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Internet和Intranet中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交流”的协议,Winsock是应用为广泛的,基于TCP/IP的网络程序的编程接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TCP/IP及其工作原理,以简单明了的编程实例全面介绍了基于Winsock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具体内容主要包含TCP/IP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接口层基本知识、网络层技术及其协议、传输层技术及其协议、应用层常用协议、TCP/IP的实现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基本知识、TCP编程、UDP编程、网络综合程序设计、Winsock常用函数介绍及其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网络协议及其网络编程”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网络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作为IT培训机构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教程使用。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IPv6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和MBGP的专业图书,具体内容包含IPv6 BGP、RIPng、EIGRPv6、OSPFv3、IS-ISv6、IPv6组播和IPv6过渡技术。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路由技术,本书配有光盘,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
《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Interllet的核心技术是TCP/IP协议,由于当前Intemet的普及,TCP/IP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热门和应用*广泛的程序设计技术。《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首先介绍了进行TCP/IP程序设计所必须掌握的 TCP/IP协议的有关知识,然后就网络程序设计的API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讲解,并且每一章都有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后通过几种典型的1'CP/IP程序设计实例的介绍和分析,使没有TCP/IP知识或对TCP/IP知识了解较少的读者通过《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的学习,也能在短期内掌握TCP/IP知识,并能进行一些简单实用的 rcPftP程序的开发工作。
为适应两年制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培养动手能力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使计算机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训》。该书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出发,包括FCP/IP协议原理、网络硬件、局域网组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较为全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的原理、TCP/IP协议、网络管理及安全等的基础理论,掌握网络的规划组建、接入技术、硬件安装配置等实践动手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及处理网络故障、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安全设置的能力。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简洁精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均与
本书是一本讲述TCP/IP基本原理的技术参考书,从网络发展史入手,逐步展开对TCP/IP参考模型的讨论,详细剖析了包含于其中的各种网络协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TCP/IP参考模型、IP网络的编址机制、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控制和数据流、文件传输和访问、域名系统(DNS)及地址解析与逆向地址解析等,并且对IP路由协议、IP协议应用和IP网络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的附录部分则提供了与TCP/IP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本书讲解由浅入深,内容完整实用,比较适合于那些想全面深入了解TCP/IP的工程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GB/T 19760《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系列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L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LT协议规范。 本部分为GB/T 19760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31-F《CC-Link/LT协议规范》,其技术内容与BAP-05031-F完全一致。 GB/T 19760-2008与GB/Z 19760-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 19760-2005《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中的“CC—Link/LT协议规范”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技术内容完全一致;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矢量分析、时变电磁场、电磁波、天线基础、传输线、电磁兼容概述、电磁骚扰的传输途径、电磁兼容测试、接地和搭接、屏蔽、滤波等。 本书注重将电磁场理论与电磁兼容实际应用相结合。对于静电场和恒定磁场以及场的计算方法,本书不作为重要内容介绍。在介绍电磁场理论时,不以全面、系统作为目标。本书旨在深入分析理论概念,简化推导,以介绍解决实际的电磁兼容问题所需的基础理论作为重点。本书配套有电子课件,可供任课教师使用。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自动控制和电子类本科生,也可供其他专业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与方案实例。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概述,系统集成环境,广域组网技术,各类网络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反映了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方面的新技术。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集成的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TCP/IP的概念,并提供了在Windows 2000平台上运行的、易用的资料和主要应用程序。全书分为11章,内容包括:TCP/IP体系结构与寻址,TCP/IP协议的安装和配置,TCP/IP应用程序,TCP/IP寻址与子网,DNS、DHCP、WINS服务的配置,Windows 2000的路由和远程访问的优化,以及TCP/IP网络故障诊断。 本书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内容安排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每章附有大量的习题和测验练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网络技术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和具有一定基础的网络爱好者参考。
当今IT业的发展已使得Web服务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事务。企业可以是Web服务的提供者,也可以是其他Web服务的使用者。本书主要以实例为主,给关心Web Service的读者提供技术指南。 本书共分10章,包括Web Service和XML的基本概念、为XML提供的Java APIs、用XML提供的Java APIs开发Web服务的技术以及案例分析等。本书重点讲解Java应用技术,结合开发实践经验和案例说明这些技术的应用技巧,从而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讲解更着重概念、技能和方法的结合,使读者更容易掌握。 本书的对象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软件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等。
