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 班级 ,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 西藏是美术课代表:穿藏袍、骑牦牛、会画画。 四川是外柔内刚的同学:平时看起来懒懒的很好挼,但关键时候出地、出力、出技术。 湖南是上进坚毅的同学:把丘陵山包改造成 鱼米之乡 娱乐之都 。 江苏是学习委员:生来就资质过人,后天还努力勤奋,经济、文化、教育样样精通。 上海是副班长:不仅自身成绩优异,还团结同学,带着全班高速发展。 浙江是数学课代表:虽然家底不厚,但用不懈努力,书写商业传奇。 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轻松通晓地理知识!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地理普及读物。全书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经,以每一省区市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历史文化、地貌、水系、自然资源、经济和旅游地理为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知识的诸多方面。全书共分10册,选取了5000多个知识点,插配了2000多张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生动、真实、客观、更多再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的美丽与神奇。生动流畅的文字、异彩纷呈的图片、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广大青少年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尽享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是极致中国丛书的开篇之作,集中展示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山峰之一南迦巴瓦峰及其周边区域 浓缩地球 般的垂直自然地理地貌。通过纵深对比的叙述手法,多项立体的精妙互动设计,该书拆解了这片极致自然景观的复杂成因,展示了其背后的地质演变、生态奥秘及生命的顽强与多样性。 这里有 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最美山峰之一 世界上最北的热带雨林 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 20世纪人类最后的地理大发现 世界上最完整的九大垂直自然带 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 一日四季,一目十年 本书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对大自然壮丽景观与生态多样性的深刻探索,共赴一场视觉与心灵并行之旅,以走出城市的喧嚣,亲近、了解并保护自然,共同守护这颗蓝色星球上独一无二的生命奇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 班级 ,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 西藏是美术课代表:穿藏袍、骑牦牛、会画画。 青海是生活管理员:能送水、能拉面、能产矿。 云南是生物课代表:采菌子、养大象、种鲜花。 贵州是进步优等生:建大桥、算数据、产好茶。 四川是外柔内刚的同学:平时看起来懒懒的很好挼,但关键时候出地、出力、出技术。 重庆是表里如一的同学:不仅地质硬,气质也硬,像小钢钉扎根在四川盆地东南部。 湖南是上进坚毅的同学:把丘陵山包改造成 鱼米之乡 娱乐之都 。 翻开本书,尽览祖国大好河山,越看越爱国!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双语版重庆地理、文化类图书。 本书以 山 水 人 城 四个视角组织精美的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重庆38个区县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文化符号。以图片展示重庆的广度,以文字阐释重庆的长度,力求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重庆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对重庆有更纵深、更立体与更深刻的认知,从而打造一张独一无二的重庆文旅 珍藏版名片 。 本书文字为中英文双语,以便携本的方式,告诉中外读者 什么是重庆 ,助力重庆精神、重庆特色、重庆魅力的国内、国际传播。
在南极洲被发现的两百多年后,探险家洛朗斯 德 拉费里埃和航海家埃里克 卢瓦佐踏上了一艘26米的双体帆船,驶向了那片遥远而又神秘的白色大陆。与他们同行的是一些精英科学家和探险伙伴,他们穿越了波涛汹涌的德雷克海峡,绕过合恩角,深入了南极洲这片冰封的孤独之地,进行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探险。本书以航海日志的形式,讲述了追寻早期发现者足迹的冒险故事,考察并介绍了各国南极科考站的情况,探寻了南极洲的真实的现状。更最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份独特的宣言,强调了对这片壮丽而又脆弱环境进行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 3 江南篇》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班级”,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 江西是班里很低调的同学:默默守护绿水青山,发展农业共筑粮食安全。 