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面向大多数GIS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读者群体,突出“开源”和“应用分析”特色,以具体案例形式,介绍QGIS软件的基本数据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包括QGIS数据加载、浏览、专题地图制作、打印输出;QGIS空间配准、栅格矢量化、实体生成、GPS连接等数据采集和编辑操作;QGIS空间缓冲区和泰森多边形分析;QGIS热力图表达和核密度分析;“PostGIS+QGIS”关系数据库建库及空间SQL分析;PostGIS空间网络拓扑处理与可达性分析;PostGIS综合空间分析应用。
本书从应用开发角度,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Python语言在开源GIS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使得开源GIS得到应用,并进一步推广开源GIS的理念与技术。本书主要以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地图制图为主线。在选择内容时,本书以目前最为经典、常用的类库为主,目的是给初学者系统地讲解基本的概念。书中用到一些数据,并有代码,这些资源都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并且网站上的内容也会有相应的更新。书中代码经过了测试,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运行,大部分也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运行。
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书是作者在版的基础上,搜集了很多**资料并整理而成的。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发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GPS卫星导航定位的实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GLONASS系统、GALILEO系统、DORIS系统、PRARE系统、EGNOS系统、WAAS系统、GDGPS系统、GPS航天飞机测图系统和地球同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与应用,对卫星激光测距在GPS导航定位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做了综述。
本书是《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的配套实验教材。全书共15个实验,内容涉及空间位置特征分析、空间拓扑关系分析、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数字地形分析和空间分析并行计算等,侧重空间对象量算、空间关系查询、选址分析、追踪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插值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GIS与专业模型集成等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全书由浅入深引导读者掌握GIS空间分析方法与GIS桌面软件操作。同时,本书各章内容又保持相对独立,读者可视情况自由选择。
本书以林学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环境的经营管理决策分析,使森林经营管理信息化。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GIS导论,下篇为GIS在林业中的应用。其中上篇分为GIS概论、GIS组成和功能、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G IS设计和GIS应用模型共五章。下篇分为GIS在天然林保护中的应用,GI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GIS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应用和GIS在区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共四章。该书除作为林业和有关专业的教材外,并可供有关地学、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土地利用形态空间布局差异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交通排放污染是当前我国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和空气质量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有助于从根源上掌握和改变交通需求的生成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实现优化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减少交通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长远目标。本书采用竞租理论、双层多目标优化理论和地理学的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等空间智能方法,从微观定量角度构建土地利用、交通和空气质量一体化模型。通过对三者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空气质量为目标,探索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策略,从而丰富城市规划系统研究理论,强化低碳规划理念,为我国传统的“定性规划”“经验拍脑袋规划”提供定量、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本书主要以ArcGIS10.7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10.0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章,包括ArcGIS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的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深入浅出,既适合ArcGIS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ArcGIS专业人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一定帮助。
autodesk作为全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秀的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本书作为autodesk公司官方开发的教材,所介绍的产品正是国内用户所熟悉的mapguide和autocad map 3d。 mapguide是应用广泛的地理空间数据发布(webgis)平台之一,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将地理空间数据发布到internet/intranet,帮助企业低成本地实现与内部团队、用户、公众以及其他企业应用系统共享地理空间数据。autodesk map 3d是全球领先的创建与管理空间数据的工程gis平台, 使用fdo(feature data objects)技术对gis数据的直接存取,其完全包含了autocad的全部功能,能够轻松地应用autocad的工具编辑和维护地理空间信息。 本书由autodesk上海研发中心的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研发专家经过一年的努力编写而成,他们具有丰富的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研发经验,对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有
《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第二版)》基于*的ENVI5.1版本软件,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其功能及遥感图像处理流程和方法。全书共分16章,涵盖了ENVI软件概述、ENVI遥感图像处理基础、数据显示操作、遥感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矢量处理、制图、正射校正、面向对象图像特征提取、地形分析与可视化、遥感动态监测、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高光谱与光谱分析技术、波段运算与波谱运算以及ENVI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全书按照遥感图像处理流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读者掌握ENVI软件操作,部分章节设有完整实例,以帮助读者学习完整的遥感图像处理流程。《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第二版)》各个章节相对独立,读者可视个人情况选择阅读。 《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第二版)》不仅详细介绍了ENVI遥感图像处理功能,还融入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作为ENVI软
本书由90多位成就卓著的GIS学者撰写而成,是目前GIS领域引用多的参考书,也是对GIS多年来发展的一个总结。全书包括原理、技术、管理与应用四篇内容,系统阐述了GIS的科学概念、科学渊源、学术观点、基本原理、支撑技术以及管理与应用方法,全面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深入剖析了GIS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共40章,下卷共32章。上卷系统阐述了GIS的原理与技术方法,下卷全面介绍了GIS的管理与应用方法。 本书可供与GIS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对GIS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参考。
《开放式GIS开发与应用》讲解了一个基于插件的开放式应用开发框架,其目标是解决GIS综合应用系统的信息互通、功能高度复用、数据高度共享和快速构建GIS应用系统,通过可视化的插件协同建模,快速构建GIS应用,全面提升集成能力.《开放式GIS开发与应用》共,章,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模式的基本原则、应用开发框架及插件的基本概念、基于插件的开放式GIS应用开发框架、OG-ADF框架的文档视图结构、创建基于OG-ADF框架的命令与工具、OG-ADF开发框架的插件及事件处理机制、基于OG-ADF框架实现的服务SpatialDatabaseManageService及相对应的插件、基于OG-ADF框架的开发案例$$$广东省遥感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等.
