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展现中国鸟类研究者、观鸟者和自然手绘艺术家领先水平的原创野鸟图鉴! 中国鸟种数位列世界前十,并拥有诸多特有种。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对鸟类的考察与研究越加深入,大量新种被发表,观鸟人群数量和水平、审美和需求都在提升,这本高质量的、中国鸟类学者原创的、符合中国观鸟者需求的中国鸟类手绘图鉴应运而生。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有记录的(所有)1491种鸟类,精准分布图1000余张,鸣声800余种,科学插画4000余张,准确、优美地展示鸟类的形态和识别特征。 本书兼具专业性、实用性、艺术性,既可以作为鸟类研究机构及相关从业者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自然教育类、自然艺术类的推荐读物,更是指导鸟类观察的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联合国和平使者珍 古道尔博士联袂推荐,献给热爱鸟类和自然的你!
《第一次养鹦鹉就恋爱了》是一本关于鹦鹉的饲养百科。全面介绍了饲养鹦鹉时需要掌握知识,包括日常照料、玩耍训练、健康检查等,还针对鹦鹉的常见疾病,给出了专业照护指南。超全的知识、超萌的插图,既直观实用,又温暖治愈。不管是饲养新手,还是资深鸟奴都很适用。 全书包含20个鹦鹉品种的介绍,70个饲养鹦鹉的实用方法,33个对鹦鹉行为的解读。书中介绍的养鸟技巧不仅适用于小型鹦鹉、中型鹦鹉、大型鹦鹉,也适用于文鸟。 一本书就能读懂关于养鹦鹉的全部知识,通过这本书开启和鹦鹉幸福生活的大门吧! 《第一次养鹦鹉就懂它》是一本深度解读鹦鹉叫声、行为的百科图鉴。也是超实用的 养啾 指南! 全书包含133篇鹦鹉 专访 ,24篇鹦鹉专栏,5则鹦鹉漫画剧场,2次鹦鹉学测验。鸟宝现身说 法 ,主人在不明白鸟宝的叫声或行为是怎么回事的时
本书是西布利总结数十年探索鸟类世界的心得,用手绘形式呈现的他眼中的鸟类世界。这不是一本鸟类辨识指南,而是一本全方位介绍鸟类生活的画册,跟随大师的笔触,你会惊觉鸟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丰富、复杂以及 深刻 。 鸟类时时刻刻都在做各种不同的决策,比如应该在何时何地筑巢,吃种子的山雀还会思考应该选择哪一粒种子,还要决定是把种子藏起来还是直接吃掉。本书从形态、生理构造、行为、演化等多个维度解析常见鸟类,其中包含了很多新的科学研究。全书涵盖200多个鸟种,虽然大多是常见类群,但也研究了某些不常见但容易观察的鸟种,比如住在海边的北极海鹦;收录330余幅西布利的全新画作,其中84张主视觉图为真实鸟类大小,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西布利严谨的艺术作品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堪称世界一流。本书英文版一经上市即成为爆
《跟动物交换身体》系列图书是日本人气插画师、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创作的一套以人体作为参照的 体感型 动物图鉴。全套包含三册,每册均用生动魔性的插画描绘二十多种动物(含乌龟、大象、鲨鱼、袋鼠、霸王龙、天鹅等)的身体结构及演化奥秘,通过将动物的特征与人类一一对比,将专业的生物解剖学知识转化成夸张、冲击力超强的画面,产生真实有趣的对照,带你走进一场跨物种体验的惊奇之旅!