安徽是很有包容心的同学:以一己之力装下淮河、长江两大碗水,为上下游带来平安。 江苏是学习委员:生来就资质过人,后天还努力勤奋,经济、文化、教育样样精通。 上海是副班长:不仅自身成绩优异,还团结同学,带着全班高速发展。 浙江是数学课代表:虽然家底不厚,但用不懈努力,书写商业传奇。 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轻松通晓地理知识!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石花的图文书。从三个部分对生石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部分,生石花的发现历史、养殖经验、命名规则和专业名词解释。第二部分收录了迄今为止发现的36个种的生石花的名字来源、分布、特性以及相应的亚种、变种和园艺种,并对每一个种、亚种、园艺种都配了数幅高清彩图。第三部分解答了一些生石花养殖者容易遇到的问题,解释了生石花界存在的一些谜团,以及附录了生石花按发现时间,关键词等排列的索引。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其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在大规模战争里,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由于位置的重要,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热点,它的得失对战局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战略要地在军事地理学中被称作“枢纽地区”。本书上起三代,下迄南宋,对三代之甘、管,秦汉之荥阳及敖仓,三国的合肥、濡须和汉中,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南宋末年的襄阳等枢纽地区进行了细致探讨,并由此出发,对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地理学家之卓识洞见,论述历代将领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成因。同时,书中还探索了枢纽地区的分布和变化问题,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研讨各个时期兵家要地的转移情况,剖析其中的社会背景与原因。此次增订本在对已有内容进行必要修订的基础上,新增《秦、
2006年首次全程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地球脉动》是当时BBC摄制的一部很有水准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被誉为 一次对地球极不可思议的探索 。10年后,《地球脉动2》运用同样的前瞻性思维,采用超高清4K摄影机进行拍摄,使用了无人机和远程控制拍摄技术,展现了不可思议的环境和令人难忘的生物,堪称我们星球的非凡写照。 本书为《地球脉动2》系列纪录片的同名图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角色探索6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从丛林到山脉,从沙漠到草原,从岛屿到城市。我们看到了蜘蛛猴的 五肢 摇摆,透明蛙大隐隐于林,真菌会发出幽灵般的光亮,还有寻偶的雪豹、沙漠中铺天盖地的蝗虫群、孤岛中侏儒化和巨大化的奇异生物,以及那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生活在城市的野生居民。潮起潮落,日升月落,四季更迭,镜头下的这些大自然的场景被定格在本书中,让我们
这是一部描述河流的自然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基于从2014年到2021年8年间的观察,以一年时间为线索,用随笔形式纪录了靳江流域(湘江一级支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万物生长及物候变化,铺展开一幅新世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与博物学画卷、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历程、一张河流生命共同体的巨大关系网。它讲述的既是一条河流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觉醒,歌颂了 人与河流、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融入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更深层次的奥妙与乐趣,以更平等,更和谐的方式去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醒来的河流》已入围湖南省 碧水青山新湖南 自然生态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
从丰饶的雨林到严酷的沙漠,从积雪的高山森林到湿气腾腾的沼泽,地球上的植物过着独属于自己的秘密生活。然而,植物世界并不像我们看上去那样简单:他们会为争夺阳光与养分而殊死搏斗,某些寄生植物会吞噬宿主,沙漠仙人掌与蝙蝠微妙的共生关系等等。《绿色星球》跨越十七个国家和地区,深入五大生态系统,揭示了植物与动物一样具有的侵略性、竞争性和戏剧性。结合近二十年来植物科学的最新发现,本书将带领我们探索地球上最隐秘也最奇妙的绿色世界。