本书论述国民经济动员时空信息生态链协同的发展现状、相关理论基础、协同方法和协同机制等问题,重点介绍国民经济动员时空信息生态链模型、协同方法和协同机制。同时,以“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分别针对国民经济动员时空信息生态链模型、协同方法及协同机制,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实际存在的信息生态要素及时空信息应急服务保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协同机制进行验证,对部分未在实际中应用的协同机制进行仿真。
《海岸带环境遥感原理与应用》针对海岸带环境遥感的研究现状,内容涵盖了海岸带环境遥感各个主要方面,按照数据获取、校正、参数反演、信息提取、多学科交叉的主线展开论述,读者从中会品味到海洋水色遥感的深奥机理和复杂的反演模式,以及尺度效应与不确定性等前沿问题,同时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水色遥感机理、大气校正、海岸线与浅海地形信息提取等相关知识,较为系统地论述海岸带环境遥感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模型,既立足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又面向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是作者们将多年点滴辛勤汗水洒在海洋水色遥感机理、反演模型以及算法研究中,集累知识的硕果于一册,欲以此为媒传播知识。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Web GIS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开发方法。本书还重点介绍了ESRI公司发布的Web GIS开发平台Arc GIS Server及Geo Server开源Web GIS,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都是目前Web GIS研究与开发的最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Web GIS基本技术原理;Web GIS技术应用方法;移动GIS;Arc GIS Server开发指南;开源Web GIS平台。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教程。全书共分8章。*章绪论,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由与发展过程;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介绍其涉及的硬件构成、软件模块及系统的功能;第三章空间数据获取,介绍数据的采集、获取、转换及其质量问题;第四章空间数据表达,介绍地理现象、空间对象的关系及其矢量、栅格表达,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等;第五章空间数据处理,介绍各种空间操作的算法以及实现策略;第六章空间数据管理,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模型;第七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介绍空间查询分析的各种方法;第八章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地图制图,以实例介绍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制图等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输出问题。《BR》 本书对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算法以及实现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对地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在数字地质填图、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地质应用领域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书既涵盖了“GIS概述”、“地理空间数学基础”、“矢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栅格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数据库”、“GIS高级话题”等GIS基本原理、方法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同时也包括了“MapGIS上机实践”、“数字地质填图工作方法”、“ArcGIS上机实践”、“GIS工程设计与开发”等与实际地质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内容。
本书尽量全面地叙述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的原理、结构、应用、设计方法和流程。第1章讲述有关技术背景和发展历程、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第2章讲述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简述CMOS工艺技术和VLSI设计方法和流程。第3章描述有源像素传感器APS。第4章讲述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阵列结构和原理,以及阵列的各种曝光操作模式。第5、6两章讲述像素阵列的读出、曝光控制、图像信号的高速模数转换和图像数据传输的子系统方案和电路原理。第7章讲述CMOS图像传感器版图设计的一些特点,以及一个全芯片版图布局案例。结束语叙述图像传感器芯片的超大规模集成及其发展前景。
WebGIS是一种B/S架构的“特殊”Web应用程序,从基本的HTTP请求响应模型到热门的SOAP、REST服务、JSON和GeoRss等术语,GIS服务器的发展一直紧跟主流Web技术的脚步。 WebGIS开发人员很多时候都在编写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程序,在相当多的GIS商业软件中,这一客户端已经进行了严密的包装,以至于学习者很难了解其本质。而本书以WebGIS本质为切入点,从HTTP请求响应模型出发,将两个任务——开发一个ArcIMS客户端API和介绍瓦片式GIS原理及实现作为主线,详细介绍了ArcIMS服务器及其交互语言ArcXML、JavaScript、VML、SVG、OGC和瓦片式GIS的知识,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代码,不但“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于有一定GIS开发基础的,希望掌握WebGIS设计和开发的中高级程序员阅读。
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国际上已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为人们提供及时、丰富、便捷的地理信息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向,并逐渐形成一门多技术集成的交叉学科。本书全面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式、技术体系、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实时动态空间定位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重点讨论了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地理空间数据更新与管理、多源地理数据集成与融合,以及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编译,探讨了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功能,论述了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结构框架、移动位置监控平台和移动终端的硬件及其功能特点,后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应用。
目前,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 (MGIS或MobileGIS) 正在兴起,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本书引入了当前热门的计算机移动应用开发实例,细讲述开发环境、开发语言等要素,带领读者逐步完成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项目,每个项目中都引入一种新的移动应用平台特性,并着重指出有助于编写引人入胜的移动应用程序的技术和*实践。是学习使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的理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