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传统民居第1部系统著作,刘敦桢院士,开民居研究之先河。系统梳理三千年的中国民居发展历程。刘敦桢先生的调查研究,很快就在国内建筑界引起了空前关注,随后又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个针对传统民居的全面调研高潮。本书至今对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珍藏价值。
本书从行走者的视角出发,以城市为主线,将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的王澍建筑作品做了尽可能完整的条理、介绍和展示,包括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宁波、海宁、金华、东莞八个城市的14处建筑,详细到省份、城市和建筑物所在地的多层地图,加以简单的建筑物背景介绍、90幅接近原貌的介绍性图片、简短的点评性说明文字(全部采自王澍历年来发表的谈论他自己作品的文章),以期客观展现王澍建筑作为公共存在的面貌,方便读者了解和进一步游览。书后并附有王澍简历,以及他的建筑作品、发表文章、展览等的尽可能详尽的名录,他人撰写的介绍王澍的文章推荐。 本书适用于愿意了解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作品信息的大众读者,以及对建筑文化和建筑深度游感兴趣的游客。
本书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其因专业系统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并且被翻译成俄、日、韩等多种语言。 1983年,在本书基础上历经两次重要增补修订而成的本书一书,内容已达原来的四倍,字数六十余万。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从盘古开天辟地叙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选出来,熔铸成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系。
《岭南建筑经典丛书·岭南精品建筑系列:岭南当代建筑》位于我国五岭之南,地处南海之滨。这里气候炎热多雨,四季常青。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又是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人文特征,使岭南地区形成务实、交融和创新的文化特征。岭南建筑也逐渐形成了与自然融合、与环境适应、与不同文化交融、务实与创新的建筑理念和轻巧、通透、明快、多元的建筑风格。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成才历史、掌故、街道、人文、物产、城市变迁及轶闻趣事的书。作为一个10多年前就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我深知城市生活的美妙。城市生活宛如一首激情四溢的交响曲,自始至终有众多的乐器参与演奏,叙述中夹杂了缓慢的柔板、激越的快板;有时候宏大的叙事和宁静的抒情交替进行,就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一样,慢长而富于变化的演奏最终使高潮如期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