《国家地理》摄影大师保罗 尼克伦力作,知名科普大V、畅销书作家花蚀倾情翻译。 书中作者用171幅自己珍爱的照片,为我们展现了地球两极鲜为人知的美景和生灵,这些照片既是保罗 尼克伦在极地生活15年的全纪录,也是南、北脆弱生态的真实写照。 这些绝美摄影大片,配以作者真挚澎湃的文字,给人前所未有的感动和震撼。从这本书里,我们将看见一个出生北极的男孩如何成为享誉世界的自然摄影师,感受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也将了解荒芜极地背后复杂的生命之网,唤醒我们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保护之心。
《少年中国地理》(全7册)是 这里是中国 系列作者星球研究所重磅新作!历时3年的打磨,送给青少年的一套宝藏级中国地理全书! 全套书共7册,28个篇章,136个知识专栏,分别以穿越6500万年、1万年、100年三大时间尺度,剖析华夏大地,讲述中国的山川地貌、东西南北以及大国工程等。 《少年中国地理:大国工程》是该套装的第七本,穿越100年看中国。 近代以来的100多年,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我们用铁路连接全国,实现14亿人全民通电,用南来之水滋润干涸的华北大地,用不断升级的运载火箭实现中国人仰望星空的梦想。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动植物在任何极端的气候和环境中都能存活并生长下来。海底的火山喷泉里,密集多样的生物群落在黑暗中繁衍生息;红树林中的弹涂鱼,成功过上一半水中一半地面的生活;猫头鹰在极北之地的定居过程中,长出了更厚更白的羽毛;藻类和真菌在高山之巅结成共生体亲密依存 无论在冰盖和苔原,还是在沙漠、深海和火山口处,单一物种乃至整个群落都能最终适应并充分为己所用。 在《生生不息的地球》一书中,享誉世界的大卫 爱登堡爵士以敏锐的眼光、持续的好奇心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向我们展现了栖息于12个典型地域中缤纷复杂的生命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从孤寂的喜马拉雅山巅到极寒的冰原地带,再到我们身处的城市环境中,动物和植物都能择地生息。几乎每一个微小的生态位都存在适应它的特定物种。相似的环境导致相
《长安处处有故事》历史上尴尬的遇见,美的遇见,心机的遇见,不情愿的遇见,为遇见而来 《长安处处有故事》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莲湖路、窦府巷、广济街这些脚下的历史,也熟悉了有关朱雀门、长乐坡、钟鼓楼这些地标性建筑的故事,让生活在这里的我们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本套图书共6册,分为《东欧、西欧、南欧》《非洲》《世界之的国家》《美洲》《中欧、北欧、大洋洲、南极洲》《亚洲》用孩子的语言,把世界上国家的经典特点描绘出来,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拓展知识点。书中介绍了孩子感兴趣的知识,有:著名的建筑、人物、风景等。书中运用手绘的方法,将画面较精美地呈现,每个细节都能给孩子一个想象空间。这是一套集认知、游戏于一体的图书。
本书划分为山、海、川、途、城、市、家、园八个主题,甄选最能代表深圳的125个重要坐标,以275张精美图片、10个720 航拍视频,图文视频俱佳的方式串联起深圳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深圳的自然、人文、历史、故事、质感。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重新讲述深圳故事。
本书是一部简易的 地球百科全书 ,旨在通过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展示地球的活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全书从宜居地球的角度出发,以地球能量为线索,把地震、火山、海啸、天气和气候、洪水和干旱、滑坡和泥石流,以及近地空间等灾害串联为一个整体,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地球家园的结构、环境、历史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理解地球与人类是一个共同生命体。在当前人地关系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书对于提高读者认识地球、敬畏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减灾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研究土壤的科学家写给人们的天真烂漫的 土壤物语 。 每一抔土壤,都蕴含着5亿年斗转星移的生命和记忆。 探寻土壤中镌刻的物种变迁,挖掘藏在大地里的前沿科学。 土壤里有沉甸甸的地球和生命变迁史。 土壤是生命的摇篮,它知晓这个星球上谁都不了解的5亿年前的事。 《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是日本 河合隼雄学艺奖 日本农学进步奖 得主藤井一至的土壤科普代表作。由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科普作者张劲硕、史军、邢立达、张立召、保罗 拉米、江泓共同推荐。中科院博士廖俊棋潜心翻译,补充大量注释,拓宽了内容背景知识面。 作者在书中呈现了大量实地考察数据,纵观古今,贯穿东西,通过80多张珍贵图片,记录跨越5亿年的土壤与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植物、微生物、蚯蚓、恐龙、人类 远古复杂的各种生命体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