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30卷,清 沈金鳌撰于乾隆三十六年(1773),系丛书《沈氏尊生书》之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30卷,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以及身形门,共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必著源流一篇,着重祥述病之原委,审其变迁,考其源流,条理分明;而后依据病之形证,明其主治,因病用方,末附导引之术。使理法方药浑然一体,甚为契合。 全书既博采历代前贤名论精萃,又结合作者丰富的临证经验,可谓理论与实践二者兼备之医学专著。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颇为实用的***参考书之一。 本次出版是以乾隆甲午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为便于读者学习,撰写了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
周支瑞、胡志德主编的《聪明统计学》共分为四个专题:统计学趣谈、统计软件实战、大数据与科研、数据纵横。 统计学趣谈 专题主要由胡志德医生操刀,其中丁香园鼎鼎大名的四叶虫 郑炜平医生,号称临床医生中统计学*好的张天嵩医生也加入其中,贡献了一把火。这一专题力图以 趣谈 的形式让艰涩深奥的统计学知识润物细无声。 统汁软件实战 专题以案例的形式讲解具体统计学方法的软件实战,把**部分的理论知识化为实际的战斗力,这一部分主要由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张天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亚星、胡志德,以及我本人操刀。 大数据与科研 专题属于目前临床科研领域较热门的话题,我们也赶了趟时髦,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后一个专题 数据纵横 ,由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章仲恒医生操刀,章医生也是我们的朋友,擅长临床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书简明实用,用明了、直接的方法与语言告诉读者每一章的中心与要点;每章章首用一个临床或科研中的实际例子,以“问题引人”的方式引出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了常用统计软件SPSS的应用,并将SPSS的操作与书中引用的实例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
本教材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力避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推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建立统计数据库、分清变量类型为基础,以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为主线阐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其思维简单清晰,其内容实用明确,操作便捷、技术可行。主要内容包括:1)变量、数据、数据库;2)单变量分析(即统计描述,有: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3)两变量关系分析(含二项分类变量、多项无序分类变量、多项有序分类变量、数值变量4种变量排列而成的16种分析);4)多变量关系分析(排列较多,主要有: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析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Cox模型等)。
全书共分16章,主要介绍了医学统计分析的基础理论、统计分析的理论背景、临床实际科研资料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ttest和方差分析(ANOVA)、平均数之间的比较、卡方检验(χ2 test)、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学要求以及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书中提供了60多个临床科研数据,采用SPSS格式建立数据文件,按照书上给出的SPSS操作步骤单击SPSS软件界面上的菜单,便可轻松得出书中所给结果,可运用于同类资料的分析中。 本书可供临床、药学、预防、护理专业学生使用。
《移动医疗——医疗实践的变革和机遇(中文翻译版)》以翔实的案例和作者切身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移动医疗对现阶段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对投资移动医疗项目的前景预测等。涵括了移动医疗的主要方面,包括移动便携式设备,诸如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自动查询机、互动式机器人、医疗服务车等;供患者、医生、医院和其他参与者应用的移动应用技术;用于监控患者体内植入物或植入装置的智能化传感器;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提供实时访问临床与商务数据的无线网络;可以不受地域限制提供医疗服务的远程医疗和保健项目:用于成熟的商业资讯、模拟实验和“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等项目:医疗保健技术公司和服务供应商所面临的崭新商业机遇。 本书可供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支付方、其他医疗和保健行
医疗服务体系整合是国际卫生体系改革的热点,国内也开始了积极探索。本书深入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理论分析,并利用深入定性访谈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idit分析、2检验等方法,分别从宏观角度,利用全国范围数据,研究分析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有关就医流向。接着从微观角度,以镇江市医疗集团模式为例进行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战略分析,构建了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行了镇江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价研究。再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后进行归纳提出了总结结论和具体政策建议。
《卫生统计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三大部分层次清晰全书分三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比较系统地介绍统计方法的应用。篇介绍卫生统计学共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二篇介绍数值型变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技术,第三篇介绍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技术。这种以资料和设计为导向,在一个章节中将某一类别资料的常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展示,侧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与表达,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这种模式是主编和编委会专家们数十年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体会的结晶,同时也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和创新点之一。 《卫生统计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报告。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的世界卫生报告,号召全体成员国重振初级卫生保健战略。本书以重振初级卫生保健为宗旨,反思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运动的曲折历史,整合了生态学健康观、社区发展理论、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建构了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当前面临的困境、治理化改革的实践路径和具体方法做出阐述。