本书是基于北京地区鸟类并侧重其野外识别的工具书,收录了北京分布的20目71科416种鸟类。本书对每种鸟从形态结构和生态信息两方面进行精简的描述,包括北京地区涉及的亚种、色型等。照片的选取均为北京本地拍摄的鸟类生态照,包含雌雄、成幼、亚种、不同季节的羽色甚至多角度的照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北京的生境。为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本书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出每种鸟在北京的常见程度、居留时间、出现地点和生境,以及体型大小与本书的参照对比,方便读者对各种鸟的体型大小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还选取了100多种常见或辨识度较高的鸟类鸣声,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听取。
《飞吧!鸟中王者》是一本以风趣易懂的绘本和漫画形式全面介绍中国猛禽的原创科普地板书,猛禽是鹰、隼、鸮的统称,在生物界,它们处于食物链顶端,也是天空的霸主。这本书以8开的超大开本和100页全手绘插画和通俗的文字为形式,以猛禽自身为第一视角,详细介绍了我国的33种猛禽的趣味科学知识,此外,读者还可以了解到猛禽救助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如何科学地帮助需要救助的猛禽,专业猛禽康复师们是如何救助和治疗受伤猛禽的,以及猛禽的历史文化知识,等等。 例如,怎样给骨头只有牙签粗细的红角鸮接骨?如何帮助羽毛短缺的猛禽快速 长出 羽毛,早日回归蓝天?意外落巢的红隼宝宝是如何学会飞翔和生存技能而最终通过 考试 回归野外的?同样被视为图腾的猛禽,在殷商文化和希腊神话中有什么不同含义?成为猛禽康复师需要掌握什么技能?这
我们喜爱鸟类的形象,欣赏它们的身姿,甚至从它们的身体构造中获得技术进步的灵感。无论人类的足迹出现在哪个大陆,鸟类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们是人类的好伙伴。本书选择148种常见的鸟类,从外形识别、生活习性、分布地域、生存现状等多方面进行科普,并在利用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现它们的美感的同时,配合图片故事和趣味科普让读者了解它们美丽背后的奥秘。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在欣赏美丽的摄影作品的同时建立起对鸟类的基本认知,激发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水母、栉水母、被囊动物和管水母是散发着美丽光芒的神秘生物,拥有令人惊叹且各不相同的生命周期。这些简单而古老的生物出现在每一片海洋的每一个深度。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至少5亿年,是这个星球上*古老的多器官生命形式。本书展现了丰富且令人赞叹的海洋摄影,并探索这些奇异生物的生活史、解剖结构和生态特性。各个章节按照不同的主题组织内容,一共囊括了50多个独立水母物种的档案,并附有精美的图片。这些物种的故事精彩、奇异、新鲜,让人深深认识到生活在全世界*荒野中的这些漂浮生物是多么与众不同。
这是资深自然观察者张瑜以长达30年的积累书就的博物学札记。 作者采用轻松、幽默的笔触,以自己从小到大和四种动物 鸭子、松鼠、螳螂、刺猬 相识相知的故事为线索,通过摄影和文字刻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场景,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是如何与这些动物结缘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常年的细致观察与缜密思考,不仅让他收获了科学知识,更影响了他看待自然的方式,塑造了他的个性。可以说,作者的职业选择和所取得的成就,与自然观察的经历密不可分。 在张瑜看来,观察自然,能让他以为慵懒的方式收获多样化的快乐。即便是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生活细节之丰富也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鸭子求偶炫耀时的热舞表演,暴雨中松鼠妈妈守护幼崽的机智策略,刺猬逃生避险所用的 遁地术 ,螳螂捕猎的惊险刺激丝毫不亚于纪录片里非洲草原上的猎豹扑杀 这些现象总
