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汉藏实用词典》依据*中小学生课程标准,聘请多位双语教育专家精心编写。本词典由字头、组词、造句、插图几大功能项组成,共收录2700多个单字,15000条组词,7000多条造句。选字以当代实用词汇为主,组词规范恰当,造句浅显凝练,插图形象直观,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中小学生汉藏实用词典》依据*中小学生课程标准,聘请多位双语教育专家精心编写。本词典由字头、组词、造句、插图几大功能项组成,共收录2700多个单字,15000条组词,7000多条造句。选字以当代实用词汇为主,组词规范恰当,造句浅显凝练,插图形象直观,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 古史新证 ,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
《中华汉英大词典》由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主编,为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 ,自立项起至今已近三十年,是陆教授继《英汉大词典》之后主编的又一力作。 《中华汉英大词典》以 有保留的描写主义 为编纂方针,采取兼收并蓄的收词原则,收录常用词、文言词、新词、百科类词、方言、成语、俗语、谚语等,同时还注意收录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词汇,注重体现中国深厚人文背景知识的词或词组的选收。义项分析精当全面,例证博征广引,译文简明贴切,等值之余注意文化漾溢。考虑到外国人学用汉语的需要,在义训、音训之余,兼顾形训,核心汉字提供字源信息,成语、典故、俗语等文化负载词,提供构词理据或文化背景信息。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作为世界发行量*的工具书,它曾经陪伴几代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新华字典》第11版,体现了在辞书编纂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上的与时俱进。第11版修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主持,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2)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语言的变化,收录了一些新的义项、词汇、例证等,删去了一些难懂、过时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4)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更便于读者使用。 (5)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6)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应处理,增收繁
《内》《难》《本》《伤》,中医四维,不通不可以为大医。然方出《伤寒》,药归《本经》,乃临证之基,在实操层面更重于《内》《难》。《本经》乃《神农本草经》之简称,论药之本,世无 ,后世诸家,基本循此书之筋骨,各凭经验羽翼其上,但时增术繁,瑕瑜共见。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数据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关联。古人皓 穷经,亦不免喟叹书山无顶、临证无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问世之后,很多学习研究之法,亦需应时而变。本书之精髓,正是以AI之利,阅尽书山,海纳众医经验,提炼出简练、高效、可靠的中药使用路径,为众说纷纭的中药界树立一些路标,令深入杏林者有道可循。
一、本词典共收常用成语4 100余条。 二、本词典条目内容由词目、注音、释义、例句等五部分组成。 1.词目:所收词目以学生常用并需作出解释、指明用法的成语为主,也包括少量常用的熟语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成语。 2.注音:用汉语拼音给每个单字注音,不按词连写;四声标调,不注变调。 3.释义:力求准确、简明。一般先解释难懂的字、词,再解释成语;在解释成语意义时,先讲本义,再指出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果一条成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时,则以①②……分列解释。 4.例句:每条成语的每个义项举一个例证,辅助说明该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三、本词典按词目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首字读音、字形相同的,则按第二字的音序排列;首字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则按首字的笔画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四、为便于读者查检
“古文经典”丛书分为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版4卷。每篇正文之后,辟有三个栏目:①活用语词,以今日写作可用为准,释义以语境语义为首,兼顾常用释义,配以经典及当代名家例句,举一可反三。②认知词语,宜于认知而不宜用于写作者,列入此栏,以语境释义为主,兼及常用释义。③文史点滴,篇目涉及的人物、事件、典故等等非语文字句,分条目注疏讲解,简明扼要。 本书为高中版,主要内容为经典古文节选,上起黄帝《金人铭》,下至李贽《童心说》,包括《论语》、《孟子》、《抱朴子》、《淮南子》、《论衡》、《孔子家语》等基本典籍和名家名篇。
《*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第7版)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删减了数百个内容陈旧、过时的词条,同时新增了近几年引发热议、广为传播的新词和热词,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厕所革命(toilet revolution)、鄙视链(chain of contempt)、高质量发展(high-quality development)、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网络借贷(P2P lending)、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等等。同时,《*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第7版)还对附录进行了微调,删除了一些过时的类别,增加了社交媒体常用语、常用军事词汇、报纸行业相关词汇以及冬季奥运会词汇等内容,便于读者更新和查找相关词汇。