《融合与开放的下一代网络丛书》系统地描述了作者在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中,对下一代网络原理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本书在前几册的介绍基础之上,力争从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角度对下一代网络进行深入的阐述。为此,本书对通信网络,特别是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及相关的通信协议位置与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选取SIP、MGCP/H.248、BICC、SIGTRAN四类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信令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信令协议的历史发展(设计目的与目标)、信令协议的核心设计思想(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信令协议的处理过程(基本语义与处理规则)、信令协议的具体内容(基本语法规则)、信令协议在网络中的协作流程(基本时序规则)的研究,对各个信令协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tcp/ip网络编程技术基础》是一本基于tcp/ip协议进行计算机网络编程的教科书。全书通过原理介绍与例程剖析的形式,系统介绍了linux环境下如何使用c语言基于tcp/ip协议进行网络编程的详细步骤与过程。 与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主要的特点为:在注重阐述tcp/ip网络通信原理与套接字api编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例程的深人剖析,深入浅出地介绍服务器与客户软件的编程技巧;同时,在章节的编排上更加富有衔接性。本书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tcp/ip网络通信原理与套接字api编程原理,第3章和第4章主要介绍循环服务器软件的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服务器的并发机制,第6章到第8章则主要介绍并发服务器的设计方法,第9章主要介绍服务器并发性的统一与高效管理技术,第10章主要介绍客户进程中的并发机制,第11章主要介绍客户-服务器系统中的
本书是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互联网规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经作者深入研究编著而成。书中应用微观规制理论对当前互联网规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对新电信环境下如何建立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管制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书可供政府公务员、信息通信企业管理人员、信息通信业研究人员参考使用,并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相关专业教材。
GB/T 19760《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L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IT协议规范。 本部分为GB/T 1976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27-F《CC-Link规范实现》,其技术内容与BAP-05027-F完全一致。 GB/T 19760-2008与GB/Z 19760-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 19760-20056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中的“CC-Link实现”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我国标准编号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IP技术已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 作为高职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高职高专 十二五 规划教材》注重职业技能培养,通过整合企业技术资源,依据数据通信现网岗位典型工作案例选取内容,设计路由交换技术组网综合实训项目和各个单元任务相关技术理论,构建 理实一体化 课程资源。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高职高专 十二五 规划教材》突出高职高专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注重技能培养,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述技术性强的理论,通俗易懂。《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高职高专 十二五 规划教材》设
凌力编著的《网络协议与网络安全(第2版)》由两个知识板块构成:网络协议原理和网络安全原理。两者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性,可以分为两门课程讲授或学习,同时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贯穿起来学习更有助于全面掌握网络技术,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网络协议原理部分的重点是Internet技术,其次包括Ethernet、WLAN、自组网(Ad?hoc)、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重要的网络类型及其技术。从计算机网络OSI原理出发,具体剖析了各种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算法和多媒体信息编码算法。此外,还分析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在网络安全原理部分,逐一详解了古典加密算法、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单向函数加密算法以及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数字签名技术、网络安全协议和密钥管理方法
本书阐述了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主要的网络技术与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使读者对计算机网络有全面而且较深入的理解。 本书参照《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拟定的“网络及其计算(NC)”知识领域中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及相应的知识要点编著,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作为全书的结构框架,并以Internet的TCP/IP体系结构、技术和应用作为主体。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以复杂系统的人工智能诊断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了基本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的理论、方法、系统与实践。全书8篇,内容涉及神经网络智能诊断的产生、发展、现状与动向,复杂系统智能诊断问题的概念和策略;基于小波变换的*新信号处理技术;神经网络结构优化和算法改进;演化算法及其在智能诊断中的应用;小波神经网络;演化多层感智器;集成神经网络;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系统的开发和实践。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基本开发流程也有其全新的特点。本书结合国内外的网络课程案例,探讨了网络教学的各种模式和网络课程类型,介绍了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法与流程以及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并对网络课程的开发技术进行了介绍。本书还专门选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几门网络课程进行详细的解析,供老师借鉴和参考。
本书是一本关于TCP/IP协议原理及编程技术的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系统地介绍了TCP/IP协议族的体系结构,并分别介绍了IP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中各种协议的具体原理和工作机制;第2部分介绍了基于socket编程接口的网络编程技术,重点讲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编程应注意的问题、可用的模式和技术。 作为一本TCP/IP协议理论基础和编程技术的教材,本书既注重清晰地描述概念和理论,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能有效提高读者对TCP/IP的理解和网络开发能力。它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相关开发工作和网络管理的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在内容上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 基础知识、网络安全与管理基础、网络应用及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发展。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近专业和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