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 GIS为平台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材。全书共安排了30个实验,内容涉及空间数据基础与Arc GIS基本操作、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可视化、GIS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设备与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说明,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及教学课件。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可以加深读者对GIS基础理论的认识,使其掌握从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与GIS应用,再到空间数据可视化与专题制图等整个数据链路中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本书既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在《信息安 全技术》基础课程重点阐述CISAW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基础上,深入诠释了“安全的集成”和“集成的安全 ”的核心概念,独具特色地提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 ”和“集成安全”的保障模式,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各 环节进行全面论述并深入分析,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 集成的初步理论构架。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虚拟城市系统建设的背景、理论和关键支撑技术;现今较为流行的一些虚拟实现系统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虚拟环境的设计方法论及虚拟环境管理器的概念模型设计方法;虚拟环境的建模技术和虚拟环境视景数据库的构建技术;地理信息数据互操作技术及其实现。结合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以虚拟现实为核心,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GIS进行虚拟城市快速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地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典型示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应用和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信息科学技术、城市规划、区域管理等有关科研、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该教材是为了满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其内容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工作者必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面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集成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规范;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方法和法律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方法和企业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Are/lnfo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基于Are/lnfo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专业一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案例等。为了方便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都配有思考题或练习题。 该教材是我们在多年从事地
本书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要求,从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掌握与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技能的角度,系统介绍了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视图显示与查询、地理数据表格和图表的创建与制作、地图要素组合制图与地图整饰的具体操作和使用,以及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汉化和应用Avuenue程序语言进行开发。本书在附录中介绍了地理数据采集和读取CAD数据扩展模块的应用,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使用要求。 本书也适合应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和Avuenue程序语言进行开发的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着重研究在GIS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应用景观生态学、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空间统计学以及分形等理论和方法于江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分为4个部分: 一、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结果,评价市域生态现状,从而提出保护市域生态系统的建议与措施,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 二、根据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基于GIS技术平台,应用GIS空间数据库,判断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评价城镇间职能类型强度、划分空间组合聚集区、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等城镇体系规划核心内容的实践方法。 三、基于空间统计学理论的空间自相关原理,应用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系数,分析城镇经济空间关联特征,为城镇体系空间分析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 四、引入城镇体系的分形原理,计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而成,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GIS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内容划分为7个项目、25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包括:GIS平台选择、GIS空间数据获取、GIS空间数据处理、GIS空间数据建库、GIS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GIS产品输出、GIS技术综合应用。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思考练习”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实用,技能针对性强,达到“在任务实践中学知识”、“在任务实践中学技能”、“在任务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的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成为当今的大趋势。在这场革命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正在蓬勃发展。在我国,GIS的应用已遍及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rcView GIS是著名的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商——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推出的GIS软件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为普通微机用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GIS平台,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地理数据显示、查询、统计、分析和制图设计的能力,而且用户界面友好,易于使用,与ESRI其他产品有着坚固的相互支持,是利用空间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ArcView GIS 3.x成为国内外流行的桌面 GIS软件之一。尽管 ESRI后来又推出了Arc GIS系列
本书针对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的单位和作业人员,以漫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使图书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主要内容包括:在测绘生产活动中经常面对的危险、应采取防范措施的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规避和救护知识。***********************************************************************************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GIS数据模型入手,系统地剖析了传统数据模型在地理数据共享方面的不足,以及*发展的统一地理数据模型和地理信息共享数据模型(GML)在地理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探索了如何在GIS环境下共享和使用地理信息的技术框架和技术体系。全书从GIS数据转换技术、GIS互操作技术、GIS地图符号共享技术、地理数据空间关系的共享与重构技术、基于空间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基于空间元数据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等多个侧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地理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地理信息共享的机制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材料,同时也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的人员,以及应用
本书内容简介:土地信息系统(LIS)是土地科学和空间信息科学的高度综合。研究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信息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全面阐述了土地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分三部分,共8章。部分包括1~2章,阐述了土地信息系统概述和基础;第二部分包括3~6章,论述了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数据输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三部分包括7~8章,讲述了土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既是教材也是专著。可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地形测量》由李天和主编,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制定的教材编写规划,为培养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的测绘人才编写的。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测量误差、图根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应用。《地形测量》是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测量与监理、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和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nrty"> 本书由一系列的练习组成,可使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特别是通用的空间分析功能。内容包括: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数据输入,地图输出,邻近分析,叠合分析,网络分析,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计算,不规则三角网的应用等,涉及矢量、栅格、TIN三种数据模型,后用综合分析帮助学习者加深理解。所有练习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产品ArcView GIS 3.x及其扩展模块实现,有作者专门设计的练习数据、小型应用程序和文字教材相配套。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适用于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人文地理、测绘工程、城市建设、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有关课程,也适合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自学或在职培训。
王云汉主编的《传感器技术应用》从工程实践中出发,提取出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着重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了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内容上涵盖了:传感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模拟式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容积式流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栅传感器、感应同步器、光电脉冲编码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新技术传感器(仿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集成一体化传感器)、传感器的典型新应用模式(数据采集系统、虚拟仪器、物联网)。从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到实际应用都做了全面性的介绍,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的学习部分或全部知识点。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检验、自主反思总结
于海龙编著的《面向Web服务的GIS应用模型复用研究》基于OpenGIS的开放分布式处理模型RM-ODP、WebService技术、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等,提出了面向Web服务的GIS应用模型复用与集成方法,并以小流域地貌演化模型为例,进行了应用实例研究,验证了本书提出的复用与集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面向Web服务的GIS应用模型复用研究》可供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人员阅读。
本书以作者所在的信息安全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数字地图信息隐藏技术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地图的基本特征、水印算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小波分形的水印技术、基于波段叠加的水印技术、格式无关的可逆水印技术等。全书共5章,每章都包含了作者近年的科研成果。本书可作为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展业师生使用,又可以作为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设计参考书,也可供对地理信息系统安全、数字地图水印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从近年来GIS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以GIS设计和应用为主线,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作者多年的开发设计成果,系统地介绍了GIS设计的特点、方法、过程和实现技术,详细阐述了GIS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多个应用实例等内容,具体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GIS实施与维护、GIS测试与评价、GIS项目管理与质量工程、GIS标准化、GIS开发模式、GIS设计实例等。本书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必需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理论和数据库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再以通俗流畅的语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教学与开发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此外,每章的后面附有习题,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难
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系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的书籍,部分侧重于科学原理阐明,部分侧重于专业部门的应用。本书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既介绍常见GIS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又拓展前沿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全书分Google Earth和Maplnfo软件两个部分,共9章,主要内容为:初识Google Earth,Google Earth基本功能,Google Earth高级功能,Google Earth应用案例,Maplnfo概述,地图数据编辑,属性表编辑,数据查询与数据统计,地图制作与输出。每章内容针对某一个专题设计练习实验,并进行详细解释说明,方便读者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