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是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对于高等学校理工课类大学物理课程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是编写课程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本次《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保持2010年版的课程内容的逻辑完整性;在保证总学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当优化经典物理内容,加强近代和现代物理内容的教学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需求,通过增设专题模块和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衔接。 本次《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完善和补充的基本原则是,保持2010年版的基本内容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分层次实验教学要求、基本学时要求和科学素养要求不变。为便于各高校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以及结
顾秋洁、谭爱国、孙浩主编的这本《数字电子技 术实验与仿真》是高等院校本科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 实验教材。全书分为四章,内容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实 验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实验以及数字电子技术软件仿真实验。附录 介绍了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常用集成芯片引脚图。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 医疗器械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 课程设计、电子设计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的实践教材. 同时可供从事电子工程设计和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参 考。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本书是与《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基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甘永立主编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习题试题集(第7版)》以《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并采用我国近期发布的新的公差国标来编写和命题。命题内容对各种版本的公差基本教材都适用。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思考题和习题,密切配合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基本教材各章课外作业和复习的需要。第二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题,由8所高等院校的12份试卷组成,各份试卷实行规范化命题,供考试时选择使用。本书还编写了*部分的习题和第二部分的试题的简要答案,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
本着这一宗旨,编者力求指导书具有下列特色: 1.加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的有机联系。不仅形式上以一本《岩石学实验指导书》代替1989—1990年间该校出版的《岩浆岩石学实验指导书》、《沉积岩石学实习指导书》和《变质岩石学实习指导书》三本实验指导书,而且在研究三大岩类岩相学共性及差异、分析原三本指导书内容的基础上,专门用一章统一论述岩石观察描述方法和步骤,改变了三大岩类各讲一套的状况,有效地将三大岩类实验内容融为一体。 2.将实验课与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更好地相结合。一方面,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岩石学》中部分讲课内容放在实验课中结合实验材料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从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中补充部分实验材料,包括:大冶铁山的石英闪长岩,北戴河的斑状正长岩、正长斑岩、辉绿岩,
本书为测量学的实验指导托,全书共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测量学的实验须知,第二部分 按照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列出了22个实验项目,介绍r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要求等,其中还介绍了*的先进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本书可用作土建类专业师生的测量学实验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工作的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丛书:材料力学教学实验(第3版)》是在同济大学原材料力学教研室于1994年编写的《材料力学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经几次修改而成。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绪论、基本实验(10个实验)、附录、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丛书:材料力学教学实验(第3版)》可作为高等工科学校土建、机械、水利、航空、造船、动力、采矿和电机等专业材料力学的实验课教材。
《消防联动系统安装与运行(职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教材)》由曾平主编,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操控、消防通信与消防广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及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隔离系统等。每个单元先对系统的组成、关键设施及作用进行详细介绍,然后重点讲述各种设备的安装方法和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使建筑消防联动系统的理论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图文并茂、内容实用。《消防联动系统安装与运行(职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教材)》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消防联动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安装运行技能。
本教材共分9章:章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思维基础、第2章计算机中信息表示、第3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第4章互联网与物联网、第5章计算机新技术、第6章计算机求解问题基础、第7章人工智能概述、第8章搜索与博弈和第9章机器学习。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只简述了必要的模拟电路的知识。全书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门电路与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常用组合逻辑器件、触发器的基本理论、时序逻辑电路、常用时序逻辑器件和脉冲的产生与变换,共8章。各章*后均附有学习指导和习题,以便于课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数字电路教学的需要,在附录中引入了必要的半导体器件,扼要地介绍了相关的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适用于各类远程、函授和夜大等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电子技术课程,也可作为渴望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自学者的指导书。
《 十三五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电工基本常识及技能》章介绍电工基础知识、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简介。第二章介绍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保护接地和接零、雷电与静电预防、家庭安全用电及火灾防护、触电及急救等安全用电知识的内容。第三章介绍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常用的电工仪表及其使用方法等。第四章介绍电工常用工具及使用、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等。第五章介绍电工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材料及实验板布置、实验元件的安装和连接方法、三相和单相配电电路的综合安装等实践性内容。
