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以飞思卡尔(Freescale)公司的HC08/S08/RS08为主。内容包括:08系列单片机概述;08系列单片机特点及模块应用;C语言应用实例;汇编语言应用实例;开发工具自制以及编程仿真环境建立过程。书中所有程序均通过调试,相关功能模块和参考资料编写力求准确、详细、完整,尽量使读者能在开发工程中“一册解决”。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Freescale单片机开发者的技术参考书。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TMS320C674xDSP应用开发》以TI公司的浮点DSP芯片C6 74x系列为平台,详细介绍了DSP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DSP的基本原理、DSP的结构和指令系统、DSP的仿真软件、DSP的片内外设、DSP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基于DSP的算法实现等。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讲解通俗易懂,书中的所有软硬件设计略作修改即可在工程中直接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以及自动控制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DSP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ATmega8为例介绍了AVR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指令,以CodeVisionAVR C集成开发环境和AVR Studio相结合介绍了AVR程序编写、代码调试的流程。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对AVR单片机的硬件设计、软件编写、软件调试、程序下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很快进入实际的开发过程。 本书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和屏幕截图进行直观的论述,可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读本,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自动化、计算机、电子等专业的教材及培训用书,亦可作为有一定单片机基础、希望学习AVR单片机的工程师的参考书。
本书以MCS-51单片机为对象,阐述了其结构和功能、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和C51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和定时/计数器、并行和串行存储器扩展技术、串行通信接口、显示器和键盘接口技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接口技术,介绍了常用仿真软件Proteus和KeilC51的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2的使用方法,并以典型例题为载体,将汇编语言和C51语言相对应地介绍了程序设计方法及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本书以C51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书中所有例题均给出源程序及仿真运行结果。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生动的操作案例、精挑细选的实用技巧,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具软件概述、文件管理与阅读、图像浏览与编辑处理、娱乐视听工具软件、语言翻译工具软件、网上浏览与通信、即时聊天软件、文件下载与传输工具、系统维护与测试工具、网络云办公、数字音视频工具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软件、电脑安全与防护应用、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等方面的知识、技巧及应用案例。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实战演练的方式介绍知识点,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有所成。本书面向学习电脑的初、中级用户,适合无基础又想快速掌握电脑应用与操作经验的读者,更加适合广大电脑爱好者及各行各业人员作为自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USB协议、StellariUSB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多个USB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USB开发思路、流程及编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USB主机、USBOTG开发。全书共分15章:第1章介绍USB系统基础知识、基本术语、USB基本结构、开发流程、USB枚举、USB描述符格式、主机和设备开发过程等。第2章介绍Cortex-M3内核的USB处理器,包括USB基本模块、工作方式、USB寄存器操作、寄存器级编程等。第3章介绍使用设备驱动库函数进行Cortex-m3编程,包括内核操作、中断控制、GPIO编程、USB基本编程等。第4章介绍TI的USB库使用及编程。第5章至第10章介绍USB设备开发。第11章介绍USB主机开发。第12章介绍USBOTG开发。第13章介绍USB设备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4章介绍USB主机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5章USB系统开发总结,包括常见概念性问题、开发问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是电子工业出版社《DSP应用大观》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讨论了几种通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TI各系列DSP处理器上的高效实现问题。本书共6章。第1章是全书的基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书所要讨论的通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及TI公司各系列DSP处理器的基础知识。第2~6章分别讨论了复杂算术运算、FFT/IFFT、IIR、FIR及自适应滤波算法,在TI各系列DSP处理器上的高效实现方法。 本书可作为电子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DSP技术类课程的实验教材和DSP工程师的培训教材。对于从事DSP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不失为一本有用的技术手册。
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了DSP的基本组成以及其在众多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深入讨论了DSP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CCS命令、COFF格式应用、特色汇编指令、增强的C语言、C语言和汇编混合编程和实时仿真调试,然后介绍了DSP的小系统设计、外围设备接口设计以及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现代通信技术、语音信号处理、音/视频信号处理、测控系统、电力和电机控制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供从事DSP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
近年来,国内教学科研单位使用的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基于S3C2410A微处理器的较为广泛,在产品开发中也较为常用。本书系统地讲述了采用ARM公司ARM920T处理器核的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芯片内部主要功能模块的组成和原理以及与开发应用相关的知识,例如与功能模块连接的处理器芯片引脚的信号含义及使用方法,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含义及编程使用等。另外通过举例,讲述了S3C2410A微处理器与其他芯片或设备的接口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便于读者加深理解。 本书主要内容可分为五部分:第1章对嵌入式系统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ARM系列处理器核做了简单介绍;第2章介绍S3C2410A微处理器组成及程序员模型;第3章和第4章讲述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第5章介绍存储器控制器、NandFlash控制器以及存储器和NandFlash存储器组成实例;第6章到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AVR应用系统开发的流程、方法与设计思想。全书分为11章,前4章讲述了AVR单片机的硬件结构、AVR单片机的内部资源的C编程、AVR单片机的集成开发环境ICCAVR、系统开发流程;第5章到第11章重点介绍了7个实际的应用案例,内容包括公交车语音报站系统、食堂IC卡售饭机系统、地税局自动开票盖章系统、寻迹机器人系统、直流电机驱动器系统、万年历挂钟系统以及人机界面系统设计。 本书语言简洁、层次清晰,以大型实例介绍为主线,遵照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思路进行讲解,并穿插介绍了相关的经验、技巧与注意事项,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盘书结合,光盘中附有丰富的实例硬件原图文件和程序源代码,读者稍加修改,便可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去,物超所值。 本书适合于初中级读者使用,特别适合
