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学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22章,编者较好地将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有机地整合,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链接,第十三章后的病理生理学内容,将前面的知识融合贯通,特别注重内容的取舍,做到重点突出,主干清晰,表达准确。《病理学》供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技术、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用,适合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及专科、函授及自学高考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来解释人体各部分疾病的发病机理。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常常要面对记忆和梳理大量知识点的困难。目前,市面上出版的与病理学相关的书籍,要么专业性太强,要么过于高深,需要读者具有坚实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而较为基础的病理学出版物,又往往只注重单纯的文字叙述,显得单调、苍白,同样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因此,寻找一本既涵盖全面,又形象易记的病理学书籍,是广大累于病理学学习的朋友们共同的愿望。 在众多的参考书籍中,由美国德克萨斯工程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的Laurie L. Marbas和ErinCase 两位学者共同编写的《病理学视觉记忆术》(《Visual Mnemonics for Pathology》)一书构思新颖,匠心独具。此书的编写致力于帮助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康复检验影像等专业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_卜二五”规划教材。 由封玉玲,宋晓环,黄琼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康复检验影像等专业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九章,内容主要包括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常见性传播疾病。
本教材为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为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本版教材继续邀请部分临床专家参与编写,旨在紧密结合当前的临床诊疗指南,适当拓展防治原则的内容,引导病生教师关心临床诊疗,了解临床诊疗新进展,更好地在教学中践行与临床的结合。同时,希望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其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为拓展教学资源,本教材大力强化数字资源的建设,设置了 拓展知识 拓展图片 临床病例 教学PPT 自测题 5大类型的数字资源,并对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力求使两者深度融合。为适应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改革,本教材在编写内容和结构层次上参考了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 本书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口腔、检验、药学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亦可作为
本教材共分四篇,篇病理生理学概论,重点介绍了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和人类疾病发病机制概论;第二篇稳态理论与基本病理过程,主要介绍了稳态与疾病的关系,稳态失衡后的十种基本病理过程,包括水、电解质、酸碱、氧、体温、休克、凝血调节、缺血再灌注、内分泌激素、增殖性退行性疾病;第三篇应激与疾病,介绍了应激基本理论,应激与心理疾病、躯体疾病;第四篇稳态应激失衡所致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选择了为重要的脏器,包括肾、肺、心、肝和脑单一器官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行介绍。
陈思锋、钱睿哲、汤其群主编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是在21世纪知识 大爆炸和高度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为贯彻复旦大学基 础医学院培养视野开阔、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技能过 硬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作为基础医学院主千课程教材 建设的一部分而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 *新的病理生理学教材,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 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高度统一的同时,简明扼要 、推陈出新。 本教材通过介绍所有疾病的共同特征、多个不同 系统器官疾病共同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和同一系统器 官内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实现从基础医学 到临床医学的转化教学。
本书作者为西医执业医师,自研《伤寒论》20年,出版多部中医类图书。作者本书借助《病理生理学》等西医书籍针对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对《伤寒论》原文逐条解读,力求用朴素、客观的语言阐述所知所觉所悟,据实推演医圣张仲景通过脉证特点所描述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及 转归的规律、基本机制及诊疗方法。 不能把西医诊断的某疾病的病名生拉硬拽与某经方捆绑在一起,需要实事求是的辨证的综合分析疾病的来龙去脉。在解读《伤寒论》的过程中,对于可能缺失文字或后人填补及个别错误的条文不会牵强附会,涉及脉象特点、针灸方法等基础中医理论不做赘述。
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诊断部门,而病理诊断是病理科的核心工作,也是临床诊治工作中可靠的一种定性诊断。病理科工作的好坏与诊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科在医院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其自身建设亦显得尤为迫切。为确保正确诊断、优质医疗和优质服务,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工作规范,全程实施病理质量控制,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于1993年曾组织省内专家撰写并内部出版了《外科病理总则与巨检规范》和《实用病理技术手册》,对指导我省病理质控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病理学科的发展,为使病理科各项工作能更有序而规范地运作,根据省卫生厅医政处的指示,编者们再次组织省内专家,在上述两规范的基础
李玉林主编的《病理学实习指导(供基础临床预 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定位 是本科生配套教材,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 生、口腔医学、法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影像、药 学等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作为参考书 供临床医学长学制学生、研究生、青年医师、教师和 执业医师使用。 本书的目的是作为与第8版《病理学》教材相匹 配的实习教材,使学生尽快地复习和掌握病理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形态学改变,并且做到形态 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进一步加深对病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病变的认识 和理解。
《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着重介绍了三种团体咨询模式,即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成长模式和文化动力团体心理治疗模式,为致力于研究或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团体心理咨询视角。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团体心理咨询实操工具书,供广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借鉴和使用。
无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相互依赖又相互渗透,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普通病理学教材的知识外,了解和熟知临床外科病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已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的要求,《临床病理学》包括八个专题讲座,介绍了临床病理学概况、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尸体解剖、脱落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分子病理学概况,后介绍了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容易导致病理误诊的一些人为假象,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的警惕,避免误诊、误治。
本书是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组织编写的关于医院病理科的权威性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总则、病理学检查常规、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和病理学相关技术操作共4章,其中的“病理学相关技术操作”部分属于指导性规范。本书旨在加强病理科的行业自律,有助于社会全面认知医院病理科的重要地位,是病理医师和病理技术人员的书,也可供医院院长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临床医师、医学生和医疗事故鉴定人员参考。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一步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的 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 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的要求,切实满足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转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医学而轻人文社科的传统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社科及护理与医学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建设满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强能力、精专业、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需求的特点。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