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开设、操作业余电台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法规,主要内容包括业余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业余无线电通信操作实践、收发报技术的自我训练、业余电台的奖励证书和竞赛活动、业余波段的应用、业余短波天线、业余无线电收发信机、业余电台的依法设置和使用等。本书既可作为开展业余电台活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自修读本和手册。
本书按照从商朝至今,有信史记载的历史脉络,畅谈了中国通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容包括史前通信、古代通信、近代通信、现代通信和未来通信。作者采用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给读者普及了中国通信的历史发展,从肢体语言、音乐舞蹈、原始通信到近代明清通信,再到现代固网通信、移动通信,以及未来通信丰富而有趣的知识。本书内容详实而深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高精尖的科技,不是为讲历史而讲历史,而是希望读者通过回顾历史,更好地认识通信的本质从而展望未来,启发读者探索未来通信发展的新方向。
海上风能以其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靠近负荷中心、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新型能源。在此背景下编写了本书,对海上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进行研究。 本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概述、双馈风电机组建模与特性分析、永磁半直驱风电机组建模与特性分析、风电场的等值模型及特性分析、柔性直流输电在海上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柔性直流并网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含高比例海上风电局部电网暂态建模仿真、海上风电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从事射频测试和测量的经验和实验结果,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射频器件和射频系统的测试和测量问题,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测试案例。全书分为15章:第1~6章(器件篇)介绍了应用于射频测试和测量的各种无源和有源器件,包括电缆、连接器、衰减器、负载、功率分配/合成器、定向耦合器、滤波器、环流器、隔离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第7~15章(系统篇)介绍了射频功率、大信号S参数、天馈系统、互调、杂散以及功率放大器的测量,并就频谱分析仪测量原理和性能指标、电磁环境测试以及射频测量的不确定度展开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的成立,使建设统一的中国邮电事业成为现实。在邮电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邮电工人以“人民邮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科技攻关,自主创新,建成了张覆盖全国的长途通信网。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电信业引进了卫星通信、海缆通信、程控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等电信技术,实现了电信信息传递从人工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的历史性巨变。人民群众成为电信服务的主体,一张现代化的通信网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本书第1章概述了半导体区别于其他固体的基本物理特性,这些特性是理解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的必要条件。第2章回顾了半导体材料,包括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同时,第2章也介绍了有代表性的绝缘体和导体的材料,它们是构成可以工作的半导体器件和电路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器件和电路是在第3章概述的。第4章是关于半导体工艺的基础知识,并且用通俗的语言讨论了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方法、设备、工具和介质。在概述了半导体工艺技术之后,第5章讨论了主流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涉及的各单步工艺。第6章简要概述了半导体材料和工艺表征的基本原理。本书适合半导体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阅读。
本书根据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从端到端全程全网和网络融合的角度讲述先进的通信技术,重点是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本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概述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第二部分讲述业务与终端技术,包括多种通信业务和通信终端技术;第三部分讲述交换与路由技术,包括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IP网技术和款交换与IMS技术;第四部分讲述接入与传送技术,包括同步数字传送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综合业务接入技术;第五部分讲述协同融合通信与网络技术,包括协同融合下的新型通信网络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示例等。本书注重选材,内容丰富,层次清楚,编写方法新颖,强化相互关联,科研教学结合,在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必要的基本理论分析的同时,着重从通信网络的各个层面讲述目前先进通
本书主要介绍扩频通信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包括扩频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性能特点,扩频码的产生,扩频调制与解扩、解调等。重点阐述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与相应的实现方案,包括扩频信号的产生、信号的捕获、跟踪算法、抗窄带、宽带干扰算法等,以及MATLAB的仿真实现与DSP或FPGA实现。
本书以卫星、导弹、飞机等飞行器为应用背景,介绍了天文、惯性、地基无线电、卫星四种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考虑地球不规则运动的协议惯性、协议地球等常用坐标系,以及世界时、原子时等常用时间系统,重点讲述了卫星导航技术、机载捷联惯性/卫星组合导航技术,以及弹载平台惯性/星敏感器组合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中包括伪距单点绝对定位、伪距差分相对定位、载波相位差分精密相对定位等方法,以及精度分析、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求解、完好性监测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飞行器设计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混沌及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概况、半导体激光器理论模型、外部扰动下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及混沌同步模型、混沌光通信的基本概念、不同外部扰动下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信号的方法及基于混沌同步的安全光通信、人工神经网络在混沌光通信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保密通信及光网络安全、光学工程和激光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戴维A.希尔著的《腔体内电磁环境——确定性及统计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合计11章: 部分包括 ~4章,主要介绍确定性理论,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在矩形、圆柱形、球形腔体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5~11章,主要介绍电大尺寸腔体的统计理论,包括概率的概念、统计理论在混响室中的应用、电大尺寸腔体的孔缝激励、频率搅拌混响室、室内无线传播模型等。 本书适合研究腔体电磁环境、电磁兼容、混响室、室内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研究生使用。
