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Internet和Intranet中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交流”的协议,Winsock是应用为广泛的,基于TCP/IP的网络程序的编程接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TCP/IP及其工作原理,以简单明了的编程实例全面介绍了基于Winsock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具体内容主要包含TCP/IP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接口层基本知识、网络层技术及其协议、传输层技术及其协议、应用层常用协议、TCP/IP的实现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基本知识、TCP编程、UDP编程、网络综合程序设计、Winsock常用函数介绍及其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网络协议及其网络编程”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网络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作为IT培训机构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教程使用。
本书在介绍云计算的一些核心概念和云安全的基础知识上,重点讲述云数据的安全和云环境下隐私性的保护技术。同时结合不同厂商的云服务平台详细介绍IaaS、PaaS、SaaS三种云服务平台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提供的安全防护技术。随后结合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云服务风险的管理和评测方法。并对目前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云安全标准进行概述。本书可作为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云服务提供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IPv6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和MBGP的专业图书,具体内容包含IPv6 BGP、RIPng、EIGRPv6、OSPFv3、IS-ISv6、IPv6组播和IPv6过渡技术。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路由技术,本书配有光盘,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
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解决了全球IPv4地址空间耗尽的问题,使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IPv4 向IPv6平滑过渡成为决定下一代互联网成功与否的关键。 《下一代互联网与IPv6过渡(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作者崔勇、吴建平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深入探讨了IPv4向IPv6过渡的各类技术方案,全面介绍IPv6过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重点讲述了国际首创的4over6隧道过渡技术。全书共分为10章,第 1章~第3章讲述IPv6及过渡基础知识;第4章和第5章阐述各类过渡技术,包括双栈、翻译和隧道技术,并分析不同过渡技术特点、性能和安全等优劣势;第6 章和第7章分别讲解主干网和接入网隧道技术,阐述了4over6隧道过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重要作用;第8 章和第9章分别讲述过渡技术关键问题和过渡应用场景;第10章讲述下一代互联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代
本书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与方案实例。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概述,系统集成环境,广域组网技术,各类网络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反映了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方面的新技术。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集成的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在介绍信息对抗基本概念、原理与作用,TCP/TP体系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以及网络风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详细地介绍了网络攻击的方法、步骤,并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介绍各种攻击手段,其中包括网络探测、扫描、口令破解、漏洞攻击、电子欺骗、窃听、木马攻击、路由器攻击和逻辑炸弹等手段的原理与实现技术;然后,根据网络边界防护与网络主机防护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护手段,其中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密罐、IDS以及Windows2000与UNIX、与IIS Apache。病毒防护和应急响应等手段的原理与实现技术;后介绍了网络设施的安全机制。 本书可以作为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对抗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或其他相近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生、科技人员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和GPON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6章。第1章基础篇,概要介绍了宽带光接入和PON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等;第2章标准与技术篇,介绍了PON技术国际标准规定的基本原理和机制;第3章互通篇,介绍了影响PON系统互通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第4章设备与系统篇,介绍了PON设备的典型形态、系统级应用的功能要求和关键技术;第5章业务与应用篇,介绍了PON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和业务承载方式;第6章测试篇,介绍了PON系统主要功能、性能、业务支持能力、维护管理能力等的测试思路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反映了目前PON技术的*进展。本书适合于从事宽带接入网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习参考资料。
本教材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中两种应用*为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与二维码技术进行阐述和编写。在射频识别技术部分,系统阐述了RFID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各频段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工作流程和应用模型、EPC系统及标准、RFID系统的规划设计及优化策略、RFID系统的典型应用等内容;在二维码技术部分,系统阐述一维条码、二维码的识读原理、编码解码规则及典型应用等内容。教材还提供了16个实践应用教学项目,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和解决方案。
本书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杰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编写,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为测试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手工测试,第三部分为自动化测试技术。 在测试理论基础部分,以大量事实为基础,介绍了软件测试的起源、重要性及软件测试的发展轨迹;系统地阐述了测试用例的分类及测试用例的评估,着重介绍了测试用例设计的各种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出高质量测试用例的经验总结。在手工测试部分,从以太网的帧格式人手,系统阐述了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和测试实践;从MAC、VLAN、STP等二层协议,到RIP、OSPF等路由协议的测试,从测试原理到测试步骤,都有详细的描述。第三部分详细介绍自动化测试技术,网络设备自动化测试原理,款商用自动化测试平台SigmationTF,GUl自动化测试的开源工具,业界流行自动化脚本语言TCL。 本书结合了杰华科技工程
现代IT技术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十分快捷。在这知识爆炸的年代,再也不能从二进制开始讲起了。因此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结构化教授/学习方法(structural teaching/learning)。其基本要点是:对于一门学科,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体系结构,建立其基本框架。这个框架一般可以表示为树型结构,我们称之为“知识树”。 本书的编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现代教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通过建立知识的体系结构来学习。本书编写时参阅大量国内外有关书籍和认证培训教材,除此之外还参考了许多单位和公司的招、投标方案。从国内外各专业网站也获取了许多好的养料和素材。
