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用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人员。2010-12-01实施。
本书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5、混凝土混合比计算;6、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7、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本标准是在国家有关设备材料划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和各行业有关设备材料划分的规定制订的。 本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2012-06-01实施。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设计;5.施工准备;6.模板工程;7.钢筋工程;8.混凝土工程;9.混凝土表面处理;10.成品保护;11.质量验收。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邮政编码:100037)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二~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原材料;4纤维混凝土性能;5配合比设计;6施工;7质量检验和验收;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l00013)。
本规程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2014-10-01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E2012]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检测;5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6既有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 评估;5. 材料与系统要求;6. 设计;7. 施工;8. 验收。 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985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4.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5.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6.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7.防冻剂;8.膨胀剂;9.泵送剂;10.防水剂;11.速凝剂;附录等。
本标准是对JC/T 690—1998《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69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适用范围改变(1998版和本版的第l章); ——产品分类取消PYK、GK、GPE三种胎体,另行制定行业标准;取消分等,按性能分为I、II型(1998版和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原材料要求(本版的第4章); ——技术要求增加可溶物含量、粘结剥离强度、热老化;取消了断裂延伸率、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处理,调整了指标(1998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5章); ——对试验方法进行修改(1998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6章); ——对检验规则进行修改(1998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5.砌筑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与要求。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粉煤灰水泥砂浆和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内容;2.根据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对砌筑砂浆施工稠度进行了调整;3.在砂浆强度等级上去掉了M2.5增加了M25和M30两个等级;4.取消了分层度指标,增加了砂浆保水率的要求;5.根据不同气候区提出了砌筑砂浆抗冻性要求;6.增加了根据砂浆表观密度实测值及理论值校正砂浆配合比的步骤;7.将砂浆试配强度计算公式修改为fm.0=kf2。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消防设计;6建筑设备。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E2003]873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在总结国内外近20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针对水工混凝土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突出了水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工艺、质量评定及相关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冻融、环境水侵蚀、冲磨与空蚀、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碱一骨料反应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跃波、陈改新、丁建彤、林宝玉、马锋玲、纪国晋、胡智农。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行业标准《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 15-83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混凝土加速养护法;4.砂浆促凝压蒸法;5.早龄期法;6.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与强度的推定;7.早期推定?昆凝土强度的应用;以及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方法。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标准名称修订为《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2.增加了砂浆促凝压蒸法推定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3.增加了用早龄期强度推定混凝土28d强度的方法;4.增加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应用一章,目的是充分利用早期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自承重墙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2014-10-1实施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9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符号;3回弹仪;4检测技术;5 回弹值计算;6测强曲线;7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规定了混凝土回弹仪的检定方法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执行;2.检测泵送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强度时应予修正;3.扩大了统一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4.改变了构件强度推定值的方法。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址:西安市环城西路北段272号邮政编码:710082) 本规程参加单位是: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103 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原材料;4.磷渣混凝土性能;5.磷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磷渣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7.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昆明市学府路150号,邮编:650223)。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2016)》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混凝土性能和配合比;6结构组合及构造;7施工;8质量验收;9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2016)》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北路北国风光,邮政编码:410082)。
GB/T 32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分为如下27个部分: ——第1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抽样规则; ——第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外观; ——第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观; 。 ——第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 ——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 ——第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和平直度; ——第7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平直度和平整度; ——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 ——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 ——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 ——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第1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 ——第15部分:高分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73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开展专题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及震害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门架;5.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