自5G概念提出至今,5G技术正在广泛的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5G+模式。那么,5G到底是什么,对人类现有的生活和未来有哪些方面的价值?本书在讲述5G概念以及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了与生活相关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物流、智能制造、社交、文娱等。同时还介绍了目前5G的发展现状,以便读者跟上5G"潮流”。其中的案例更增添了本书的趣味性。本书架构清晰,逻辑明确,语言表述严谨,但不失活泼,读者会有很愉快的阅读体验,适合对5G感兴趣的社会各类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自2015年广东省被农业部列为信息进村人户试点省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农业主管部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先后在全省21个地级市认定1640个省级惠农信息社,构建广东省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平台,广泛对接惠农服务运营商,推动各类惠农信息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广东实践》全面介绍了广东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全书共7章,分别从顶层设计、平台运营、企业经营服务、青年创业服务、公共便民服务、“互联网+”助力、地级市建设成效等方面,详尽描述了广东在信息进村人户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总结了一批优秀的应用实例,展现了信息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壮丽景象。《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广东实践》的出
本书共5章,内容包括智能家居概述、移动终端软件的总体设计、网络通信与安全、语音通信设计、分包安装及跨包访问等。全书通过实际案例的设计,分别介绍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移动终端软件实现的核心技术,演示了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稳定高效、易于扩展的应用系统的方法。本书内容丰富、实例典型,适合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适合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激光器,70年代发明了低损耗光导纤维,开启了光通信产业的大门。国内外光通信的发展如火如荼,应用日益广泛,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本书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采用大量创意插图,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光通信领域中光模块相关理论及其技术知识,同时对光模块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了多角度解读。本书可供从事光收发模块、光器件、半导体光芯片等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工作者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分层次介绍了不同类型雷达天线罩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多层夹层雷达天线罩、频率选择表面雷达天线罩、机载雷达天线罩、析架雷达天线罩等典型雷达天线罩。本书主要内客包括:夹层结构雷达天线軍的分析和传输线理论的类比:基于门ogut模式和表面电流分布的任意频率选择单元求解方法:机载雷达天线罩的数值分析方法:不同材料无限大圆柱体散射特性的计算方法;新架雷达天线罩散射参数的计算方法:雷达天线罩电磁参数的试验测量方法。本书可供从事雷达天线罩研究的相关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供研究生学习使用。
在移动通信数据出现以前,尚没有数据能够长时间、大范围地记录居民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出行轨迹信息。移动通信数据的出现为研究居民空间行为提供了靠前的机遇。近年来,居民空间行为研究领域涌现了大量借助移动通信数据开展的高水平原创研究工作,其中一些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很好期刊上。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普适的居民空间行为规律和特征,一些典型的居民空间行为模型,许多行之有效的移动通信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数据在交通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本书第1章介绍了移动通信数据的类型、特点,居民空间行为研究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与居民空间行为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第2章介绍了移动通信数据的分析挖掘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手机用户标识的识别技术,移动通信数据的处理
方兴东主编的《微信蓝皮书(2014)》全面介绍了微信的发展现状,深度剖析了微信在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自媒体和新媒体营销等领域的实践应用与变革创新,预测并展望了微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变革热点,客观评价了微信作为社交优选化平台中的中国力量代表所蕴藏的战略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书是靠前靠前本聚焦微信的精品研究图书,中国很早的互联网智库――互联网实验室、优选靠前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强强联合,靠前知名的微信与移动互联网研究者、观察者、实践者鼎力参与。本书研究深入、内容全面、分析独到、可读性强,极具前瞻性和参考性。 本书适合微信研究者、爱好与关注者,以及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从业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在全面论述光在自由空间信道中的基础理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信道特性及大气效应;自由空间光通信点到点系统的设计;环形网、网状网和波分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拓扑、协议分析;还分析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
本书介绍了车联网技术的背景、现状、演进和架构,重点对基于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包括eCall(紧急呼叫)和下一代(Next Generation)eCall、DSRC(专用短程通信)和C-V2X(蜂窝车联网),以及支持车联网通信的高层消息等。本书还介绍了车联网安全、频谱需求及划分、测试和产业推动等重要问题。本书不仅适合移动通信、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还适合高等院校通信、信号处理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播在3G移动网络中的发展及部署情况。本书的重点在于主流3G网络标准中的多播,如UMTS和CDMA2000网络。主要内容包括: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述、IP网络中多播的基本原理、3G网络中利用多播技术可实现的新业务、3G网络的多播容量、UMTS和CDMA2000的多播标准、3G网络中多播技术的性能以及在3G移动网络和数字广播网络组成的异构环境中开展多播业务的机制等。 本书是一部紧跟通信技术前沿研究的专业性著作,主要适于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专业性新技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