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那批可以自我复制并且随机突变的复杂有机分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终造就了如今这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 生命为什么要登上陆地?鸟类为什么要学会飞翔?鲸为什么会重返海洋? 两性、胎生、毛发、直立.....这些属于我们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特征,究竟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跟随每个生动的生命,一次次回到过去。通过不同视角与尺度,了解一部细节丰富、同时也更可能接近真实的地球生命史诗。
本书以生物史学者罗桂环多年来的博物实践为素材,以科普散文的形式向读者传递博学多识的中国传统博物精神。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述及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保护等议题;其次,罗列中国各类珍奇动植物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史,阐述了古代博物和 多识 的发展历程。最后,着重介绍了诸如威尔逊、布林等生物学家和地学家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早期西方人在华所建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历史上的科学活动对后来的启示。本书在常识与艰深现代科学之间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友好的 缓冲区 ,通过引导读者关注、探究身边草木、花果、动物等,以一种更为轻松的姿态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知识,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是北方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是北京和外地部分专业院校以及中小学校的定点实习或学习单位,被首批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淀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同时是北京市和海淀区旅游局的定点旅游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图谱》从植物学实习参考书和普通游客游园指导书的角度出发进行编排,收录植物园各个科属的500余种主要植物图片和相关特征描述。本书作者力量雄厚,内容方面准确权威,图片清晰。由于主要针对教学实习编排,实用指导性强,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及植物专业学生及植物爱好者的参考书,植物园普通游客也会有兴趣。
这是一本将菌物知识融入生活的科普读物,作者以轻松闲适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为读者展现出与蘑菇的奇妙故事。适合6~12岁青少年阅读,内容浅显易懂,配有精美手绘,能够满足青少年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
彼得·渥雷本是德国知名森林学家和科普作家,长年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这本《树的呼吸》是他较新一部作品。作者根据自己在德国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介绍了树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特点,并揭露了现代林业经济的弊病和对森林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这些事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全书分为“树的智慧”“林业的无知”“未来森林”三章。一章“树的智慧”主要讲述的便是树木为了生存所发展出的能力与智慧。树木面对自然环境不是束手无策的:它们将上万年来积累的经验存储在种子里,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还会通过树根识别自己的亲友,为彼此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携手调节区域气候,以便整个族群的茁壮生长,哪怕是面对气候变暖,森林也展示了一定的应对之道。 第二章“林业的无知”主要以德国林业为对象,揭露了林业(人类)对森林(树木)的自
在可居可游可写的大自然中,梭罗不仅是严格的记录员,也是自由的漫步者。他对热爱的森林田野进行了纯科学的观察测量,记录了百余种植物种子如何通过风、水、昆虫、动物等媒介进行传播并生根成长的过程,诠释了渺小的种子 造就一片森林 的 秘密。 在梭罗笔下,研究自然和认识自己,*终变成同一件事,藉由阅读他的文字,丰富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启发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学习田野的语言、探究自然的 奥秘 。
本书是对博物学家刘华杰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现和记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学背景,历时多年对传主刘华杰的关注和财富,透视了传主的学术生涯。传主刘华杰 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一个荒野逐花人;他认识数千种植物,20余年不遗余力倡导博物学文化;他要我们反省现代性逻辑,欣赏自然之美,接续传统,从无用而美好出发,重塑我们质朴的心灵;他对大地的感情,他对野花的热爱,他的博物路径与真诚自在的人生,通过作家半夏以访谈及内心关照的笔法,以及200余张珍贵的图片,给予了全景记录和再现。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刘华杰堪称当代中国的梭罗,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赎我们今天的世界。
1759年皇家植物园成立,宣示了英国领导全世界科学发展的决心。通过帝国的力量,皇家植物园在世界各地建立联络网,委托探险家与植物猎人采集大量标本资料,使英国在植物学领域独步优选。皇家植物园汇集了世间的奇花异卉,成为海内外首屈一指的科学知识库,激发了世人移植、栽培和食用植物的文化兴趣,以及观赏和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植物园也留下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分类学之父林奈过世后,首任园长班克斯协助收藏了其珍贵的标本和文献,使得重要的植物分类系统得以留存;皇家植物园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橡胶、观赏植物兰花和医药植物奎宁等物种,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外来甲虫竟能摧毁漫山遍野的榆树,让英国引以为傲的乡村景致一夕消失,而植物园立志重现昔日风貌……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北大植物书系 植物的身体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 者 邓兴旺 出版时间 2020-04-01 I S B N 9787100175821 定价 69元 开 本 128开 装 帧 平装-胶订 版 次 字 数 页 数 读者范围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植物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数亿年。它们是地球的原住民,比人类更加了解和适应这个星球。本书侧重于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揭示植物感知、响应、利用环境因素的独特机制及由此形成的强大生存本领。
本书选取40种常见食(药)源性植物,置于现代科学的透镜之下,探微动物与植物两大生命形式之间相互较量、相互适应的永恒张力,揭示人类在驯化和改造自然的崎岖长路上展现出的勇气、毅力与智慧。
本书利用在国家植物园观测获得的100余种植物的第一手物候观测资料,编制了涵盖114种1130个物候现象的植物物候日历,划分了国家植物园的12个物候季节,阐述了各季节内的植物形态、色彩和韵律美特征,并进
本教材按照园林植物用途来构建学习任务,分项目拟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精美的植物图片中发现植物的美、领略植物配置的乐趣,通过教材设计的实训项目能准确识别西南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掌握这些园林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应用形式。本教材除了有丰富的图片资源外,针对重难点知识,制作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构建常见园林植物信息化学习平台,帮助学生随时查阅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在每一任务学习完后,设置小测验,帮助学生总结和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