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是当前流行的网络包分析工具。它上手简单,无需培训就可入门。很多棘手的网络问题遇到Wireshark都能迎刃而解。 《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挑选的网络包来自真实场景,经典且接地气。讲解时采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以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实用的网络知识,又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与大多网络图书的课堂式体验不同,阅读《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的感觉更像在听技术圈的朋友分享经验,除了知识,还有心情和想法。本书的覆盖范围从日常使用的手机App,到企业级的数据中心;从对付运营商的网络劫持,到开发自己的分析工具,不一而足。无论你是系统管理员、实施工程师、技术支持、网管、培训教师,还是开发和测试人员,都适合阅读本书。
本书在介绍云计算的一些核心概念和云安全的基础知识上,重点讲述云数据的安全和云环境下隐私性的保护技术。同时结合不同厂商的云服务平台详细介绍IaaS、PaaS、SaaS三种云服务平台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提供的安全防护技术。随后结合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云服务风险的管理和评测方法。并对目前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云安全标准进行概述。本书可作为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云服务提供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在介绍了宽带IP网络基本概念、TCP/IP协议的基础上,全面地讲述了宽带IP网络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局域网技术、宽带IP城域网、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另外还研究了宽带IP网络的安全问题。 全书共有8章:第l章概述,第2章宽带IP网络的体系结构,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宽带IP城域网,第5章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第6章宽带IP网络的接入技术,第7章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第8章宽带IP网络的安全。 本教材取材适宜、结构合理,并重于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且能够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在教材编写方面,力争做到阐述准确、文字简练、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另外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及习题。 本
本书基于网络工程和应用需求,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逻辑顺序,有针对性地讲解TCP/IP的层次结构、工作原理和协议数据单元。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TCP/IP基础、网络接口层、IP寻址与地址解析、IP协议、ICMP协议、IP路由、TCP与UDP协议、DNS与DHCP协议、应用层协议、SNM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以及IPv6协议。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对于重点协议提供协议分析操作示范,引导读者直观地探索TCP/IP。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的RFC文档,反映TCP/IP*的一些发展动态。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参考书以及各种培训班的教材。
在当今的互联网络世界中,TCP/IP协议已经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在现代网络中管理TCP/IP并且指导其运行的所有常见模型、协议、服务和标准。全书主要介绍了TCP/IP基础、ISO/OSI和TCP/IP模型、链路层协议模型、网络层和IP协议、ICMP协议、DHC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域名系统DNS、IP组播知识、IPv6协议、管理TCP环境、NetBIOS和WINS知识,后介绍了网络接口的知识。本书各章都提供了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以巩固每章中介绍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通信专业的教程,也可供自学读者使用。
围绕网络工程师对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内容,本书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IPv6 地址、邻居发现、地址冲突检测、IPv6 静态路由、IPv6 默认路由、OSPFv3、 IPv6 访问控制列表、IPv6 隧道等知识。全书由IPv6 局域网应用篇、IPv6 园区网应用篇、IPv4 与IPv6 混合应用篇、IPv6 扩展应用篇四大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3 ~ 5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源自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并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展开。通过在业务场景中学习和实践,读者能快速熟悉IPv6 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本书提供了微课、PPT、练习与思考等教学资源,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技工等院校信息技术类通识课的教材,也可作为IPv6技术与应用的培训教材,以及社会信息技术类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Swift 2.0版本之后,Swift已经正式成为一门面向协议编程的语言,但无论是行业内的从业者还是行业外的初学者,对面向协议编程的概念都很陌生,因此本书的内容围绕"面向协议编程 这一核心思想展开。*章是IDE以及Swift历史的简单介绍,第二章涵盖Swift的入门语法,第三章为Swift的进阶语法,涉及函数式编程思想、面向协议编程的基础理论以及Swift的内存优化,帮助读者建立面向协议编程的意识。第四章为iOS开发快速入门,帮助初学者了解iOS开发中的MVC模式以及一些常用操作,希望读者能通过实战环节快速消化Swift语法。*后一章重点介绍Swift面向协议编程的工程细节。
