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自汉代至清代的大量各类笔记、杂著、小说中辑取收录志怪小说 539 篇,集合中国当代近百位从事古代文学教育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这些或叙述神话传说、或描绘神鬼妖魅的古代志怪小说进行鉴赏品味,鉴评其艺术风貌、文学趣味、文学价值,并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从这些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传承下来的特殊的文学作品中看透本质、借古喻今、体悟道理。
编写《莎士比亚大辞典》的宗旨,主要为了提供有关莎士比亚的知识,为教学、科研、表导演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也为广大的莎士比亚爱好者提供一份精神食粮,当然也为了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来丰富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全书分六章,即: 1.莎士比亚时代和生平。一部分包括那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科学、文学、戏剧、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勾画出整个时代的面貌;另一部分是莎士比亚的故乡、家族、亲朋、经历、婚姻、生活、传说,以及与他有关的人和事,等。 2.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手稿、版本、编者、出版者、题材来源、人物角色、艺术风格、创作年表,以及作品真伪归属等问题。对每一部剧的介绍有这些内容,即版本、写作年代、题材来源、故事梗概、评论、舞台演出史和批评摘要。 3.莎士比亚研究和批评。内容有考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本套书为博库 。全套书应渠道方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使之 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本套书以入选 “首届向全国 中华 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全书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分为四册, 加便于读者携带、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有一个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小说的概念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本书所收小说,时间跨度大,取义广泛,举凡神话、寓言、轶事、志怪、传奇、话本、章回等各种类别,均有众多名篇入选。全书内容丰富,佳构迭出,从不同历史时期、各个社会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魅力。 本书鉴赏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原文作出分析与评价,并致力于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以帮助读者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本书选收先秦至晚清小说近600篇。本书正文一般包括小说原文、注释、赏析文章三部分,节省篇幅,其中读者常备与易见的小说原文从略。小说版本释善而从,并作适当校注;同一分句中有多个需注释的,合用一个注码。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辞赋文学不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求变求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无数艺术珍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 与数千年的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赋论、赋话、辞赋作品的整理汇编,以及辞赋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辞赋史专著等等,层出不穷,为促进我国辞赋文学的繁荣从另一侧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丰硕的辞赋创作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需要挖掘和总结、推广和发扬,以便推动当前辞赋的深入研究,促进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 编写本辞典的计划肇始于1990年济南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至今历经三载,始克成功。
这是一部供广大爱好学习和写作的同志便于查寻古代名言警句的词典,依中国文学史的顺序,从浩瀚的古代文学宝库中爬梳剔抉,筛选名句,选目制卡,分类编排,从写作角度分为写景、记人、抒情、论事、说理5编、36类、157项,下分细目,共搜集名句6050条,然后按词条详注出处,诠释赏析,提示用法。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四书五经中不乏名篇,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欣赏其精华,约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编撰《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所选篇目,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代表性和知名度为据,同时也兼顾各个方面,各种名篇的解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对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鉴赏、注释的三者合一,又使《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拓展为四书五经的精审选本和精到注本。