自然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微观昆虫的究竟之美!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150年镇馆之宝,超微距摄影全球开创性作品! Ted 热议话题,席卷英国、美国、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国! 中国农大昆虫学博士悉心翻译,《连线》《自然》《卫报》一致推荐! 《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甄选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700 多万昆虫标本,其中包括达尔文等时代先驱收集的珍品,由摄影艺术家列文 比斯通过开创性的超微距摄影技术,捕捉到昆虫前所未有的肖像。 昆虫有着惊人的复杂性,却体型太小,让我们无法观察它的真正结构与形态。只有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照相机镜头的力量,才能揭开昆虫的隐秘世界。 使用3600万像素高清相机,在200毫米定焦镜和10 倍显微镜头下,每只昆虫被分成大约30个不同的部分进行拍摄,通过8000多张独立的局部照片,历时4周,才能合成一
昆虫随处可见,却又神秘奇特,它们看似微小,却维系着整个地球生态的运转。作为 影像方舟 项目的一部分,《国家地理奇妙昆虫全书》呈现了230多种奇特昆虫的生命故事,带读者走进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这本书以昆虫的形、声、色、智为线索,用近万张图中选出的270多张昆虫肖像照,搭配趣味十足的科普知识,向读者展示昆虫的生存绝技。从普通的螽斯、果蝇,到绚丽的铁榄绿天牛、红翼青龙竹节虫,再到濒危的帝王蝶,每种昆虫都有着独特的生命故事。月蛾的触角居然像羽毛一样,就是为了捕捉空气中的信息素;兰花螳螂有着惟妙惟肖的拟态,静静等待着猎物到来;蝴蝶有着超凡的记忆力,竟能记得亿万年前迁徙路上的山峰。书中的照片视觉冲击力十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昆虫的个性和特点,为读者带来自然美学与摄影美学的双重享受,带领读者感受演
本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全方位普及了蚂蚁的各种特性。作者从蚂蚁的生存优势出发,讲述了蚂蚁成功的原因。然后逐渐展开并深入讲解蚂蚁的进化历程,包括蚂蚁的起源、物种特性、生活方式和通信系统。作者还通过蚂蚁社会反观人类社会,引出环境保护的大问题,呼吁人类反思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同时提醒人类要尊重大自然。*后为研究蚂蚁的个人和群体简要介绍了科学研究蚂蚁的步骤和程序。
世界上大约有600种鲨鱼。你可能想不到,有些鲨鱼即使头被砍掉仍会发动攻击,有些鲨鱼胎仔会在妈妈的子宫中互噬,有些鲨鱼能在陆地上生存10小时以上,有些鲨鱼甚至有第六感 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是一本献给鲨鱼爱好者的手绘图鉴。作者将关于鲨鱼的一切都画了下来,并用生动、深情的语言,从鲨鱼的中文名、英文名、目名、科名、学名,到鲨鱼的生态解说、对鲨鱼的评价、与鲨鱼相关的有趣知识,再到鲨鱼的全长、分部区域、繁殖方式、牙齿形状,等等,呈现了一座完整、翔实的鲨鱼知识宝库。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一场跨越几十亿年、深入海底、探索鲨鱼奥秘的旅行吧!
延续《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的奇幻风格,作者的笔端游弋于科学与想象之间,对经历变形的惊人生物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以生动的插画形式完全展现。 青蛙王子、月桂女神、蛇女、狼人、吸血鬼、半人马甚至天使 作者从神话、史诗、小说、电影以及真实自然中汲取灵感,构建了关于超自然变形生物的百科全书。它借助充满想象与典故的生物插画,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变形物种的每一个变化阶段。 本书有关 变形 的内容极其丰富,令人震惊,从奇幻动物的超自然变化,到大自然中某些动物的变态发育,再到对未来人类发展变化的展望,作者充满幽默感的文字与图画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你带来一场想象力与视觉的盛宴。
本书从游客逛动物园的常见困惑与误区出发,选取了三十余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讲述了动物园里不为常人所知的那些事,以求 为游客解惑,替动物园发声 。 全书包括七个篇章:动物吃什么、动物住哪里、动物怎么了、动物谈恋爱、动物看医生、饲养员的日常以及逛动物园的攻略。每篇文章以问题切入,用幽默风趣的文字和生动清新的插画,展现动物在园中的生活、动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展区设计的秘密;同时,也带我们走进动物园的 幕后 ,实地感受饲养员的工作;最后,作者以多年来游逛世界各地动物园的亲身经历,倾情奉上一份游逛动物园的独家宝藏攻略。
本书涵盖了世界蝴蝶的所有科、亚科、族和主要的属。按照科属种的分类系统,记述了英国作者艾德里安 霍斯金斯在过去的30多年里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南部和中部、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研究和拍摄的1000多种美丽蝴蝶如大斑蝶、鸟翼蝶、剑尾碟、 大闪蝶、玻璃翼蝶等的有趣特征和地理分布,每种蝴蝶均附有拍摄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照片,彩图2000多幅。
