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第二章PPEFF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第3章 中建PPEFF体系设计指南;第4章 中建PPEFF体系生产施工指南;第5章 徐州某四层办公楼设计案例 ;第6章 湖州某8 层综合楼设计案例;第7章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项目实施案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3月23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18〕65号),决定在北京市等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要合理布局消纳处置、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研究制定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政策,要求试点地区在2018年4月前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底。试点工作结束后,试点城市要及时总结试点主要做法、成效、经验以及问题和建议,形成试点报告,于2020年1月底前报送我部后全国推广。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由于大部分城市对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挤占道路、侵占良田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城乡人居环境和安全运行。
\"本书以园林建筑工程材料的选用和房屋、园林的构造设计为主线进行编写,以能力为导向,确定学习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确定教学方法;以岗位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评价。本书共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园林建筑材料主要介绍常用园林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使用;模块二房屋建筑基本构造主要分为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基础与地下室、柱与墙、楼板层与地面、楼梯、屋顶六大部分;模块三园林建筑基本构造包括亭、廊、花架、景墙、园桥等的构造知识和常见做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园林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本书结合 外装配式建筑工程实例,理论部分采用全彩三维钢筋构造图和基于AR技术的数字三维模型,与现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系列图集对照并辅以文字说明的方式,依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的体系,详细讲解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概念、构造要求、设计方法和施工流程等。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预制混凝土构件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非承重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装修和设备管线,以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案例等内容,全面讲解预制混凝土内外墙板、钢筋桁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阳台板、空调板、预制梁、柱的深化设计要点和节点构造等。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快速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识图能力和设计方法,加深对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别就“电气电工”“给水排水”“泥水基础”“木作基础”“油漆及裱糊”“装饰饰面”等材料进行详细介绍。每类材料以基本概述开端,再详述其构造、材质、特征、功能、分类、品牌、价格,以及生产工艺、验收窍门、应用要点、耗量计算和知识小百科等,为读者展示多维度的装饰材料运用技巧,使读者能够快速构建装饰材料知识框架。 本书既可作为装饰装修工程从业者快速入门的培训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者通过试验探测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该合金耐蚀钢筋腐蚀全寿命不同阶段(钝化阶段、维钝与破钝阶段、腐蚀扩展阶段)的行为特征,揭示其腐蚀行为发展规律,明晰其耐蚀机理。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新型合金耐蚀钢筋合金化设计方法;新型合金耐蚀钢筋的钝化行为;新型合金耐蚀钢筋破钝与钝化自修复行为;严酷环境下新型合金耐蚀钢筋腐蚀行为;混凝土环境中长寿命耐蚀钢筋氯离子侵蚀机制;新型合金耐蚀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蚀行为;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新型合金耐蚀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新型合金耐蚀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新型合金耐蚀钢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是按照高等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材料技术和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的教学要求编 写的,融合装饰施工部分共分为绪论和五个模块。内容包括装饰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墙面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顶面装饰材料、建筑装饰胶凝材料及胶粘剂、其他装饰材料及辅料等,包含200余种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介绍。针对不同种类装饰材料的概念、特性、相关 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材料的规格尺寸及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做了详细说明。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材料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学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和相关专业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教材和使用参考书。
《中国水泥发展史》 版写到2004年。此后,中国水泥行业发生了巨变。水泥产量高速增长后出现拐点;生产技术实现由落后技术向 技术的跨越;一大批现代大型企业兴起,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行业进程已踏入绿色发展和 产能合作的新时代。及时记载这些历程,出版发行《中国水泥发展史》第2版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也为众望所归。 《中国水泥发展史》第2版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大量补充,并且按史书的一般写法和行业特点,对篇章编排做了新的调整。全书分五个部分: 部分 开篇, 章到第三章; 第二部分 1889—1949年,第四章到第七章; 第三部分 1950—2004年,第八章到第十七章; 第四部分 2005—2015年,第十八章到第二十章; 第五部分 时代人物,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四章。 由于史实的连续性,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的三个时段之间略有交
本书共分为7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建筑结构与平法及识各类配筋构造详图等。本书以以学生熟悉的学生公寓施工图为载体,对接建筑工程识图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竞赛规程,将识图与绘图技能有机融合,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展开学习内容,以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的思考,精心设计实训任务单与评标标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时参考。
室内通常存在多种污染源影响室内人员健康。在办公建筑、住宅等人员密度相对比较低的人居环境中,可以认为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家具等为主要污染源。本书以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建材VOC散发数据库(NRC数据库)为基础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方法,探讨了基于稀释多建材共存场景中气相VOC浓度的新风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书总结了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研究成果出发,提出了大跨空间结构三维宽频隔震新体系及高性能减振新体系。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为其进一步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将新型振动控制装置和大跨空间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弦支结构等)结合起来,通过参数化分析和振动台试验阐明了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破坏机理和失效模式,验证了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对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 提出了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相关设计方法。 本书可为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为从事大跨空间结构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岩石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研究是岩石动力学和岩石力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和难点课题。《中等应变速率花岗岩的动态力学特性研究》结合作者多年来积累的岩石动力学研究成果,对花岗岩试样在动态荷载作用下、中等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模型研究。《中等应变速率花岗岩的动态力学特性研究》对试样进行动态劈裂拉伸、动态轴向拉伸、有侧压的动态直接拉伸、动态单轴压缩、动态三轴压缩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试样在动拉应力和动压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币状裂纹模型和滑移型裂纹模型,并将基于Taylor方法的裂纹区域扩展模式和亚临界裂纹扩展准则等应用于上述模型,建立花岗岩在动态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准则及本构方程,进行花岗岩的动态力学模型研究。
本书是在建筑类畅销书《装修建材速查图典》一书基础之上 新升级而来的,一方面对过时、老旧的图片进行了 换,使用的都是近年 外的 实景图;另一方面,补充了一部分室内装修常用的建材,并收集了 正在兴起的新型建材。除此之外,对于本书中涉及到的 标准规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书对常见的100 多种室内建材进行分类,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分成了顶面材料、墙面材料、地面材料、卫浴材料和厨房材料。本书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价格、规格等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加入材料的挑选和保养、施工等实用内容,帮助读者 全面地认识材料。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装修建材工具书,既可作为室内装饰专业人员的案头参考书,又可供广大装修业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