本教材既可作为工科类各专业学生的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又可供学生开设综合、设计实验时阅读,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测定有关力学量时参考。本教材主要介绍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常做实验。篇为理论力学实验,若全做,约需8学时;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基本实验,大约需6~8学时;第三篇为选做实验,为提高性、设计性的实验。 本教材符合工科类工程力学教学基本要求,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与目前课程课时相一致。在实验方法以及有关力学量符号方面尽可能贯彻*的国家标准。每一个实验的编排分为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四部分。提出的实验目的清楚、明确;介绍实验设备时尽量包含现用的仪器、设备,既介绍了目前仍沿用的老设备,又介绍了较先进的电子仪器和设备;实验原理介绍简明扼要;实验步骤安排
建筑的质量不仅来自于好的、创造性的设计,而且和建造的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建筑来说,从张设计草图到后的结构和表面设计,质量都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招标是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桥梁,界定了项目的要求。相关的承包人通过标书条款熟悉项目的细节,然后提交一份描述工作进展的标书,之后这份标书就会成为合同和实际建筑任务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建设开始前后一个设计阶段的标书条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组成部分。所以它的概念必须具有像设计或工作计划一样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学生和专业设计师的职业经验比较少,所以他们需要经过认真组织的、实用的、关于招投标类型、过程和单项服务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完成份标书。本书从这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开始,简单易懂地介绍和解释了整个过程。 首先,它描述了如何
本项目为盘配书项目,为方便读者查询、检索采取DVD-ROM为载体的形式出版,配套图书辅助使用。光盘内容与纸质图书内容一致,附加查询、检索、书签等功能,对涉及配电网工程管理的各级单位在初设审查、设计变更、评价考核多个环节中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有利于配电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相关制度,掌握工作流程,提高配电网工程设计技经管理标准化水平。 目录 *章 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 管理组织关系 二、 职责分工 三、设计管理工作流程 第二章 初设评审 一、基本要求 二、职责分工 三、工作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设计变更 一、 基本要求 二、 管理流程 三、设计变更审批流程 第四章 技经管理 一、基本要求 二、职责分工 三、 工作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 评价机制 一、设计评选 二、考核评价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实验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常用元件器件及测量方法、课程设计实例、Multisim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常用仪器设备的简介与使用。此外,附录部分提供了常用元器件功能及引脚简介。本书突出了电子技术实践环节的特点,按照课程设计实践规律分章有序排列。设计题目由浅人深、难易适中,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注重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与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配套“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思考题与习题及补充习题的详细解答;第二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实验指导的基本知识,讲述了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非机械类专业面向21世纪的系列改革教材《机械基础实验教程》的配套使用教材。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包含了约60个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传感与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基本内容、实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本书力求在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机电一体化结合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传统实验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的有机结合,单一实验内容与多种知识相结合,传统测量与现代测量相结合,机电测试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本书具有相对完整、系统的机械基础实验内容,由不同层次模块构成。各专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实验内容。
本书从声学基本原理入手,系统分析了汽车整体和发动机噪声的产生、传播、测试方法和控制技术。 本书的特点在于系统、全面地对汽车整体和发动机的设计研究、汽车的使用和维护及交通噪声的形成和控制等各方面都予了充分的论述,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该书可供从事汽车、发动机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是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工程材料》教材第2版的配套教材。按教材章节顺序编写,习题紧扣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覆盖面,难易程度,具有通用性、典型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材料》教材各章的主要内容、教学基本要求、重点难点、习题及解答。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等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的辅助教材,亦可作为相关学科以及机械设计、材料加工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及考研学生的复习资料。
本书是配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编写的教学辅导用书。全书主要内容分为13章,每章都给出了该章的重点内容提要;列举出大量常考题型范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其中大部分例题还对解题要点进行了评注;同时配备了大量多种多样的习题供练习;后提供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并附上了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该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理工科专业32位或16们微型计算机原理朦胧主尖用课程的教学辅导书。
本书对涉及船舶操纵性预报和港航操纵运动仿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详细地介绍了涉及仿真数模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完整的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计算模型和其仿真实现。 全书共九章,内容包括船舶操纵性仿真预报、?ANN?及其非线性映射机理分析、船舶操纵性神经网络计算、港航操纵运动仿真一般论述、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港航操纵运动仿真环境的建立、港航操纵运动仿真系统的通信设计等。 本书适合船舶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
《环境监测实验》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主编)的配套实验教材。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介绍环境监测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的教学地位和作用,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以及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介绍;第二部分为基础实验,共包括30个实验,从水、气、固体废物、土壤、噪声、振动到光污染的基本项目监测;第三部分为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共7个实验,作为拓展实验或大型实验的参考,为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实践能力以及组织和配合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设置,可供各校选择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环境监测实验》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及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专业及环保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