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也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由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州与维修学科委员会根据*颁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及交通行业职业技能规范和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组织编写而成。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基础、汽车单片机局域网基础、汽车局域网中的现场总线、车载网络系统通信、车载网络系统总线驱动及附属装置、CAN总线控制系统的维修共6个单元,并附有技能训练。每单元后附有思考题。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供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或自学用书,同时可供汽车维修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结合当前流行的多种系列的单片机,从应用的角度讲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使用单片机的体会,对与应用有关的单片机内部硬件及其操作进行了详细解释,为了追求举一反三的效果,对同样的功能单元通过多家公司的单片机对照来讲解。对从未涉及单片机使用但具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的人员来说,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很快将单片机自如地作为自己的设计元件,打破在单片机、DSP、ARM等智能芯片面前望而却步的局面;对于会初步使用一两种单片机的人员来说,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单片机的组成规律,掌握快速消化各种单片机使用说明书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选择不同的单片机以提高所设计产品的性价比。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设计了8个实验: 指令系统和体系结构、流水线及流水线中的冲突、指令调度和延迟分支、Cache性能分析、再定序缓冲(ROB)工作原理、多Cache一致性——监听协议、多Cache一致性——目录协议。本书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加深对系统结构知识的理解,书中的实验是基于MIPS指令集结构的,并提供了实验所需相关知识的介绍,可以与大多数系统结构教材配合使用。本书还提供了专门为系统结构实验开发的一套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模拟器。这些模拟器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直观,交互性很强。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系统结构课程以及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辅助教材。
本书通过大量系统实例精讲形式,介绍了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流程与方法。全书包括11章,首先讲述51系列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常用单元、Keil 8051 c编译器、51系统设计流程,引导读者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然后安排了7个典型实用的51单片机系统设计实例,具体为实时日历时钟系统、网络监控与采集系统、工厂环境监测系统、电热水器控制系统、无线智能抄表系统、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系统、智能嵌入式网关设计等,读者通过学习,可以快速提高设计能力,步入高级工程师的行列。 本书语言简洁,层次清晰,内容从零开始、循序渐进。不但详细讲述了硬件系统设计及软件调试方法与流程,而且提供了综合系统设计思路,对实例的所有程序代码做了详细注释,利于读者理解和巩固知识点。配套光盘包含了本书所有实例的硬件原理图和软件代码,方
本书作为嵌入式实验课的教材,着眼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基本原理和实际开发过程的讲解,内容涉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组成、特点、开发流程,ARM系列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嵌入式Linux开发的关键技术,着重介绍了ARM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产品系列、嵌入式Linux内核体系结构、嵌人式Linux的剪裁以及嵌人式Linux开发环境,实际选取基于Motorola i.MX系列嵌入式处理器MC9328MX1/MXL的应用开发系统,详细讲述了ADS开发板的使用和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编写、驱动程序编写,详细介绍了从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内核编译、根文件系统的生成、Bootloader映像的烧写、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的烧写到系统的运行及调试等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详细过程。本书给出了二十个实验,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开发步骤,使读者在学习基本的嵌入式开发原理的同
本书介绍了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相关概念、时间并行技术、指令级并行技术、向量处理机、互连网络、阵列处理机、多处理机、机群系统、课程设计实验。 本书依据短学时教学要求编写,知识完整,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概念清楚,注重实践环节与能力培养,形成了文字教材、电子版教材、试题库、课程设计实验及教学仪器等综合配套的教学体系。 本书文字流畅,便于自学,有广泛的适应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教材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参考书。
本书以8088/8086 CPU为例,在简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接口及其应用。全书共分8章,内容涉及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系统总线、汇编语言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接口概念、常用接口、人机接口、过程通道接口技术、串行接口、多媒体接口等内容。写法上既有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介绍,又结合实际给出应用实例。 本书内容简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应用。全书各章都附有习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和大专、高职、成人高校的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类各专业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微型计算机开发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及广大计算机爱好者阅读。
本书首先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系统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抗干扰技术,后简要介绍了具有51内核的8位单片机类型与性能。本书配有例题、习题与思考题,便于课堂教学与自学。本书是高等学校电子类及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供非计算机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和从事微机应用的人员使用。全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工程应用。
本书以C51语言编程技术和Proteus仿真软件为主线,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基本原理、硬件资源及单片机系统的开发过程。本书以Proteus+C为主要编程工具,具有基础理论够用、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全书共分三篇:篇(第1章、第2章)为单片机基础及C51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C51语言的编程基础;第二篇(第3章、第4章)为开发环境使用部分,着重介绍C51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硬件仿真环境及Keil与Proteus联合单片机仿真等;第三篇(第5章至第7章)为实例部分,着重介绍8051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编程、常用接口技术及综合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及普通读者参考。
本教材基本覆盖了国内中文版同题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介绍了近十年来在国内外飞速发展、广泛普及的新产晶技术(例如FPGA纳米技术和嵌入式微电路系统技术)。全书在广泛参考国外相关书籍和资料的基础上由熟悉单片机专业英语和相关知识的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合作编著完成;内容简练、重点突出、系统性与前趋性兼顾。 全书共分四篇十四章。篇介绍了单片机产品、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全貌,同时较系统地介绍了普遍涉及的基本概念:第二篇以MCS 8051/2系列产品为核心,并与高端、低端产品(例如PLM 80198与PIC系列)相对照介绍了传统单片机的基础核心技术;第:三篇概括性地介绍了一些近十年出现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新产品(例如S3C2410A、C 8051F33X、Atmega8/L和AduC 812)、新技术的全貌与特征;第四篇是独立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教学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编写的。全面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应用知识。 本书共7章,包括基础知识、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与功能、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MCS-51单片机汇编程序设汁、中断和定时器/计数器、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以及MCS-51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着重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书与齐晓旭主编的《MCS.51单片机基础及实验技能训练》配合使用,通过例题解析、实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材,还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制作——基于keil和proteus开发仿真平台》基于8051单片机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分别是led电子彩灯、电子钟、简易电子琴、数字电压表、数字温度控制器和电子日历的设计与制作。每个学习情境包括多个任务案例,每个任务案例都有keil项目程序和proteus仿真。程序设计以c语言为主,涉及汇编及c语言编程、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存储器、中断/定时系统、时钟计时、串行通信、电子音乐、模数转换、数字温度检测、pwm调速、字符/点阵液晶显示、i2c总线和实时时钟等应用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本书所有任务案例请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 《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制作——基于keil和proteus开发仿真平台》以任务为导向,实践性强,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用于单片机爱好者或工程
