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与施工;6、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7、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原《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数据、信息平台及通信;5 应用基础技术;6 智能应用。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03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根据建设部要求,由主编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共同对《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78进行修订,经有关部门专家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改名为《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随着地震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新的震害反映的积累,TJ 32—78在内容上和技术水准上已明显呈现不足,为此需加以修订。此外,在工程结构设计标准体系上,亦已由单一安全系数转向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据此抗震设计亦需与之相协调匹配,对原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 本规范共有10章及3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主要符号、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盛水构筑物、贮气构筑物、泵房、水塔、管道等。 本规范以黑体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大于100m的新建、改建、扩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生活排水、一般屋面雨水重力排水和家用空调机组的凝结水排水的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屋盖主要承重结构风荷载;5.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6.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JGJ/T 481 2019,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流量法;5压力法;6噪声法;7听音法;8相关分析法;9其他方法;10成果检验与成果报告。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邮编:100020)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基本规定;4地热供热系统;5地热井泵房;6地热供热站;7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8地热水供应;9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10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11环境保护;12地热回灌;13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14施工与验收;15运行、维护与管理;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共35分册,自1996年出版以来,方便了广大工程建设专业读者的使用,并以其“分类科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标准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对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陆续制订、修订并颁发了一批新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规范、规程对行业影响较大。为了及时反映近几年国家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标准局部修订情况,我们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内容变动较大者再一次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14册。修订的2003年版汇编分别将相近专业内容的标准汇编于一册,便于对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55-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T 50155-92 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程 CJJ/T 215-2014备案号J 1755-2014》由本社编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材料;4 设计;5 施工;6 质量验收。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915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书内容共分为八章,包括:综合概述、给水设计、排水设计、消防给水设计、供暖设计、通风设计、空调设计以及防排烟设计等。本书可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建筑设计人员及审图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建筑设计及水暖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该《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工程实例,吸纳了大量的施工经验,集实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于一体,涵盖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设计的各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内容规范,反映工程实际,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可以作为供热管网施工、设计、监理人员的技术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运行能耗的管理。2016-12-1实施。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明挖法防水细部构造;5.盾构法与TBM法防水细部构造;6.矿山法防水细部构造;7.顶管法防水细部构造。本规程对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各类接缝等细部构造提出了详细的防水技术措施,涵盖了设计与施工所需注意事项,可为今后轨道交通的防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主要规定了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程序和组织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提出了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检测内容;列出了各分项工程中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方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安装、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室外排水管网安装、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系统安装、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与建筑集成评价、系统适用性能评价、系统安全性能评价、系统耐久性能评价、系统经济性能评价、系统部件评价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
本书共有10章及3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主要符号、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盛水构筑物、贮气构筑物、泵房、水塔、管道等。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插入法:5.工厂预制成型折叠管内衬法;6.现场成型折叠管内衬法;7.缩径内衬法;8.静压裂管法;9.翻转内衬法;10.试验与验收;11.修复更新后的管道接支管和抢修。
为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正确实施,规范修订组在汇总全各地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践基础上,编制本实施指南;以帮助广大读者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的规定。本书包括给水排水技术发展、《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简介、规范条文释义、质量记录表填写示范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