正如书名所描述的那样,本书将引导读者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设计完成一个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嵌入式网络系统。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详细阐述硬件平台的设计;第2章指导读者搭建一个完整的开发、调试环境;第3章引领读者构建一个基本的嵌入式系统;第4章讲解μC/OS-II的移植和使用;第5章从理论层面讲解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的实现细节;第6~8章讲解如何把LwiP移植到本书在第1章完成的硬件平台上;后两章讲解如何根据客户需求重构软件系统。 本书注重个人实际开发经验的总结,尽力避免纯理论性描述带给读者的枯燥乏味感。书中涉及的知识点凡是能够运用实例进行描述的,笔者均会提供一个设计实例,讲述将围绕实例进行;而且随书光盘还提供了大量、完整的设计实例和实现代码,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 本书不会想当然地认为读者已经具备了某项知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现代Pc机的接口技术,内容包括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红外线接口和蓝牙接口。针对 以上接口,全面介绍了接口的原理、接口标准、接口硬件芯片和接口的程序设计方法。 本书在内容组织方面注重面向实际应用,尤其是接口软件的编程方法。结合不同接El的特点,由浅人深地介 绍了不同的接口程序实现方法。包括通过ActiveX控件方式、直接I/O方式、APl方式等。书中所有的程序设计 方法都面向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采用的编程工具是Visual C++6.0和Visual Basic。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本课程的授课和实验学时数应不少于32 学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选讲其中的不同部分。本书也可作为接口硬件和软件开发人员 的参考用书。 配合本书的学习和实验,作者专门设计了高级接口实验台
本书以经典80C51单片机为讲解模型,并辅以SST89C5X和P89C51XX为实验机型;以μVision2为软件集成开发环境,Flash Magic为在线烧写软件工具,并辅以硬件综合开发工具DH2004A。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背景知识、硬件架构、ROM、RAM、SFR、指令系统、通用并行端口、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程序、汇编语言工具链、模块化编程技术、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软件模拟调试技术、硬件综合开发工具、硬件仿真开发技术、下载编程实验仪用法和烧试简易开发技术等。 本书的突出特点为思路新颖、通俗易懂、语言流畅、循序渐进、内容细致、系统全面、学用并重、注重实效、经验点拨、兴趣激发、解疑释惑、吐故纳新。 本书适合作为启蒙单片机初学者轻松入门和快速上手的自学读本,或者用作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或实训指导书,也可作为科研、生产和维修技术人员的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在ARM开发板上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全书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详细介绍了AT91系列微控制器的体系结构、ARM内核的指令集、汇编程序编写、软件编程的开发平台、操作系统移植等内容,同时介绍了控制器的片内资源,给出了具体的实用程序和设计实例。本书不仅有详细的理论基础知识介绍,还有大量的开发案例以供参考,学习性和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控制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本书全面深入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书。全书分为单片机基础,单片机C语言,单片机接口及单片机实验四大部分。本书由浅入深,内容丰富、全面,实例新颖、实用。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本书配有光盘,在光盘中提供了与本书内容配套的应用程序代码、实验板的实验程序和代码下载软件,以及教学幻灯片、练习题和模拟试题。 本书可作为单片机学习者的教材,又可作为单片机开发者的参考工具书,还可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考书。
本书从组件技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嵌入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书中以实际芯片TI TMS320C55xTM(C55x)DSP和软件系统FreeRTOS.org为例,一章一个重点,涉及构造嵌入式系统相关的指令系统、CPU、基于总线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与分析、进程和操作系统、多处理器、网络、系统设计技术等主要方面。 本书特别适合作为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张俊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通过100个典型应用实例介绍了Proteus ISIS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首先介绍了ProteusISIS的界面、菜单、虚拟仪器、信号发生源、库元件等基础知识,然后引入了在Proteus ISIS进行交互式(实时)仿真和基于图表的仿真方法,接着介绍了在ProteusISIS中进行电路层次设计、模块化设计及自行设计元件库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大量在ProteusISIS中进行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MCS51单片机、AVR单片机应用系统仿真的实例。
本书的重点是并行与分布式离散事件仿真技术,本书作者把该领域近2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编和梳理,讨论了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在系统行为的建模与分析以及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建立方面的应用。 本书清晰地描述了如何实现并行与分布式仿真技术。本书详细地解释了正确实现仿真所必需的同步算法,包括对时间弯曲算法和先进乐观技术的透彻讨论。后,本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参考文献、图例、表格以及当前的系统实例,如美国国防部的高层体系结构HLA,HLA已经成为美国国防项目的标准体系结构。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3版)》讲述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取得成效后迅速在其他先进工业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建模、通过仿真和综合技术设计出极其复杂的数字系统是这种技术的*优势。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3版)》从算法和计算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如何用硬线逻辑电路实现复杂数字逻辑系统的方法。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内容共18章;第二部分共12个上机练习实验范例;第三部分是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参考手册,可供读者学习、查询之用。本书第2版后,在语法篇中增加了IEEE Verilog1364-2001标准简介,以反映Verilog语法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