本书重点介绍由嵌入式处理器组成的复杂分布式系统设计的一些*研究成果。在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史、组成、特定化以及基本理论后,详细讨论了基于裕度的调度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的静态调度算法,结合了优先级抢先和不可抢先的优点,适合于复杂的多速率任务图。随后介绍了基于SOPC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并重点讨论了基于Petri网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后将agent技术和各种网络技术结合,给出了由信息家电组成智能家居系统的理论框架。 本书可作为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CPLD/FPGA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两种可编程专用集成电路(ASIC),被广泛地应用在航天、通信、医疗、工控等各个领域,特别适合于产品的样品开发与小批量生产。本书从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CPLD和FPGA逻辑器件的特征、特性及使用,并对这两种逻辑器件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本书还对这两种可编程器件的软件工作语言进行了说明,着重介绍了VHDL硬件描述语言。此外还介绍了一种逻辑器件的仿真和分析软件MAX+plusⅡ。 本书内容新颖、技术先进、由浅入深,既有关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系统论述,又有丰富的设计应用实例。对于从事各类电予系统(通信、雷达、程控交换、计算机等)设计的科研人员和应用设计工程师,这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应用参考书。本书与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
路莹、彭健钧主编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ARM嵌入式处理器,详细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4篇共10章,在系统地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接口技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程基础以及基于ARM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针对IntelXscale PXA270嵌入式处理器,重点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种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通信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教材和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料,也可作为从事ARM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心要介绍从8086到Pentium 4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微型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常用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反映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发展的新技术,立足于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即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原理教材,又可供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开发人员参考。 为了配合教材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本书配备了用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利用动画帮助读者理解。课件中还配有教学大纲、自测练习、使读者明确整个学习内容,了解学习效果。
本书是一部实践性较强的显示控制技术设计图书,目的在于帮助广大读者利用eda工具proteus,进一步提高显示控制技术的设计应用能力。 本书共分5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proteus的原理图设计和仿真的应用界面、proteus isis中的仿真工具、显示器件以及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后4章按照显示器件的分类,以实例形式介绍了点阵led、字符液晶显示器和图形液晶显示器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过程。第2章讲述了led点阵及点阵显示屏工作原理和设计实例;第3章讲述了字符液晶显示控制器hd44780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实例;第4章讲述了图形液晶显示控制器t6963c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实例;第5章讲述了图形液晶显示控制器ks0108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类各专业本、专科的教材或学习指导用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考教材以及电子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实例是结合常用的电子、通信、测控、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利用单片机的硬/软件设计而成。《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理论性与应用性结合,将自动控制、传感器、测控系统、光纤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和实用的设备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介绍了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转速测定及数据显示系统、汽车前轮转向角的简易测量系统、用光电池阵列定位光源、应用电阻应变片设计电子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步进电机控制、温箱温度控制、考勤机系统、贪食蛇游戏;视频切换卡、光纤收发器、网络交换机、VDSL网络设备的局端和用户端、移动通信系统的监控单元等设计过程。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适用于大中专院校、技校以及职业院校的电气类、电子类、机
本内容包括:微机系统基本知识、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中断和定时/计数器和串行,并、串行扩展,常用外围设备接口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实例。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和学生特点,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降低教材理论深度和难度,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文字通俗,多用图表,多举例题,多编适用习题,便于教学和自学。另有与本书配套的《单片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子类专业单片机原理和应用课程教材,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简明单片机教程/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系列教材》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单片机入门,主要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应用情况以及数制转换的方法。 第2章为Keil软件与Keilc语言,主要介绍了。Keil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并对初学者所需要掌握的开发语言——Keilc语言的必要内容做了简要的阐述。 第3章为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主要介绍了芯片的封装形式、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单片机的振荡电路和时序以及复位的相关知识。 第4章为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主要介绍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和串口的相关知识。 第5章为键盘,主要介绍了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知识以及单片机的控制方法。 第6章为数码管,主要介绍了数码管的显示原理、数码管的静态和动态显示控制方法
本书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结构体系,从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出发,分层次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并保持了各层次之间的相关性。嵌入式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外围硬件、设备驱动、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程序这五个层次。本书在阐述每个层次原理的基础上,还基于ARM处理器和 操作系统平台,介绍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基本技术方法、开发工具、调试原理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11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第2~9章以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并行处理为主线,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合成、存储系统结构、流水线结构、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系统、RISC结构、分布计算环境结构和数据流计算机结构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第10章讨论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第11章就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本书为任课老师免费提供电子课件和例题及习题参考解答。 本书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和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