该书共分28章,紧密结合该学科近年来的进展,系统介绍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并对流行病学研究中经常涉及的资料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介绍。该书的编写注重应用性、实用性,反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可作为各相关专业学习、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用。该书适合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人员阅读,可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各相关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3篇16章。在绪论中介绍了消毒与病媒防制的用途、任务、现况、进展、以及现场防治运用的管理。篇主要介绍了消毒的概念;常见微生物的特性;消毒的方法、应用;消毒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与管理。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病媒昆虫的防制:包括病媒昆虫的危害;常见媒介昆虫的鉴别及生态习性、控制方法、杀灭效果评价方法和防制管理。第三篇主要介绍了鼠类的防制:包括鼠类的特征;常见鼠类鉴别与生态习性、防制技术;灭鼠药的安全使用与中毒诊断救治;灭鼠常用方法。 本书由多年从事消毒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专家、教授编写,内容新颖、权威实用,是高等医药院校师生选修教材,也是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等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读本。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本书可作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手册由北京协和医院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师编写,他们在临床和病原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抗生素的应用原理、指征、用法、耐药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讨论,形成了查阅方便、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特点,为临床各科医师提供了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信息。全书共分4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抗感染治疗原理、各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抗生素简介,旨通过本手册帮助临床医生不断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的几率,同时也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支出,为大众的健康作出贡献。
主要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消毒隔离监督、医疗废物处置监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监督、预防接种监督、消毒产品及生产企业的许可、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等。
本书是中国医疗改革工作会议用书。本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人社部高度重视的中国医疗保障改革重大课题和难点研究项目。是人社部每年出版的鬼外医疗保障改革追踪研究2013年报告。本书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以及非洲拉美飞、等国的医疗改革做了追踪研究,对我国的医疗保障改革有重大意义。
本书在重点突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侧重介绍临床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本书主要供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教师和科研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今,大约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背负医疗债务,本该是基本权利的卫生保健,在美国却日益成为 品:穷人看病贵、看病难,企业主负担重,利益相关方却赚得盆满钵满……医药行业如何从为弱势群体谋福利的助人行业,衍变成一座巨大的生意场?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外科医生、卫生政策教授马卡里游历美国各地,聆听现场故事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研究,为我们揭开谜底。 为榨取高额利润,过度检查、诊断和治疗随处可见;价格欺诈、中间商、一系列捉摸不透的金钱游戏也正在为医疗泡沫添砖加瓦。作为卫生保健透明化的倡导者,马卡里从社会正义的角度理解“健康”问题,展开了对医疗乱象和制度不端的尖锐批评,参与医生和患者教育,深入思考如何控制医疗资源浪费,并带动医生团队为了患者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本书被《福布斯》杂志总编辑史蒂夫·福
为了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部分的作用,研究学科发展历史和*进展,展望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我国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中国科协设立了“学科发展报告”项目。受中国科协委托,中华预防医学会继完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之后,再次组织撰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 为做好本报告的编撰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了以会长王陇德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同时组织了以学会各专业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负责人的编写组。 本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其中专题报告包括公共卫生管理(涉及卫生监督、卫生应急、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口腔重大疾病的预防、公共卫生政策与法律、公共卫生人力管理、公共
本书实为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全书共分十六章,分别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的性质和任务、临床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诊断试验的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的评定、病因和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临床科研中的偏倚识别和控制方法、统计方法的选择和解释、临床经济学、生命质量评估及临床决策分析等。书后附有实例讨论,供初学者理论联系实际用。
《健康大数据:一场关于健康行为的革命》是国内本关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书籍,力求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健康大数据对个人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你了解关于健康的革命。
本教材根据医学专业留学生统计教学的要求,对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介绍,尤其是对各种统计指标和方法的使用条件、使用方法及统计结果的理解做正确解释。内容包括绪论、统计描述、统计表与统计图、统计推断基础、两组资料及多组资料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个率或多个率的比较的卡方检验、非参数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研究设计基础等。内容简明易懂,每章后面均附有练习题。 本教材供医学专业留学生使用和本科生双语教学使用。