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的 肾脏病学系列著作 的肾脏病理学专著,是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工具书和肾活检病理学的教材。本书2006年次出版,与肾脏病学的发展相对应,每3~4年改版一次,已出了4版,这次出版的是第5版。第5版仍分为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基础、各种肾疾病的各论、各种病理变化的分析要领、肾活检标本的制作方法等部分。第5版遵循了 全、新、精 的原则:全:尽量收集和叙述各种肾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新:吸收近三四年来肾脏病和肾脏病理学观察和研究成果,屏除陈旧的和错误的观点。精:精选满意的图片、精湛的叙述编入第5版。
本书共20章,从病理诊断的角度,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叙述了各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并把关键点汇总成表格,关键内容配有图片说明, 以方便理解和记忆。本书将肺部病理学的表现归为六大类:急性肺泡损伤、纤维化、慢性细胞性增生、肺泡充填、结节和几乎正常肺组织六大类,通过此分类把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相结合共同诊断疾病。这一方法得到了呼吸、胸外、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的一致好评,并经临床验证已取得极佳的反馈。
本书从15000多个病例中甄选出1400多个典型病例,并选取了其中4800多幅图片资料,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理念和研究成果,重点分析其病理形态学变化,并编写成书。本书旨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全面系统地介绍乳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全书共3046千字,囊括 口、咽、涎腺及颌骨 食管、胃、肠和肛门 鼻腔、鼻窦、咽及喉 气管、支气管和肺 纵隔、胸膜和心包 肝胆胰 腹膜、网膜、肠系膜及腹膜后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乳腺 淋巴结、骨髓及脾脏 软组织肿瘤 骨和关节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皮肤 及 眼和耳 全身各系统病理学及相关专业专业知识。本书也顺应精准医学和大数据时代发展,融入了更多肿瘤分子遗传相关内容。近2000幅图片,对常见病变 大体 光镜 电镜 均予以展示,每一张病理图片的颜色及重点展示部位都由编者团队一一审阅并调整、完善,以期达到佳效果。第四版尤其重视纸数融合的创新发展,将书中500余幅病理图片植入网络增值服务,使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浏览到更加清晰的数字化图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病理学也是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的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技术和蛋白质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病理学科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的发展和建设融人诸多新的观念和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病理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着病理学科的进步,使之逐步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北京市病理技术学组组织,会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卫生部和解放军系统所属各医院的病理技术工作者编写了这本《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编者都是从事病理技术的专家,有的从事病理技术工作40余年,有着坚实的病理基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共33章240余节,从组织接收、取材、固定、
《人体图谱: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是一部工具书,它成功地将解剖图片与简短、精确、实用的文字阐述结合起来,不仅能供初学者使用,*程度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好奇心,也可协助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宏大: 528页,含400多幅精美的绘图,超大版印刷,图片清晰,便于理解和学习。二是内容丰富:在系统地介绍了人体的概况、发生发育、基本组织等内容后,从不同侧面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特征。第三是基础与临床结合:在 人体概览 之后的每章末尾,都附加了与该章内容对应的常见疾病,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增加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以解剖学图片为主,辅以组织学图片和病理学文字叙述,按照概览、皮肤、肌肉、骨骼、关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
《细胞病理学》一书是继老一辈细胞病理学家和同龄细胞学者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之后诞生的。 1957年杨大望教授出版《阴道细胞学》和1977年的《彩色临床细胞学图谱》可以说是临床细胞学发展的里程碑。沈琼教授食管细胞学在国内外出版,引起广大细胞病理学者关注。彭孝敬教授穿刺细胞学的专著促进了针吸细胞学的迅速发展。继之,舒仪经教授的细胞病理学在国内广泛流传。2000年,马正中、阚秀、刘树范教授的《诊断细胞病理学》和舒仪经、阚秀教授的《针吸细胞病理学》两书深受读者欢迎。同时也有不少有关细胞学的书籍面世,均为细胞学医师和技术人员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细胞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本人主编的《临床细胞学》于1990年出版,不少初学细胞学的医师和技术人员认为实用,还希望得到此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书已不适
本书共提出疑难问题1001条,并都给出了专家解析,特别是对于在常规操作、科研实验中一些较为特殊的组织以及冷门的技术,也有很好的介绍,本书以老师讲课的形式,给技术同仁们介绍了100多种病理技术中的技巧、经验及较为经典的改良方法。作者购书。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本书与国际*规范相结合,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穿刺细胞学工作中遇到的常见及疑难病例。为便于读者阅读,全书按照系统分类,共分为14章,提供1300多幅精美彩图,30余万字,近100个鉴别诊断图表。从基础到提高,包括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食管和胃肠道、涎腺病变、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肺、乳腺、肝、胰、卵巢、软组织和骨骼、肾脏和肾上腺、感染性疾病等细针穿刺(FNA)细胞病理学内容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针穿刺(FNA)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等。全书循序渐进地介绍穿刺细胞学技术、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细胞学特征、鉴别诊断,以及书写规范等。增加了少见的胃肠道、胰腺、卵巢、肾、感染性疾病和分子病理学等章节。彩图多采用巴氏染色、Diff-Quik染色、特殊染色及HE染色技术。 本书适用于细胞病理学诊断医生、细胞技术人员、病理学专业的医学
