓝本。编排上,依据教材章节顺序安排内容,全书共26章,每章由 考点概述 章节精讲 课后习题解答 考研真题汇编 强化训练及详解 等五大部分组成。内容上,注重联系实际,紧跟时代发展,保证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学专业考研学生、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和复习辅导用书,也可供教育学教师以及教育史学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