《语海》以汉语语汇学理论作为指导,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 (02BYY017), 语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 (11BYY089),建立 汉语俗语语料库 ,收录历代传世文献、近现代经典文学著作、当代报刊资料中的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汉语语汇约86000条,包括成语30000余条、谚语30300余条、惯用语17700余条、歇后语8000余条。全书按语目首字音序编排,分六册,共计1170多万字,是语汇整理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体例严谨,例证翔实,限度地保存了汉语语汇的历史面貌,具有独特的语言学、文献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价值。 《语海》选择常见常用的语条作为主条,且一律标明语性(成、歇、谚、惯),其中有较生僻的字、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或有变读情况的字,用汉语拼音字母加注。不同义项的语目分列义项,各义项的解
本书是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为基础,爬梳中国近现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780多种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汇编而成。主要收录1840年至1949年间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包括语词类、历史文化类、科学技术类词汇,总约43000余条。 本书以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为正条,广泛收录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同义词、异形词作为副条,辅以简明释义,并提供翔实、精当的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语源书证,结合精确的时间界定,立体地呈现了汉语外来词形态、语义演变的过程。书后附录有 来华外国人名汉西对照表 西学东渐大事记 主要引用文献目录 等,为现代汉语的形成提供溯源资料,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本书是阅读近现代史料文献的***工具书,也是近现代汉语外
《辞海版 通用规范字典》收录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8105个汉字及个别表外字,并依该表分为三个级别,标注不同符号,一目了然。全部字头按音序排列,字头后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附列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注出其笔画数和所属部首,部首采用国家语委标准《汉字部首表》的201部,依据《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进行归部。释义按字义的发展顺序依次排列,出现在成语或古代名句中的本义或古义酌情收入,虚词义标注词性,每个义项后列出多个简明例证帮助理解,指导使用。字典收录语言文字规范、历史文化常识等附录十四个,配备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检。 本字典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内容全面,功能齐备,实用性特别突出,能充分满足广大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上读者使用,特别适合大中小学师生、语
本书用于查检《广韵》反切今读,收条目3872个,按反切上字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条目首列该小韵的领头字,其下列出此韵所辖其他字,并按《广韵》体例标出该小韵的字数,小韵领头字后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出反切的今读,注明此小韵的音韵地位。
《新华成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原创成语词典,于2004年做资料准备工作,2005年开始编写,历时八年终于编成出版。 本词典十分注重梳理成语的源流演变及发展。首先是溯源,然后由源及流,这项工作是根据大量资料来进行的,利用古代文献资料来追溯成语的源头,利用近现代文献来探索成语的流变。其次是厘清成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变异,慎重处理成语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成语的运用很灵活,本词典根据成语的规范化和运用的灵活性,确定主副条的亲疏关系,删繁就简,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楚。 本词典主要特点如下: 大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26000余条; 释义精当准确,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 语料翔实,梳理成语的源流演变和历史发展; 例证丰富,体现成语的使用特点和时代气息。
“古文经典”丛书分为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和大学版4卷。每篇正文之后,辟有三个栏目:①活 用语词,以今日写作可用为准,释义以语境语义为首 ,兼顾常用释义,配以经典及当代名家例句,举一可 反三。②认知词语,宜于认知而不宜用于写作者,列 入此栏,以语境释义为主,兼及常用释义。③文史点 滴,篇目涉及的人物、事件、典故等等非语文字句, 分条目注疏讲解,简明扼要。 杨自伍编注的这本《古文经典(国学文史启蒙) 》为大学版,主要内容国学经典基本典籍,包括《礼 记》、《吕氏春秋》、《左传》、《战国策》,上起 《礼记》,下至《明儒学案序》。
这是一部据源系联单音节同源词的大型词典,是特殊类型的辞书。辞书史上,据形系联的字典、据义系联的词典、据音系联的音书皆已有之,独阙据源系联的词典,因此,本词典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 词与词之间的同源关系有远有近,犹人伦之亲有远亲、有近亲,本词典系联同源词的原则是据 近亲 关系系联。絶大多数单音词的书面形式都表现为形声格局的文字,声符是标音示源构件。本词典从各种典籍中考得汉字系统声符1260个,凡无同源 伙伴 者去之,剩余879个。根据这些声符系联成声系形声字子族,加以词义的对比分析,凡义同或相通的系为一个同源词词组。在推源过程中,则冲破字形束缚,据音义线索系联其他同源词来互证。研究方法上,综合汲取了传统语源学 声训 语转说 右文说 诸流派的精髓,而将同源词的考释纳入了现代科学语源学的轨道。 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