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4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安装设置、配置验收、检查与维护等几部分构成。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1)建标协字第lO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1年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建筑物的被动防火措施源于火灾的经验教训,又经过实践检验,对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中蔓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规程对由于建筑施工和使用的需要,而在防火分隔构件上或构件与构件之间形成的贯穿孔口、预留的空开口以及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的设计与施工等做了规定。本规程是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必要补充和配套。 本规程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取了国内外有关产品的性能和施工方法,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贯穿防火封堵,建筑缝隙防火封堵,施工及验收,共5章。
本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安装。适用于砖墙、混凝土墙、各种轻质隔墙上消火栓的安装及栓箱的固定。安装方式包括明装、暗装、半暗装。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划》,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全面的实地调研与考察,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实践经验,充会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内容、结构进行了严谨的编排与审定,对防火堤及隔堤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作用阐述;结罐组的总容量、防火堤的高度、防火堤及隔堤的选材、构造及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规范共分五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防火堤和防护墙的布置、造型与构造、强度计算及稳定性验算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建设部城科字第27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01-96,自1997年4月1日起施行。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看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并负责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组织出版。
本规程主要是在依据实验、系统应用灭火研究数据,参考国外相关标准,总结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专家和使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规程的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安装、试压和冲洗、调试及验收、维护管理等。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批准发布协会标准《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编号为CECS 219:2007,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关于印发“一九九九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东北大学、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广东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消防工程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我国干粉灭火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总结已有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欧洲及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经广泛地征求有关专家、消防监督部门、设计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的意见,后经专家审查定稿。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六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文件的要求,本规范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专家和有关部 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及5个附录,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设计,系统配置和设备功能要求,系统施工,系统验收,系统的运行及维护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厅200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靠前批))的通知》(闽建科[2005]22号)的要求,由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在本规程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调研省内外大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施工实际,组织针对性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监控、管理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反复讨论、调整、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吸取相关建议。 本规程是目前我国专享的有关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对贯彻“安全靠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达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本规程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厅200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靠前批))的通知》(闽建科[2005]22号)的要求,由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在本规程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调研省内外大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施工实际,组织针对性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监控、管理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反复讨论、调整、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吸取相关建议。 本规程是目前我国专享的有关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对贯彻“安全靠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达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