W5500是WIZnet公司*新推出的以太网接入芯片,内嵌全硬件TCP/IP协议栈。崔建峰、陈海峰主编的这本《物联网TCP\IP技术详解》以当前流行的 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着眼于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物联网开发中所需要的TCP/ IP知识,同时又通过实际的案例介绍如何使用W5500 在STM32F103单片机上实现这些协议。本书除讲解常用的TCP/IP应用层协议(如DHCP、DNS和HTTP等协议) 外,还详细介绍如何与物联网云平台通信,如何实现设备固件的远程*新,以及如何实现ZigBee网关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物联网开发时常用的TCP/IP 技术,对读者从事物联网技术开发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实例出发,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物联网类、计算机类、电子类以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
本书系统详细介绍网络协议的原理、功能及实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 典型的物理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机制、局域网协议和广域网协议; IP协议、ARP协议、Internet控制协议、路由选择协议; TCP协议、UDP协议; DNS协议、文件传输协议、邮件传输协议、远程登录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等。每章结束对本章重点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附有习题,部分章节附有实验。内容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本书的特点。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VoIP技术构架(第2版·修订版)》解释了今天的一个基本的电话架构的建立和工作、有关语音和数据组网的主要概念、在数据网上传输语音和与电话系统互联的IP信令协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理解企业与公共电话组网、IP组网和语音在IP网络传输的相关知识;学习数据语音网络集成的种种注意事项;验证基本VoIP信令协议(H.323、MGCP/H.248、SIP)和已有的主要语音信令协议(ISDN、C7/SS7);探索VoIP怎样以更有效和更广泛的方式来实现现有电话系统上的应用;深入研究抖动、时延、分组丢失、编码、QoS工具和安全等VoIP主题。 《VoIP技术构架(第2版·修订版)》可供任何需要理解怎样使用IP网络传输数据的读者参考,对于那些语音、数据专家将极有帮助。《VoIP技术构架(第2版·修订版)》也为网络管理员、软件工程师和其他对此项技术感兴趣的读者介绍了理解VoIP网络所需的
本书系统讲解通信网络领域Xilinx FPGA内部的IP硬核。以流行的Xilinx Virtex-6型号芯片举例,涵盖Xilinx FPGA在通信领域主流的IP核,阐述Xilinx FPGA时钟资源和DCM、PLL和MMCM时钟管理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介绍基于Block RAM资源生成ROM、RAM、FIFO和CAM核的使用过程。阐述TEMAC核背景知识、内部结构、接口时序和配置参数,给出生成实例;介绍LVDS技术规范、源同步实现方案和去偏移技术,讲解Xilinx FPGA中IODELAYE1、ISERDES1和OSERDES核使用方法;阐述Xilinx FPGA DDR3控制器IP核的结构组成、模块划分、接口信号和物理约束等。
本书介绍了利用NS软件进行网络模拟和协议仿真的方法,内容既包括NS的安装、Tcl/Otcl语言、NS架构、仿真入门等基础知识,又涵盖了协议的移植、代码调试以及协议开发等有关知识。书中不仅给出了大量具有详尽注解、讨论NS基本功能的源代码程序,而且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站(www.ptpress.com.cn)上提供了一个配套的无线Mesh网协议开发和仿真的完整实例以及本书的示例源代码。 本书适合利用NS软件从事网络研究、开发和性能模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网络仿真的培训教程,以及高等院校与网络课程相关的实验教程。
本书主要讨论应用软件如何使用TCP/IP,重点研究了客户-服务器范例,并考察了分布式程序中的客户和服务器,举例说明了各种设计,讨论了应用网关和隧道技术。全书共31章,各章之后附有很多很好的习题。
本教程全面描述了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和实现技术。全书共分为11章,深入介绍了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的通信系统、通信模型、网络模型、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信号与编码、传输介质、接口标准、局域网技术、局域网互联技术、VLAN、通信子网交换技术、网络层协议、路由协议、IP计算、IP交换、IP安全、MPLS、传输层协议、SSL、RTP/RTCP、应用层功能协议、SIP、QoS等技术。本教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流畅、协议格式翔实,主要面向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初学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的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授课教材,以及数据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的参考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应用协议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特点,综述了加密算法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介绍了神经网络密码、整数型混沌密码、优化的身份公钥等新型轻量级算法,并详细阐述了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及其他若干轻量安全协议设计;后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方法与工具,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实例。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研究的内容兼具理论深度和工程实用性,内容叙述专业性较强、逻辑联系较紧密,尤其是后面若干安全协议的设计依赖于前面提出的各种算法,应用创新性较强。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适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
