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充分考虑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力学概念、淡化学科体系、突出工程应用,内容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书中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精选了大量习题供学生练习。为方便教学,配套电子课件和习题参考答案(可到QQ群410301985下载)。本书可作为职业本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全国电力行业 十四五 规划教材。 本书以《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DL/T5219 2023)为主线,结合相关规程规范及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同时融入国内外相关教材中的优质资源,系统地介绍了土力学与输电杆塔基础设计知识。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地基土中应力计算、杆塔地基沉降量计算、土 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理论及挡土墙结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输电线路典型基础设计算例、 特殊地基条件下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等。书中附有典型计算例题及复习思考题。
一方面以初学者更易理解的视角和笔法诠释土力学经典理论,例如土中水的复杂性与趣味性,有效应力的多视角剖析,渗流力与孔压间的联系,沉降分层总和法的演变,固结方程的内涵剖析,土压力理论的多样化展示,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间的本质联系等;另一方面,也将土力学原理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与读者们讨论:这其中包括了渗流力的建模理解,有效应力定义的再解析,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中相关孔压系数的推导,土压力水土分算理论中三轴强度指标应用的尝试,以及有水边坡稳定分析中局部、整体水压法的提出与应用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岩体力学性质、岩体工程分类、岩体天然应力、岩体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岩块、结构面、岩体等基本概念、性质指标及其测试方法,掌握工程岩体重分布应力特征、计算方法及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解决岩体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地质工程及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地质、道路桥梁、隧道、矿山、水利水电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建筑公共安全技术与设计》详细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等各个系统的设备和组成,紧密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和消防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及公共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用书。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2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基础、基坑工程、检验与监测。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国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列精品教材 工程地质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概念清晰、覆盖面广,能满足我国当前对 大土木 的人才培养需要。教材附有PPT和考试题库,方便教学。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绪论;矿物与岩石;地层与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水的地质作用;特殊土;不良地质作用;工程地质勘察。 本教材可作为 大土木 类专业的教学与学习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考试和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规范共分10章和2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技术、基坑工程、检验与监测。
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的这本《建筑力学(第5版)》结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园林、建筑管理、室内装潢等专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将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类,去芜存精编写而成。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空间力系,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梁的应力和变形,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影响线及其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建筑、城规、园林、室内装潢、建筑管理、暖通、建筑材料、环保等专业及高等技术学院、成教学院等土建类专业的力学教材,也可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用。
智能施工管理技术与应用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编写,在传统 工程管理 课程基础上融入智能施工与管理,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建造运管平台、智慧工地、智能检测、进度管理、智能施工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竣工交付。 本教材可作为职业教育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针对土建类专业的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工程、交通土建工程、轨道交通、道路工程等专业方向的教学需要,遵循“内容充实、注重实用、兼顾不同行业、便于自学”的原则,主要依据国家和行业*版规范进行编写,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计算性、实验性及应用性的特点。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岩土工程勘察、天然地基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沉井工程、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区域性地基与挡土墙。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基础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土建类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土建类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基础工程》共分8章。各章主要内容是:第1章绪论,介绍土木工程对地基的要求和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第2章地基基础设计,介绍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地基与基础的类型,常规没计方法和合理设计方法的各自特点,以及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第3章浅基础,介绍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以及浅基础的设计计算;第4章桩基础,主要介绍桩基础分类、桩基础承载力计算及桩基础设计等;第5章地基处理,介绍复合地基理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等;第6章挡土墙与基坑支护,主要介绍挡土墙、边坡的特点及计算要点等;第7章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介绍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多年冻土及盐渍土等几种特殊土地基特性;第8章地基基
本书依据国家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 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 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11)等编写。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简要、结构布置、荷载计算、内力分析与组合、框架结构设计、基础设计、电算分析、常用电算软件介绍及参数简介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怎样使用航空模型发动机。具体介绍了活塞式发动机的原理、工作过程、结构和燃料,安装使用、清洗维护的方法,以及发动机特性与螺旋桨的配用等;同时还简单地介绍了发动机运转机构及运动零部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对发动机运行和性能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使用发动机所用的主要器材、仪表和工具。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本科培养计划中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建筑工程分册 第3版)》用于指导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基础课及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能够具体独立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书中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介绍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