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一个总报告和六个专题报告。总报告重点阐述健康融入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政策的趋势与意义、现状与成效、问题与挑战、路径与对策;六个专题报告分别从人的孕育阶段(出生以前)、托育阶段(0 ~3 岁)、教育阶段(3 ~18 岁)、职业阶段(18 ~ 60 岁)、养老阶段(60 岁以后)、临终关怀阶段(生命晚期),阐述各个时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政策重点和具体建议。
《卫生健康信息化统计调查数据报告》作为反映中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收录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年度卫生健康统计报表,统计口径按照《国
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作为继续教育的自学教程的《流行病学原理——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在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现状或事件的监测和调查时,所涉及的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步骤。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对公共卫生实践以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教材共包括六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提供了相关的练习和自我测验题,便于自学和检验学习效果。该书简单明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调查的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的《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重点记述了中国早期海港检疫在传播、普及西方医学科学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卫生检疫立法、卫生检疫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东北陆路、边境检疫在控制鼠疫流行、传播方面的国际示范作用;还重点记叙了海港检疫在控制霍乱流行、研究霍乱弧菌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检疫在法制建设,检疫的宗旨、目标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 按自己的认识选择和把握内容,与某些传统的概念不尽一致。 对一些日常诊疗事项,结合基础知识,有较详尽的讨论,也有一些其他书刊尚未充分阐述过的内容。 此书的主旨是与临床同道们交流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基于临床讨论基础问题,试图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密切联系。 希望本书对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水平能有所裨益。
本书是介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展历程的传记性专著。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角色只有当灾难来临时才会突现,而作为阵守前沿的哨兵,他们的处境最危险,承担的社会压力也,而在初创阶段的物质基础又往往最为简陋。 本书从二战时期在美国南部活跃的“战地疟疾控制”项目写起,以时间为纲,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后美国CDC如何从无到有、从被漠视到被全球同行业所景仰、从筚路蓝缕到成为美苏争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犀利风趣。资料翔实,很多得自于作者与当事者的直接访谈。中国的公共卫生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美国CDC;这也正是本书译者的切身体会和翻译此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