本书介绍了实现标识认证的CPK组合公钥算法。CPK算法通过组合方法实现公私钥对的规模化,以很小的资源(如:60KB),构造出规模很大的公钥( 如10)空间;通过映射方法绑定标识和公钥。 本书介绍了以CPK bufft—in芯片实现的多标识域、多作用域的实名制认证系统,不再需要第三方证明和远程或外部设备的支持而当场验证,并且验证模块可以通用化、普及化。本书以具体例子说明了CPK标识认证算法,在邮件地址、手机号码、账号、印章、IP地址、通信标签、软件标签、证件以及品名等标识认证中的应用。 标识认证是关系到在信息社会中建立秩序,构建可信系统的重大课题,将影响到可信交易、可信通信、可信计算、可信物流,并为实现信息世界的有效管理、垃圾邮件、以及网上取证提供有力的鉴别手段。本书适合于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管理人员阅读
您是否正在从事Mesh网的工程实施?史蒂夫·梅思利编写的《无线Mesh网络基础》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供您参考。《无线Mesh网络基础》内容涵盖了无线Mesh网技术介绍、工程实施中潜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建议,并给出了若干实际工程实施示例的评估。《无线Mesh网络基础》还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网。书中给出的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无论是对于电子通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还是对于信息科技领域的战略规划者、服务提供商和频谱规划人员,都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无线Mesh网络基础》同样适用于无线通信专业的研究生。
本书系统详细介绍网络协议的原理、功能及实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 典型的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机制、局域网协议和广域网协议; ip协议、arp协议、internet控制协议; tcp、udp协议;dns协议、文件传输协议、邮件传输协议、远程登录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等。每章结束时对本章重点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附有习题,部分章节附有实验。内容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本书的特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本书探讨了IP网络流量数据和图像等数据的处理,对这些数据的处理研究有助于网络规划和提高网络的性能,同时对图像增强、和大数据的处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包括网络流量、数字图像的处理和安防监测系统信号处理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作者在网络流量分析和建模、流量预测、流量的异常检测及预警、图像增强、图像稀疏编码和特征提取等方面提出的新方法,以及对安防监测信息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的研究。
本书以网络安全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对策)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知识和技术,重点介绍了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与数据安全、网络实体安全、数据加密与鉴别、防火墙安全、网络病毒防治、入侵检测与防护、黑客攻击及防范、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Internet服务安全和典型的网络安全应用实例等。 本书内容安排合理,逻辑性强,语言通俗易懂。着重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应用,书中实例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各章配有丰富的习题,便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的参考书。
GB/T 19760《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系列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L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LT协议规范。 本部分为GB/T 19760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31-F《CC-Link/LT协议规范》,其技术内容与BAP-05031-F完全一致。 GB/T 19760-2008与GB/Z 19760-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 19760-2005《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中的“CC—Link/LT协议规范”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技术内容完全一致;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
本书是一本讲述TCP/IP基本原理的技术参考书,从网络发展史入手,逐步展开对TCP/IP参考模型的讨论,详细剖析了包含于其中的各种网络协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TCP/IP参考模型、IP网络的编址机制、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控制和数据流、文件传输和访问、域名系统(DNS)及地址解析与逆向地址解析等,并且对IP路由协议、IP协议应用和IP网络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的附录部分则提供了与TCP/IP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本书讲解由浅入深,内容完整实用,比较适合于那些想全面深入了解TCP/IP的工程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TCP/IP协议实际上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TCP/IP协议已经是核心内容。在描述OSI模型中的各层次时,也是围绕各层次所对应的协议展开的。本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涵盖了TCP/IP协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网桥、路由器、LAN、静态和动态路由、多播和实时服务、网络管理和安全等。作者教授计算机网络课程8年多,书中的内容来源于作者实际的授课经验。所有实验均经过广泛且有效的测试,其中的实验环境是Linux操作系统。本书有配套的教辅材料。 本书适合作为本科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配套教材,也适合作为专科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接入网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它的定义、结构、接口、分类以及它在现代电信网中的地位与作用;第2章介绍铜线接入网,对xDSL特别是ADSL进行了重点介绍;第3章介绍光纤接入网,重点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和典型实用系统;第4章主要介绍无线接入网,重点介绍了移动与固定蜂窝系统、卫星接入系统以及无线局域网;第5章较系统地介绍了V5接口及其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紧紧围绕各种接入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实用系统来组织内容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其目的是力图使其内容新颖、通俗易懂、便于自学,并能结合工程实际。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与成人教育通信专业的本、专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培训教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辅助教材。
本书是“TCP/IP详解系列”的延续。主要内容包括:TCP事务协议,即T/TCP,这是对TCP的扩展,使客户-服务器事务更快、更高效和更可靠;TCP/IP应用,主要是HTTP和NNTP;UNIX域协议,这些协议提供了进程之间通信的一种手段。当客户与服务器进程在同一台主机上时,UNIX域协议通常要比TCP/IP快一倍。本书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实现细节,并参考引用了卷2中的大量源程序。适用于希望理解TCP/IP如何工作的人,包括编写网络应用程序的程序员以及利用TCP/IP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员。
本书从介绍现代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较全面地分析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内部机理和应用,并以TCP/IP为具体实例介绍现代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本书立足实际应用,对技术细节的阐述始终围绕着如何准确反映其原始设计思想来展开,书中配有大量进一步学习的资料,供读者深入学习使用。本书各章配有习题,并安排相关的实验,方便读者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Interllet的核心技术是TCP/IP协议,由于当前Intemet的普及,TCP/IP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热门和应用*广泛的程序设计技术。《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首先介绍了进行TCP/IP程序设计所必须掌握的 TCP/IP协议的有关知识,然后就网络程序设计的API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讲解,并且每一章都有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后通过几种典型的1'CP/IP程序设计实例的介绍和分析,使没有TCP/IP知识或对TCP/IP知识了解较少的读者通过《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的学习,也能在短期内掌握TCP/IP知识,并能进行一些简单实用的 rcPftP程序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