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自2005年出版后,后又增补重版,均屡次重印。现已上述书为基础,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本书由唐圭璋、钟振振主编。精选唐宋词经典作品,由程千帆、霍松林、钱仲联、沈祖棻、唐圭璋、吴调公、吴小如、吴熊和、吴丈蜀、夏承焘、叶嘉莹、阴法鲁、袁行霈、钟振振、周振甫等一百六十位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赏析。*终把这部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该书选材精当,行文典雅,注释严谨,文笔优美。既可赏析又可查阅,既是读物又是工具,不但保证了一般读者欣赏之所需,而且能满足大中学生以及语文工作者的查考要求。 古韵清辉,于灯下细细品读;穿越历史,领会古人点滴心情。在当下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从古典诗词曲赋中汲取一份营养,获得一份宁静。
本书共收元、明、清三朝403位词人的词作843首,其中元词58家127篇,明词77家134首,清词268家582首。 本书正文以词人的生年先后为序。生年相同,则卒年早者列前。生年不明,则据科第、交游等推其出生的大致年分,再定序次。各家之词均以调字数多少为序,小令在前,长调在后。 易代之际作家的朝代归属,生于元末(或明末)而在明代(或清代)生活时间较长者,一般归入明代(或清代)。惟南明抗清殉难者仍归明代。 本书所收词,元词选自《全金元词》,明词选自《明词综》、明词汇刊及其些词话,清词选自《瑶华集》、《国朝词综》、《国朝词综续篇》、《箧中词》、《国朝词综补》、《清名家词》、《全清词钞》、《词综补遗》、《近代文学大系·诗词卷》、《近代词钞》、《全清词·顺治康熙卷》及某些词话、词别集。 本书所收词,创作年代以清王朝结
一、本词典收词计8657条,其中正条8412条,副第245条。所收词语及例句取自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明刊本《金瓶梅词话》,疑误处酌加校改。 二、收词以历史口语词汇为主,兼收今不用或不常用的名物词。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常用词一般不收入。 三、收词以词为本,兼收具有词汇化倾向的固定短语(惯用语)。大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歇后语、谚语、留文等作为附录另辑。 四、字条使用通行的简体。但是原书使用的假借字原则上不改为通行字,以尽量反映书用字特点。 五、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不论单音词、复音词、惯用语,均以首字字音为序。首字读音相同的,按笔画多少排列。首字字形相同的词条连排,按第二个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收录金词38家、103首,元词54家、155首,明词72家、136首,清词152家、318首。每位词人的作品前,列有该词人的小传,内容包括生卒年、籍贯、经历、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每篇作品之后,由钟振振等百余位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专家逐篇进行了校勘、注释和分析鉴赏。鉴赏文字典雅规范而又流畅易懂,能够为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起到相应的启发、解惑和帮助提高鉴赏力的作用。
《世界名诗鉴赏大辞典》精选世界61个国家26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771首,由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巴金、王佐良、吕同六、杨宪益等,以及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卞之琳、穆旦等亲自翻译,由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朱维之、戈宝权、袁可嘉等亲自撰写赏析文章,集名诗、名译、名析于一身,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本辞典汇集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所选名诗代表了世界诗歌典范,书中对诗歌作者的介绍,对每首诗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赏析,引领读者进入优美诗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中国古典诗词曲赋鉴赏系列工具书:明清散曲鉴赏辞典》收录明清两代190位散曲作家和无名氏的作品910篇。选曲范围广泛,包括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含《全明散曲》《全清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明清散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成果。
毛汉华、汤春发先生的《诗词同义类聚词典》是一部专为古典诗词爱好者服务的工具书,主要收录古诗词中具有借代义、比喻义和来自成语典故的代用语,供写作旧体诗词用词时使用,亦可供阅读旧体诗词时查阅难以理解的代用语义作参考。全书收13000余条词语,按意义分为天宇、地舆等30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部,如“天宇”类下分为“太阳”“月亮”“星辰”“天空”四部,因此这四部之下所收的词条,都具有同义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下代用。词条下又包含注音、平仄、释义、引例、互见等释文,方便读者正确选用这些词语。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本书是外国诗歌鉴赏辞典的近代卷,收入主要活跃于19世纪的161位外国诗人的456首诗作。书中所选诗歌,均出自19世纪的诗人,包括那些生卒年代跨越两个世纪,但主要创作成就在19世纪,或思想和艺术风格属于19世纪的诗人的创作。全书共收录28个国家161位重要诗人的456首名诗,原则上是一首诗写一篇赏析文。但也有少数短诗是2—3首为一组,合写一篇,少数长诗则选择部分章节加以赏析。 本书后所附诗人小传,先以诗人的国别排序,同一国家的诗人则按生卒年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