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 城市化妆运动 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面对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本套书是园林设计行业的大型工具书及园林设计人员的工作用书。本集内容为园林设计基础篇,包括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功能、风景资源、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遗产保护、徽志、标志等项。 本书可作为安装企业生产操作的技术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由吴必虎主编的《旅游规划与设计(绿道风景道游径)》聚焦于线形廊道——绿道、风景道和游径这一旅游规划焦点与旅游目的地热点,对其进行概念解析和研究综述,并分别对三种类型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践案例展开阐述,对旅游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大有裨益。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凯瑟琳·沃德·汤普森、彭妮·特拉夫罗编著的《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人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设计户外开放空间使之满足21世纪人类的需求及渴望。本书对包括社会、娱乐和环境质量在内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崭新的方法,以理解城市或乡村景观如何才能有益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探索了人类可及的户外环境的性质和价值。由爱丁堡开放空间研究中心领导的讨论(包括各自领域里的国际*人物的文章),重点放在现时的研究,以支持开放空间的优秀设计,并以系列学科的专业眼光来观察: 1.政策、规划及挑战分析; 2.理解自然及自然和体验的独特性; 3.如何发展基于实践的、能够消除排外性的设计; 4.开创性研究:将焦点集中在开放空间的可进入性及这种可进
《无障碍环境设计:刺激五感的设计方法》从多个侧面给读者展示了残疾人士利用无障碍化设施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和活动的场景。《无障碍环境设计:刺激五感的设计方法》所列举的相关无障碍化设计实例或许能作为从事无障碍化设计的专业人士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很小的时候看露天电影《哪吒闹海》,这本没有 政治色彩的儿童电影算是生活在小山村里的孩子们最 早的美学启蒙,电影里的云朵与海浪、浑天绫与空中 飞舞的龙深深地留在心底,多么美丽的线条!正是这 些美丽的曲线,就如播下的种子,深刻影响到蔡梁峰 从事景观设计和教学这个很有意义的工作。曲线之美 ,翩如惊鸿,宛若游龙,千百年来,深入体现在中国 各种如书法、绘画、服饰、建筑、园林等艺术领域。 《景观设计之曲线之美》力求展现曲线在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价值,即使是简单的一个圆、一条曲线也能产 生丰富的景观和惊人的美;而地形在景观设计中就是 蜿蜒线条组成的等高线。同时,曲线也能形成如梵高 《星空》般的景观肌理。最后,结合分形几何学—— 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着重讨 论了分形泡沫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涵盖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中涉及的全流程工作内容:平面施工图、道路广场铺装施工图、园林建筑小品施工图、水景施工图、假山山石施工图、植物种植施工图、施工图文字部分。教材内容对标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培养规范意识强、软件操作熟练、能融通应用前导课程知识、熟知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的学生。 本书紧密贴合行业,以知名企业的标杆项目为范例,以完整项目的全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技能、规范要求融在每一步工作流程中。教材按项目工作流程,采用工作手册式编排,将 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实训技术评价标准,将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等作为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以模式化训练规范职业行为,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本书配有教学课件、教学实训项目和参考答
城市园林是城市中的“绿洲”,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憩等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亲近自然、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种种便利。园林绿地在丰富市民生活、美化市容环境、平衡城市生态等诸多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两篇,共12个章节。在总论中概述了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功能作用、类型及相关指标,介绍了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步骤及设计方法等;在各论中,依据我国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概述了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城市广场、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城市防护绿地9类城市绿地的内涵、特征等,并结合 外典例论述、评析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理念、手法及过程。 全书图文并茂,理论结合实际,内容 充实, 易于教学理解,适合高等院校园林、风
内容简介 本书为“零基础点对点识图与造价系列” 之一,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8—2013) 等标准规范编写。本书针对读者在园林工程造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分为问题导入、案例导入、算量分析、关系识图等板块进行一一讲解, 同时介绍了相关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使用。全书共8 章, 内容包括园林工程造价, 园林工程图例标准, 园林工程识图, 绿化工程, 园路、园桥工程, 园林景观工程, 园林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 园林工程综合计算实例。 本书适合园林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在校学生及从事造价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还可以作为工程造价自学参考书的优选书籍。
本书的编写紧密围绕加强乡村人居林的建设与提升这条主线,结合安徽省乡村绿化特色,归纳各类乡村林的营建模式,总结营建技术。本书由七章组成,重点介绍了乡村片林、乡村庭院林、乡村道路林、乡村水岸林和乡村游憩林等六类乡村人居林,分别从概念及特征、营建技术要点、树种选择和营建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人居林树木栽植技术、树木管护技术、新技术运用等新方法进行了阐述,是一本实用、灵活、可推广的实用技术性图书。 全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导向为本位,吸收成功经验和做法,从乡村人居林的特征、模式、树种选择、养护管理等完整营建过程,精心组织内容。将乡村人居林基础知识与各种营建模式相融合,力求通俗易懂的同时确保知识的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到深,衔接合理。
《景观设计学(第23辑):大运河保护与再生》讲述京杭大运河在当代的存在状态。通过全程实际考察京杭大运河并收集相关图像和文字,实测100多个不同的河道断面来解剖定格于2004年的运河生存状态,我们制定了未来研究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基本物理参照。同时,收录汇总了沿运文化遗产点,并部分考察验证。我们发现,京杭大运河这样一条对国土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关键意义的遗产与生态廊道,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不尽快统一规划、保护、管理和建设,必将成为难以挽回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