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工作指南》是一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指导策划、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组织编撰,并邀请全国博物馆行业专家审读核定的博物馆实用工作手册。本指南包括五方面内容,即博物馆入门、博物馆筹建、博物馆运营、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发展、博物馆案例,共63篇文章,另有书后参考文献和附录4篇。且随文配有彩色插图和各种表格,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书中所述内容切合博物馆实际工作的需要,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一书由辽宁省博物馆组织编写。全书分“回忆与怀念”“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技术”“博物馆工作与研究”“史料与研究”六个栏目。书中文章由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工作在文博一线的同仁撰写,主要为以辽宁地区为主的考古新发现及研究、出土文物研究、传世文物鉴赏、博物馆学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性论文。文章发表的新材料、阐述的新见解、提出的新问题,供业内人士和历史、文物爱好者探讨研究。 本书适合文博工作者、大专院校文博专业师生及业余文物爱好者参阅。
2023年是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十周年,也是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少儿服务飞速发展的十年。广州图书馆作为广州市“图书馆之城”的中心图书馆,在如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点,理应对近十年少儿阅读服务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总结并做出科学审视。该书从政策和立法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三方面梳理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十年以来,与业界相关的基本环境、条件;从服务理念发展、服务人群发展、服务空间发展、服务实施发展、服务体系发展、未来发展走向等方面分析少儿服务发展变化以及方向;通过对广州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读者故事的汇总,展示广州图书馆少儿服务事业的成就,并为其他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发展提供借鉴,对未来的服务发展提出前瞻性规划,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该书意在与业界同仁探讨互鉴,共同推
本书从党的建设、藏品管理、陈列展览、文物保护修复、信息化建设等十个方面,系统展现了2014—2024年广西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全书内容翔实,表述生动,图文并茂,多角度总结了广西博物馆近十年文博工作的经验和成就,是广西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记载。
《长江档案》(全十册)收录了1929年1月至1948年8月在南京、重庆出版的长江流域水利的系列刊物,设有法令、法规、论著及译述、报告、计划、工程、调查勒测等栏目,并附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地图。这些档案文献以大量篇幅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水文、水电开发、水利工程、泥沙、航道等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当时长江水利的测勘与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长江流域的变迁及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书为该系列第8册,收录第一卷第四期至第二卷第二期期刊内容。
本书系安徽博物院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安徽博物院藏1912年以前古籍数据一万余条,每条数据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内容丰富。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收录文章近百篇,成书两册。
创刊号是刊物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内容一般都比较讲究。创刊时多请社会名流等题字、题写贺词,各种手迹汇集,设计精美。创刊号的创刊词、致读者等信息,反映了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创刊号数量少,有些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其创刊号更成为了孤本。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刊号,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市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一百多年的建馆历史,所收藏的报刊创刊号,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品相上都是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首都图书收藏有民国报刊近3000种,其中期刊创刊号860余种,以政治、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综合、艺术、历史地理等居多。 书稿依托首图丰富的馆藏资源,精选首都图书馆民国时期创刊号300余种,主要以图录的形式,加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向广大读者介绍馆藏创刊号精品,兼具资料性、鉴
创刊号是刊物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内容一般都比较讲究。创刊时多请社会名流等题字、题写贺词,各种手迹汇集,设计精美。创刊号的创刊词、致读者等信息,反映了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创刊号数量少,有些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其创刊号更成为了孤本。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刊号,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市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一百多年的建馆历史,所收藏的报刊创刊号,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品相上都是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首都图书收藏有民国报刊近3000种,其中期刊创刊号860余种,以政治、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综合、艺术、历史地理等居多。 书稿依托首图丰富的馆藏资源,精选首都图书馆民国时期创刊号300余种,主要以图录的形式,加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向广大读者介绍馆藏创刊号精品,兼具资料性、鉴
创刊号是刊物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内容一般都比较讲究。创刊时多请社会名流等题字、题写贺词,各种手迹汇集,设计精美。创刊号的创刊词、致读者等信息,反映了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创刊号数量少,有些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其创刊号更成为了孤本。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刊号,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市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一百多年的建馆历史,所收藏的报刊创刊号,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品相上都是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首都图书收藏有民国报刊近3000种,其中期刊创刊号860余种,以政治、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综合、艺术、历史地理等居多。 书稿依托首图丰富的馆藏资源,精选首都图书馆民国时期创刊号300余种,主要以图录的形式,加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向广大读者介绍馆藏创刊号精品,兼具资料性、鉴
创刊号是刊物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内容一般都比较讲究。创刊时多请社会名流等题字、题写贺词,各种手迹汇集,设计精美。创刊号的创刊词、致读者等信息,反映了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创刊号数量少,有些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其创刊号更成为了孤本。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刊号,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市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一百多年的建馆历史,所收藏的报刊创刊号,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品相上都是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首都图书收藏有民国报刊近3000种,其中期刊创刊号860余种,以政治、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综合、艺术、历史地理等居多。 书稿依托首图丰富的馆藏资源,精选首都图书馆民国时期创刊号300余种,主要以图录的形式,加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向广大读者介绍馆藏创刊号精品,兼具资料性、鉴