自1971年夏勒博士首次拍摄到野生雪豹照片开始,这种高原上的神秘精灵就牵动着无数 大猫爱好者 的心。由于栖息地萎缩、偷猎盗猎和幼崽存活率低,野生雪豹一度被列入濒危物种。 本书是作者5年间持续跟拍中国野生雪豹卓玛一家的纪实手札,配有120余幅珍贵高清摄影图,依照时间线索,真实记录下了难得一见的大猫传奇。从2019年8月到2023年底,短短数年间,在一片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雌性雪豹卓玛已经成功繁衍9只雪豹后代,并且全部健康存活。她在悬崖峭壁与雪原之间,建立起了属于她的繁荣王朝。 《雪豹一家:卓玛王朝》还讲述了雪豹不为人知的社会化行为和动人故事 作为独居动物的雪豹母女之间的重逢与分离,雪豹姐姐代替母亲抚养妹妹,雪豹兄妹之间的守望相助。本书同时也是一本高原野生动物科普佳作,作者补充了相关科学资料,生动讲解雪豹
《中国常见海洋生物原色图典》是一套系统介绍中国常见海洋生物的工具书。 本丛书分《植物》《腔肠动物 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6册,分别收录了153种海洋植物,61种海洋腔肠动物和72种棘皮动物,205种海洋软体动物,151种海洋节肢动物,172种海洋鱼类,11种海洋爬行类、118种海洋鸟类和18种哺乳类。针对每种海洋生物,书中均简明扼要地介绍其学名、学术界常用的中文名、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与地理分布等,并配以原色图片,为大众了解相关海洋生物提供帮助。 《软体动物》 本书遴选了我国常见的海洋软体动物205种,从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简明介绍,并配有原色图片。所选海洋软体动物以经济价值*的腹足纲(111种)和双壳纲(81种)软体动物为主,另外增加多板
本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还采用了世界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 、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的物种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参考。
本套书包含有600种海水鱼、700种热带鱼及海生生物的高清彩色图谱,并详尽而细致地说明了每一种鱼的身体特点、习性、栖息地等。同时,还介绍了海水鱼和热带鱼以及在水族箱中,可以养殖的100种水草及其他小生物的特征及饲养方法和水族箱的设置和造景,饲养海水鱼和热带鱼需要准备的设备、工具、食饵及基本饲养、繁殖技巧和方法,并针对海水鱼容易患上的疾病详细介绍了对症治疗方法。是有指导意义的海水鱼、热带鱼饲养用书。另外还介绍珊瑚的养殖方法为中心,带领读者走进珊瑚养殖的世界。介绍了珊瑚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各样的喜阳性珊瑚和喜阴性珊瑚。里面既有棱角分明的鹿角珊瑚,形状迥异的脑珊瑚,又有晶莹可爱的气泡珊瑚,色彩绚丽的章鱼足珊瑚等。每种珊瑚都从分布地、养殖难度、照明、水流速度及温度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说明。另外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虚构的斯宾塞 布莱克医生的简传,讲述了他如何走上行医救人的道路,如何一步步偏离医学常规,转而通过解剖、嫁接生物活体探究神话动物构造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斯宾塞 布莱克的研究成果:神兽版《格氏解剖学》,收录有东方龙、天马、人鱼等 11 种神话生物的解剖图。所有绘图,均依据神话动物原型,参照现实中的生物体结构,遵从解剖学原理绘制。
《海错图笔记》系列图书作者耗时九年解读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从奇葩生物鉴别到中国沿海风土人情介绍,从海洋文化到海洋保护理念传播,兼顾科学与趣味,博物与生活。 为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海错图笔记 青少版》增加了海洋生物知识栏目和生僻字注音,梳理了海洋生物图谱,更大开本、更大图片,让小读者们可以轻松阅读,领略科学探查的趣味。青少版第一册于2020年出版,精选24篇文章,介绍了44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种。青少版第二册以 青少年认知度高、与中华饮食相关、物种亟待保护、解谜难度高和与中国滨海地区生活文化相关 五个维度,精选第一册未收录的24篇文章,物种涉及甲壳类、鱼类、藻类等生物类群。阅读本书就好似进行一次有趣的博物学大探查,同小亮老师一起踏上穿越古今的探究之旅,感受融会贯通的快乐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