本书对因特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的原理、技术以及实现要求作了较全面的描述。概要介绍了路由器设备在因特网中的定位和功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包括RIP、OSPF、ISIS、BGP、MPLS协议、多播在内的相关协议,以及包括路由器工作原理、结构发展、功能模块、软件、服务质量在内的路由器技术;路由器通用实现要求;IPv4和IPv6实现要求;管理、安全、测试组网;路由器现状和进展。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反映了路由器设备当前技术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既适合于从事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又适合于大专院校网络通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作为相关培训班教材使用。
通信网协议是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之间交互的规则集合,它是通信网络系统运行的保障。本书着眼于通信网运行的基础核心协议,侧重于协议机理的解析和实例分析,本书第1章是通信网概述,简要描述了通信网发展历程,以及各基础协议在通信网架构中所处位置与功能,第2章至第9章详细介绍了通信网常用的核心协议,包括七号信令系统(SS7)、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和点对点协议(PPP)、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运营级骨干网传输(PBT),可靠传输协议(SCTP)、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抽象语法标记(ASN.1)、无线应用协议(WAP)、前台认证协议(PPP)与后台授权协议(Diameter),第10章给出了网络工程协议及协议开发工程的基本概念。本书在选材上兼具系统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信息通信工程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什么是IP?简单说来,IP就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首歌,比如《同桌的你》;可以是一部小说,比如《鬼吹灯》;可以是一台话剧,比如《夏洛特烦恼》;可以是某个人,比如周星驰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互联网营销经验,通过papi酱、罗振宇、咪蒙、吴晓波等成功案例的分析,由理论到实践,从魅力人格体、超强内容力、极致传播力、粉丝运营、商业变现、自品牌生命力六个方面,详细介绍超级IP的打造与运营方法,全书通过典型性的生动例证和颇具独到见地的理论总结,使其可读性得到明显的提高。IP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一个 个体崛起 的互联网商业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把握风口,借势而飞!
本书由资深Cisco技术讲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心得编写而成,针对CCNA认证中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路由基本原理;路由协议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RIPv1,RIPv2,IGRP,EIGRP,OSPF);访问控制列表;以太网和WLAN;以太网交换原理;广域网及其接入技术(HDLC、PPP和帧中继);动态地址配置;地址翻译;IPsec/SSL VPN;IPv6简单介绍。
This book describes the TCP/IP protocol suite, but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n other texts on TCP/IP Instead of just describing the protocols and what they do, we'll use a popular diagnoshc tool to watch the protocols in action. Seeing how the protocols operate in varying circumstances provides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y work and why certain design decisions were made. It also provides a look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ocols, without having to wade through thousands of lines of source code.
本书是TCP/IP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重点讲述高级协议,覆盖了当今TCP/IP编程人员和网络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的T/TCP(TCP事务协议)、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NNTP(网络新闻传送协议)和UNIX域协议。与前面两卷一样,本书有丰富的例子和实现的细节。
本书是《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的第4册,系统、全面地讲述TCP/IP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应用程序。全书分为8章,分别介绍TCP/IP体系结构与寻址,TCP/IP应用程序,TCP/IP寻址与子网,TCP/IP协议,TCP/IP服务,TCP/IP路由选择, TCP/IP应用程序原理,以及TCP/IP网络故障诊断。 本书是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的指定参考教材,适合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和具有一定基础的网络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在对 IEEE 1394体系结构及协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控制芯片功能的描述,从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1394硬件接口及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注重实用性是本书的特点之一,作者总结了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尽量详细地介绍了实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达到使读者可以更快地设计出自己产品的目的。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从协议、芯片及其硬件设计和驱动软件设计三方面对IEEE 1394 接口的开发进行了阐述。 本书适合所有关心IEEE 1394开发的软件或硬件工程师使用,也可满足大专院校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师生及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学习1394技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