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 GIS为平台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材。全书共安排了30个实验,内容涉及空间数据基础与Arc GIS基本操作、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可视化、GIS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设备与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说明,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及教学课件。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可以加深读者对GIS基础理论的认识,使其掌握从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与GIS应用,再到空间数据可视化与专题制图等整个数据链路中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本书既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GIS不仅是强大的地图制图工具,其核心能力是空间分析。GIS空间分析可以揭示地理数据中蕴含的格局、关系和趋势,以进行决策和未来规划。 《GIS空间分析指南》从空间分析的定义开始,向读者阐述GIS空间分析的意义,介绍各种空间分析方法,提供进入地理空间分析领域的必要知识,并以大量的彩图进行说明,简单清楚地向读者展示了空间分析的用途。通过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基本元素,从多种方案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及使用软件工具精确地分析结果,并展示成果。 《GIS空间分析指南》作为GIS空间分析的入门书,适合GIS和相关专业的初学者和希望进一步提高空间分析技能的资深用户。 《GIS空间分析指南》主要阐述了六个常用的地理空间分析任务: ?地理要素空间位置制图分析 ?*值和小值制图分析 ?密度制图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在《信息安 全技术》基础课程重点阐述CISAW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基础上,深入诠释了“安全的集成”和“集成的安全 ”的核心概念,独具特色地提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 ”和“集成安全”的保障模式,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各 环节进行全面论述并深入分析,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 集成的初步理论构架。
本书以“跨平台”和“嵌入式GIS引擎”两组关键字为主线,按照开发过程中的先后顺序,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全面阐述了设计和开发一款跨平台嵌入式GIS引擎的基础知识及体系结构。本书第1~3章讲述了GIS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介绍了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开发工具;第4~6章讲述了GIS引擎基础,这部分包括GIS引擎索引机制、GIS文本绘制、GIS绘图基础;第7~10章主要讲述了GIS引擎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高级功能的实现,包括高级屏幕绘图、地图标注、窗口剪裁等;第11章讲述了嵌入式数据库的相关知识;第12~14章讲解了一个完整嵌入式GIS引擎的实现,后通过一个城管通的项目实例,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贯彻起来,使读者具备开发项目的实力。 本书的内容覆盖面广,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政府、企业的GIS研究与开发人员,也适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虚拟城市系统建设的背景、理论和关键支撑技术;现今较为流行的一些虚拟实现系统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虚拟环境的设计方法论及虚拟环境管理器的概念模型设计方法;虚拟环境的建模技术和虚拟环境视景数据库的构建技术;地理信息数据互操作技术及其实现。结合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以虚拟现实为核心,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GIS进行虚拟城市快速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地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典型示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应用和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信息科学技术、城市规划、区域管理等有关科研、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该教材是为了满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其内容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工作者必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面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集成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规范;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方法和法律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方法和企业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Are/lnfo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基于Are/lnfo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专业一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案例等。为了方便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都配有思考题或练习题。 该教材是我们在多年从事地
本书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要求,从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掌握与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技能的角度,系统介绍了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视图显示与查询、地理数据表格和图表的创建与制作、地图要素组合制图与地图整饰的具体操作和使用,以及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汉化和应用Avuenue程序语言进行开发。本书在附录中介绍了地理数据采集和读取CAD数据扩展模块的应用,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使用要求。 本书也适合应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和Avuenue程序语言进行开发的技术人员使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黄河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379048)以及武汉大学教务部资助下,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本书共分九章,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模,是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章介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是GIS栅格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四章介绍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包含分析,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矢量数据的网络分析,是GIS矢量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五章讨论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数据的量算,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信息分类,空间统计分析等内容
本书着重研究在GIS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应用景观生态学、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空间统计学以及分形等理论和方法于江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分为4个部分: 一、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结果,评价市域生态现状,从而提出保护市域生态系统的建议与措施,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 二、根据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基于GIS技术平台,应用GIS空间数据库,判断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评价城镇间职能类型强度、划分空间组合聚集区、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等城镇体系规划核心内容的实践方法。 三、基于空间统计学理论的空间自相关原理,应用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系数,分析城镇经济空间关联特征,为城镇体系空间分析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 四、引入城镇体系的分形原理,计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而成,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GIS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内容划分为7个项目、25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包括:GIS平台选择、GIS空间数据获取、GIS空间数据处理、GIS空间数据建库、GIS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GIS产品输出、GIS技术综合应用。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思考练习”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实用,技能针对性强,达到“在任务实践中学知识”、“在任务实践中学技能”、“在任务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的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本书就如何表达日趋复杂、不断往立体方向发展的道路交通现象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网络三维数据模型、道路及附属设施三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基于道路网络的三维空间数据索引、道路之间的拓扑关系、集成道路网的地形模型可视化、交通分析与操作等。本书为搭建基于三维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为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 GIS 教学和研究的相关经验撰写而成。《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共9章,简洁系统地阐述了 GIS 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 GIS 概念体系、空间信息基础、空间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等核心理论,并介绍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GIS空间分析及GIS 产品输出等基本方法,*后就 GIS 设计和发展趋势做了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强调系统性、简明性、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内容精炼,简明易懂。
本书从控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构成出发,着眼于MapX的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利用MapX开发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MapX开发中常见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结合作者的开发经验,给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程序实例。 本书适用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中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尤其是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开发技术、有一定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读者,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社会培训教材。
本书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特征、功能、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数据库设计,着重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标准化,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与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气候生态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后还介绍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及其发展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农业、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地理、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MapObjects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工具。本书根据作者近3年在MO上作的十几个实际的开发程序的经验,对MO中各种基本功能的使用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并对MO用于大型管理程序、网上发布等功能做了扩展,使之更加实用。 本书从程序设计的实践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可以作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入门教材和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GIS技术与应用丛书》中的一本,根据*推出的MAPGIS软件平台编写而成,主要介绍了MAPGIS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方法、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全书共19章,主要包括:MAPGIS概述、图形输入、图形编辑、文件转换、文件升级、误差校正、绘制图框与投影变换、图形裁剪、报表定义、图形输出、属性库编辑、地图库编辑、影像库编辑、空间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网络分析、多源图像处理分析、电子沙盘、网络数据库管理等内容。此外,本书还补充了MAPGIS6.5版的新增功能及其部分功能的应用流程与实例等新增加的内容。
本书以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融合原理、融合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 全书共11章。第1~3章介绍了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像融合的预处理方法、源图像的成像特性及图像融合的性能评价;第4~9章系统介绍了各种图像融合方法,其中包括早期各种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基于Shea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等;第10章结合图像融合的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应用;11章对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本书着重介绍图像融合技术中*基本和*成熟的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学者的当前工作。 ?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成为当今的大趋势。在这场革命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正在蓬勃发展。在我国,GIS的应用已遍及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rcView GIS是著名的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商——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推出的GIS软件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为普通微机用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GIS平台,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地理数据显示、查询、统计、分析和制图设计的能力,而且用户界面友好,易于使用,与ESRI其他产品有着坚固的相互支持,是利用空间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ArcView GIS 3.x成为国内外流行的桌面 GIS软件之一。尽管 ESRI后来又推出了Arc GIS系列
本书针对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的单位和作业人员,以漫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使图书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主要内容包括:在测绘生产活动中经常面对的危险、应采取防范措施的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规避和救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