本书是美国医师*考试(USMLE)的品牌丛书,本书融病理学知识精要、临床关联和USMLE题目为一体,既有利于知识学习,又有助于通过USMLE及医学相关的考试,被众多通过USMLE的考生推荐为参考书,并被世界多所著名医学院校选定为教学用书。该系列书具有以下特点: (1) 提供每门学科核心的知识,帮助你掌握学科知识的精华;(2)大量的图表,使知识可视化呈现,易于理解和记忆;(3)“临床关联”,帮助你把基础和临床知识融会贯通;(4)每章后附有USMLE题目,并有详细解析,帮助你通过USMLE等各种考试。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食蟹猴、恒河猴)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模型、新药安全性评价等生命科学领域。《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是在作者主持的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撰写而成。本图谱以正常组织学为对照,以器官组织病理学为重点,全面系统的展示了恒河猴及食蟹猴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了详细描述。由岑小波等编著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分为十三章,涵盖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共计12个系统。收集了正常组织学彩色图片170余张,病理组织学图片340余张,另附加部分大体病理图像,文字描述8万余字。本图谱内容系统翔实,图文并茂,图片清晰。
头颈部病理学包括耳鼻咽喉病理学和口腔病理学,在一些专科化病理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头颈部病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和成熟的病理学科。国内由于医科院校口腔医学院/学系的成立和发展,口腔病理学在许多院校形成了独立的专科,出版了教材和专著。国内耳鼻咽喉科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科名与国际接轨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有的*重点学科单位还成立了耳鼻咽喉科学院,但由于尚没有培养耳鼻咽喉科本科生的教育体制,耳鼻咽喉病理学还没有像口腔病理学那样形成专科教材,只是系统性病理学专著中的部分章节,有待进一步系统完善。 《头颈部诊断病理学》编写的目的正是为解决这些需要提供帮助。希望《头颈部诊断病理学》能够从疾病的理论体系及病变的具体形态改变两个方面*限度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头颈部疾病的病理变化
本书是目前世界上*秀的病理学专著之一,曾先后进行过4次修订,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这是它的*版本第5版。 本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第1~8章)按照各种生物学过程的不同障碍而加以划分,这些生物学过程之和即“生命”的表现。各论(第9~ 20章)则分别阐述各个不同器官系统的病理学。各章按各种不同的“损害” 而分别加以叙述,包括由基因或发育障碍引起的遗传性损害和代谢性损害,其中还包括结构性和中间代谢性损害,但也包括变质性及营养障碍性组织改变。同时,本书配有1720余幅精彩插图和168张表格,与文字相得益彰。此外,它还具有结构新颖、版式独特、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书的学术价值甚高,能够填补国内同类图书的空白。它不仅适合医学生、研究生阅读,更是病珲学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病理学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新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共分63章并含附录:包括大体解剖和标本制作技术;细胞和组织标本制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电子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分子杂交等原位分子检测的理论和技术,分子生物学与病理学交叉应用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细胞凋亡和细胞增生活性的理论和技术;器官移植的组织配型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转基因及基因剔除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激光共聚显微镜以及远程病理技术;临床细胞和组织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及应用等。本书编者注意在内容继承传统技术中的精华,并且力求与国际上新的病理学技术轨,反映学科交叉渗透和病理前沿的新技术。 本书可作为病理学技术的
《乳腺癌临床病理学》一书于1993年出版发行,当时作为国内部乳腺癌病理学专著,曾为乳腺癌病理学启蒙做出贡献。转眼20年一瞬间,时过境迁,正如Tavassoli教授所言,乳腺癌的研究取得飞速发展,乳腺癌临床出现巨大演变,对乳腺病理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及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尽量反映近代病理学的新技术、新进展、新认识。此时正值WHO新版乳腺肿瘤分类(2012年版)问世,有幸及时阅读参考,甚得启迪。
邹万忠主编的《肾活检病理学(第3版)》是一本以病理形态学为主的工具书,收集了珍贵的病理图片600余幅,侧重于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病理诊断中的鉴别诊断,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思维方法,病理学技术等。此外,也兼顾了一些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本书增加了一些近年来国际上对于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的新认识,特别是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认识形态学改变及其亚型,使本来固定的形态学变化增加了理性的成分,提高了认识水平。
Effectively master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s and facts in pathology with this easy-to-use new edition of Robb/ns and Cotran Review of Pathology. More than 1500 questions- reviewed and updated to reflect the new content in the parent texts-reinforce the fundamentals of gross and microscopic pathology, as well as the latest find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This review book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nd answers, companion to the ninth editions of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and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is the ideal study tool for coursework, self-assessment, and examinations, including Step 1 of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USMLE). Develop a thorough, clinically relevant understanding of pathology through clinical vignette-style questions emphasizing problem solving over rote memorization. Single-best-answer and extended-matching formats reflect levels of difficulty that prepare you for examinations. Review the latest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