创刊号是刊物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内容一般都比较讲究。创刊时多请社会名流等题字、题写贺词,各种手迹汇集,设计精美。创刊号的创刊词、致读者等信息,反映了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创刊号数量少,有些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其创刊号更成为了孤本。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刊号,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市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一百多年的建馆历史,所收藏的报刊创刊号,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品相上都是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首都图书收藏有民国报刊近3000种,其中期刊创刊号860余种,以政治、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综合、艺术、历史地理等居多。 书稿依托首图丰富的馆藏资源,精选首都图书馆民国时期创刊号300余种,主要以图录的形式,加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向广大读者介绍馆藏创刊号精品,兼具资料性、鉴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收录文章近百篇,成书两册。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收录文章近百篇,成书两册。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收录文章近百篇,成书两册。
《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一书由国家图书馆主编,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全书包括总论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所在背景及环境、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方向等宏观性、基础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架构、资源建设、服务、空间建设、管理运行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问题。
《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一书由国家图书馆主编,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全书包括总论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所在背景及环境、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方向等宏观性、基础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架构、资源建设、服务、空间建设、管理运行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问题。
为反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各地区取得的古籍保护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各地区古籍保护成果案例宣传稿件。这些稿件用文字、图片的形式,以宣传案例的方式,展现全国各地、各系统古籍保护风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报》和《藏书报》等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书即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编纂而成,收录文章近百篇,成书两册。
《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一书由国家图书馆主编,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全书包括总论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所在背景及环境、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方向等宏观性、基础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架构、资源建设、服务、空间建设、管理运行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问题。
《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一书由国家图书馆主编,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全书包括总论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所在背景及环境、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方向等宏观性、基础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架构、资源建设、服务、空间建设、管理运行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问题。
《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一书由国家图书馆主编,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全书包括总论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所在背景及环境、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方向等宏观性、基础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架构、资源建设、服务、空间建设、管理运行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问题。
《秘书的秘书:秘书实践一本通》分为素质、办公、办文、接待、服务五个篇章,共31个专题,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秘书工作的新趋势、新需求,着重讲述了涉外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现代办公室实务、交际与沟通技术、秘书礼仪等内容。与偏重理论性的秘书类书籍迥然不同,本书实践风格鲜明,实操性强,属于从秘书实践内部酝酿产生的自内而外的心得体会。《秘书的秘书2:公文处理实例》为《秘书的秘书:秘书实践一本通》的姊妹篇,全书分28个专题(28篇公文),具体阐述了每篇公文从起草到修改再到成文的全过程,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每篇公文修改后的提高,前后对照,学习到作者的公文写作笔法,兼有文秘界高手的讨论、过招与点解,读来非常过瘾,实用性极强,但又不偏废理论性,为读者提供生动、全面的参考借鉴,着实是一部能够
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开创和发展的儒家文化,形塑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态,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历史上变得无所不包”,其影响辐射东亚,乃至全球。但在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时期,儒家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自立方略因未能有效抵挡西方的军事与文化冲击,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欧风美雨”的鼓荡,制度化的儒家体系逐渐走向解体。重视对这些特殊时期传统文化命运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山东是孔、颜、曾、孟四圣的桑梓地,儒家思想的发祥地。与此相应,该地区保存的大量记载儒家圣贤事迹及历代封赐、林庙修建、祭祀典礼、碑传诗赋、优礼后裔、社会变革的档案、碑刻、族谱、方志等文献,成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转型时期圣贤境遇的重要历史资源。
申报馆剪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持续到1949年5月末,前后近20年。申报馆剪报资料依托当时较具影响力的报纸,主要剪取《申报》《新闻报》、《时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时事新报》、《中华日报》、《东方日报》、《立报》、《东南日报》、《益世报》、《国民新闻》、《华美晚报》、《大晚报》等数十种民国重要报纸的专题资讯,加以剪贴归类,装订成册,总量达13000册之巨,内容涵盖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迄今规模优选的剪报类民国史资料库藏。其中已初步完成篇名、来源、时间和专题整理的“上海卷”部分,约计15万份,对进一步丰富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史、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史料。本书为《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高等院校专辑》(全8册),专门收录1931年至1949年5月有关上海高等院校新闻报道
《中国图书馆年鉴2022》是一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联合编写的,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2021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本书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编纂,由图书馆活动图辑、特载、纪事、图书馆事业、学术研究与活动、法律法规与政策性文件、专业文献、统计资料、年度大事记、综合主题索引等部分构成。书中的动态性信息由各地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提供,统计资料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写作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以及有关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